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7,884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3287594
甚麼是"法輪大法"?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西港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刷牙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李漢鵬
作者:
甚麼是"法輪大法"?
日期: 2013.11.24 天氣:
心情:
【彩虹農場】古戰場下學有機循環 李漢鵬樂當陶淵明(下)
環境資訊中心/廖靜蕙
每天面對著石門山隘口,牡丹社事件古戰場耕種,對一般人是賞心悅目的事情,但對唸台灣史的李漢鵬,卻具有不同的意義。面對進口作物以及化學資材對台灣土地的傷害,他採取更務實的方式來抗衡,那就是學習自給自足、有機循環的農法。
洋蔥
彩虹農場存在的目的是培養年輕人,學習以有機循環的概念投入農業生產。今年1月,農場管理的棒子交給1986年出生的李漢鵬,接近1年的磨練,已然是道地的農民。
11月是恆春半島辛勤的農民種植洋蔥的季節。彩虹農場也整地以待,約1甲地,這幾天即將播下洋蔥種苗。
恆春傳統種洋蔥會有一群阿姨,輪流到各個農地幫忙種洋蔥、採洋蔥,其他就要靠自己了,例如土地的整備、灑肥料。只是以無化肥農藥的方式栽培洋蔥,目前仍無技術,一切都得靠摸索。
這裡洋蔥的種法是每隔20天淹一次水,但是若掌握不好,淹水很容易造成洋蔥腐爛。今年洋蔥產季就因遇到清明節下雨,造成大多數洋蔥都泡爛了的歉收;今年計畫改用噴帶灑水,希望能改善,種出健康無毒的洋蔥。
香蕉
早在高中時代,學校邀請陳玉峰演講時,李漢鵬就被他口中所描述的台灣生態史以及環境問題所吸引;歷經大學學習台灣文學、研究所專攻台灣史,對環境議題的關切,歷十年不變。
彩虹農場強調自給自足,飼料不倚賴進口飼料,充分利用農場生產的作物,給人吃也給動物吃。
農場中種的玉米、香蕉以及地瓜,都是給豬吃的。李漢鵬說,豬可以吃掉整枝玉米都,從玉米葉、玉米到硬桿,可說是玉米忠實粉絲;園區疏落地種植著約80多棵香蕉,一般印象猴子愛吃,其實豬吃得更徹底,莖、葉都可食,一串香蕉可以給豬吃好幾天。
一串香蕉可以讓農場少買好幾袋的玉米麥片,而一袋玉米麥片須500元。一般傳統概念會認為,怎麼可以把地讓出來種飼料給動物吃,這樣會賠錢吧?但彩虹農場就是要打破一般人的觀念,種植香蕉的產值,不見得低於拿來種水稻或種洋蔥。「很多價值是看不到的。」
這些由無毒作物飼養出來的豬,價格雖比一般貴2.5倍,因飼料作物系統尚未完全建立,仍顯得不敷成本;農場不打算申請有機認證,只提供給「綠農的家」支持者訂購,頗富創意的以10人合購一條豬的方式,完全利用。
第二代的仔豬,即將進入農場。經過第一年養豬的經驗,這一次養豬的規模由6隻增加到15隻,這是根據豬舍的面積估算的,每隻豬約有2坪的活動空間。
在李漢鵬引導下,農場的每塊地都變得有意思了。
花豆
選擇務農這條路勢必與親人有些摩擦。李漢鵬是鹿港人,母親家族就務農,對於農事有太多辛苦的回憶,如今這個優秀的孩子,居然選擇了這條路,家人充滿不解。但對李漢鵬而言,就是因為小時候跟著外公在農田嬉戲,那些種出可以供人類飲食的作物,從播到土裡的種子,掙扎著長出葉片,努力結出果實,這種神奇的力量牽引著他,無法忘懷。
他說,小時候外公會給他一小塊地和種苗,讓他學習種植,一直到高中,他都持續種植著各種作物。「自己親手種植的感覺很好!」
豬吃的雖多,拉的也多,因此農場後方也設置有堆肥場,剛好用做作物肥料。洋蔥田以外的田畦上種植著各式不同的作物,在此季節展現不同的成長的速度,玉米、黑豆等待結果,小蘿蔔田上,在粗糠圍繞下,露出小小的幼苗來。李漢鵬一一說明田裡每項作物,從彰化老家帶來的豌豆以及花豆,希望能撐過恆春半島的落山風,卻命運迥異。
李漢鵬說,豌豆是藤蔓類,根莖軟Q,長大後會倒伏,然後再往上長,應該可以躲過落山風;又因恆春半島夠乾燥,所以倒伏不怕根莖腐爛。彰化地種植方式就是不需搭棚架,兩個月可以開花結實。
不過花豆不夠軟Q,葉子都被風打掉,似乎熬不過這裡的環境條件。
問到田埂中李漢鵬不認識的野草,他搔搔頭說,回家查圖鑑,了解一下是否可供利用。他注意到每段時間優勢植物都不太一樣,有些是可利用的植物,有些則仍須了解,田埂邊心型的葉子則是他最近的煩惱,因為會纏住洋蔥,十分頭痛的物種。
水稻
彰化孩子卻選擇到國度之南耕種。原來李漢鵬服兵役的最後一個月多月時間,調防到恆春,因此愛上古城。之前關注環境議題,即已認識綠農的家負責人洪輝祥,到彩虹農場工作,只是水到渠成的關係。
這1年來,最開心農作物收成時,至今已陸續種了3批稻米,對於種水稻最有心得。為了達到有機循環的目的,學習育苗這件事也放到心裡,總有一天要學會。
將近一年來的經驗,李漢鵬說循環農業是好的,但需要規劃才能無縫接軌,達到循環利用的目標。農場成立4年多來,在實際操作中不斷調整,一年比一年成熟,有機循環的理想指日可待。
農忙之餘,農場也接待阿塱壹旅行團的遊客,提供環境教育解說的機會,推廣有機循環的農業生產概念。「彩虹農場的目的,是要把人綠化」李漢鵬說,在農場進行環境教育,能將影響層面擴大,也得到很多迴響,增加農業生產的價值。
彩虹農場不以產出論薪資,每月提供一筆固定的薪資,讓年輕人從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運作,這些優勢讓李漢鵬以及過去幾位年輕人得以全力以赴。有了彩虹農場學習的經驗,他希望未來能在彰化租地,以有機循環的概念耕種。
http://e-info.org.tw/node/95093
標籤:
台灣
健康醫學
沉思
瀏覽次數:
24
人氣指數:
24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西港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