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有生就有死,這是人生常態,所以人不要害怕死亡,反而要勇敢地去面對它;想想看,在死了以後,要留給子孫什麼。 若人肯去想,就不會那麼懼怕死亡,反而會積極行善,做個好榜樣;讓子孫引以為榮,永遠懷念有這樣的長輩存在。 小善可以在鄉里間流傳,大善可以流傳百世;人常說要光宗耀祖,這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之道。凡人以為,賺幾個錢,修修門面,就是光宗耀祖;其實,在他內心深處,他只想光耀自己,讓大家讚揚自己而已;然而,又有幾個人看得到呢?看到了,又能留在心裡多久呢? 因此,人不要怕死,要想想看,該怎麼樣死去?才是最好的。 但是千萬不要想不開,自尋短見,想怎麼去死?那就不好了。尋短!不是自然的,甚至違反自然法則;不論在任何宗教中,其下場都是不好的,如下地獄等。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人死為終;在這裡,是指父母的去世。父母壽終時,須依喪禮,謹慎地治理其喪事,以表達哀悼、緬懷之意,以示不忘本,自己是由父母生養而來的。受人點滴之恩,尚且湧泉以報,更何況是父母,此恩比天地還大。 追遠!該追多遠呢?可緬懷至歷代祖先;在祭祀時,一樣誠心誠意,慎重地依禮表達敬意。 慎終追遠!可使人民的道德風氣,趨向於自然純樸、忠厚老實。 慎終追遠!主要是在強調,人不應該忘本,要常懷感恩之心;然而,這也是一種孝道的延伸。 生與死,是相對的。父母小心翼翼地,迎接我們來到這個世上;當她們要離開時,我們也要慎重其事地,依據喪禮,好好地辦好喪事,送她們一程。每年還要去追悼她們,感激她們的養育之恩;也順便攜帶子孫,來緬懷祖先,以示不忘本,表達追思之意。 在這個過程中,也有教化的功能,讓每個人都瞭解這些道理,因而民風趨於純樸,社會安寧和諧。 現代的喪事都流於形式,因為缺少最重要的祭文。 祭文用以感念父母一生的辛勞,所以要寫一些以往的事蹟,如何辛苦地照顧、養育我們;或寫一些豐功偉業,值得後人來效法、懷念的;等等,大都以『隱惡揚善』為主,以便勉勵後世子孫,也要多做一些善事,好好地照顧家人。 每當念一次祭文,就會將這些印象加深在後世子孫的腦海中,讓他們在淺意識中發酵,在行為中自然地表現出來。 因此,人要多做一些好事,以便讓子孫有些東西可以寫,讓子孫多多懷念我們。 附註: 歡迎前往「古論壇之古典現代化之儒行濟世之論語譯解之學而第一的第九章」看其他部份。 古論壇:http://forum.oldethic.org/index.php 古典現代化:http://forum.oldethic.org/index.php#4 儒行濟世:http://forum.oldethic.org/index.php?board=97.0 論語譯解:http://forum.oldethic.org/index.php?board=19.0 學而第一:http://forum.oldethic.org/index.php?board=20.0 第九章:http://forum.oldethic.org/index.php?topic=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