這篇是摘自聯合報的副刊
標題為<公公說愛,婆婆淚流>
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
-----------------------------------------------------
今年,對我們這個大家族而言很有意義,除了是公公婆婆七十大壽,也是他們結婚五十周年。那天在自家餐廳,我以手工自製的卡片,邀請公公婆婆的親朋好友群聚一堂,分享他們完美的人生。
他砍竹架絲瓜棚 她幫忙澆水捉蟲
他們恩愛的身影,常常出現菜園裡,今年是豐收的一年。公公婆婆將種菜當作運動,公公就地取材,在自家的竹林裡,用柴刀砍下多餘的竹子,幫絲瓜建造一座又一座舒適堅固的棚架,絲瓜也生了近八百條絲瓜作為回饋。
等絲瓜採收後,將絲瓜藤截斷,流出的汁液,就成為養顏美容的絲瓜露。
當絲瓜功成身退,那一座座廢置的絲瓜棚,就砍成一節節,變身為爐灶使用的燃料。
公公用心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不用化學農藥,完全遵循大自然孕育萬物的法則;這法則,正是他引導孩子學習成長的樣本。而婆婆,通常負責澆水、捉蟲子、採收等細瑣工作,但別小看這種小事,如果沒有將蟲子捉起來,葉子會被蟲啃蝕,影響植物成長。在人生路上,他們相互扶持,如同栽種絲瓜時的和樂與分工。
婆婆順從傳統,不爭奪、不計較,年輕時和妯娌分家,那些缺角的器皿、羽毛尚未豐潤的雛雞,統統分在婆婆的版圖裡。事後婆婆追憶時,還會開心的對我說:「沒關係,缺角又不是破洞,一樣可以盛飯菜,而小雞慢慢養,早晚也會變成母雞。」
他種地瓜好賣錢 她扳指頭怕沒錢
公公扛起養育七個小孩的責任,當朋友問起:「五十年的婚姻,你們如何維繫良好的感情?」他說:「我努力賺錢養家,小孩的照顧,都虧我的牽手,所以我要對她說:『老婆,我愛妳!』」公公當著眾多賓客的面前,大聲說出心底話,婆婆羞紅了臉,緊握公公的手,淚珠高興地滾落下來。
公公年輕時很有威嚴,只負責出外賺錢,閒暇時則種些地瓜、竹筍,好賣錢來貼補家用。婆婆則全心照顧一群小孩,用大灶料理三餐,靠雙手搓洗衣服,她撫摸結滿厚繭的手,喃喃細說:「說起以前真可憐,我不識字,不會記帳,領錢的時候,一下子錢就不夠用。我躺在床上,扳著手指頭算來算去。有時睡到一半,起來繼續算,我怕妳爸爸責罵。孩子那麼多,錢真的不夠用,幸好竹筍有收成,我用扁擔挑去市集販賣,孩子註冊的錢就有著落了。」
當年公公和伯父分家時,伯父擅長交際手腕,串通地政人員,將我們分到的土地,割一部分撥到伯父名下,婆婆知道後,氣怒哭訴要伯父交代清楚,但公公斥罵:「這是我們家的事,女人不要管。」
她膝蓋痠痛就醫 他捲衣袖做家事
公公非常孝順阿嬤,原本公公心理也不平衡,但阿嬤說:「阿得呀,聽阿母的話,別跟大哥計較,土地多一些給大哥不要緊,你努力就好啊。」只是簡單一句叮嚀,公公全力扛起。往後數十年,不曾聽公公說過這件事,婆婆也乖順地服從公公,沒再哭鬧過。他們更加勤儉,衣服穿舊了,捨不得丟掉;襪子破個洞,婆婆還會拿針線縫補,這種自然純樸的個性,為孩子種下良好的根基。
前些日子,婆婆因膝蓋痠痛,半夜無法安穩入睡,走路無力,公公總細心攙扶著,開車載婆婆去看醫師,甚至捲起衣袖做家事。
那天,婆婆深情地望著公公:「老公,多謝你的照顧,年紀愈大你愈疼惜我。」
在慶生會上,眾多鮮花帶來最深的祝福,公公執意多拍幾張「全家福」相片,而且帶著一群孩子,向賓客一一致謝。
我們沿著公公婆婆用愛築起的圍籬,在滿是笑聲、淚光的宴會上,又有找到家的感覺。
宴席上,公公婆婆親手栽種的菜,是請客的主角,碩大金黃的南瓜,不須器皿盛裝,本身就是最好的容器;一打開南瓜蒂頭,黃橙橙的南瓜海鮮濃湯,飄逸幸福的氣味,迷戀每個人的味蕾,無不稱頌公公婆婆像鑽石般的生命歷程。
連最陽春的絲瓜,也一身嫩綠裝扮,緊緊依偎著干貝,跳一曲華爾滋,輕易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只見筷子齊飛,大家都在品嘗公公婆婆豐富美麗的人生。
觥籌交錯中,我看見他們恩愛的身影,彷彿正在絲瓜棚下,以器皿小心翼翼地擷取珍貴的絲瓜露,準備好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