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5,060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952451
Lesley@Daxi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過往的時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沒有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無岸之河的擺渡者】
作者:
Lesley@Daxi
日期: 2014.05.07 天氣:
心情:
【無岸之河的擺渡者】
楊索
太陽花學運將結束時,一天在街頭遇到老友,說起從前同社區的唐文標,話題轉到作家李渝。她說李渝罹患重度憂鬱症,打國際電話給邱守榕女士(唐文標之妻)求援,拜託邱女士到美國接她回台北休息。邱守榕已七十餘歲,身體也不佳,她要李渝自己回來,再接她到台中住。當時老友說邱守榕平時不煮飯,因為李渝在,每天固定煮三餐、照顧她起居,希望她一天天好起來。
未料看到李渝六日在紐約辭世,並且是自殺,她終究沒走出重鬱的魔掌,邱守榕女士勢必極傷心。郭松棻、李渝這兩位深具時代意識的文學夫妻就相隔9年走了,相倚甚深的兩人天上再會,或許是李渝所願。唐文標與郭松棻是莫逆之交,這也是李渝行至人生最末會向邱求助。我知道李渝是在民國六十三年秋,我的國中老師嫁到美國,寫航空郵簡告訴我作家李渝投入保釣的事蹟。
溫州街的時光印痕因李渝的筆而深邃幽深,每回走在溫州街,不免想起李渝小說中那雙敘事者的眼睛,青春靈動卻洞悉上一代所背負的家國命運。《溫州街的故事》(1991)寫巷弄人家的滄桑,悠悠歲月下一代人所遭受戰爭、政治的雙重創痛。
李渝曾自述,少年時的她把溫州街看作「是失意官僚、過氣文人、打敗了的將軍、半調子新女性的窩居地,痛恨著,一心想離開它。」她走得很遠,大學畢業到美國攻讀藝術史,卻與丈夫郭松棻及劉大任等人捲入保釣,家國憂思深濃,李渝因而停筆十餘年,那是那一代文人投身的議題。李渝多年以後才瞭解溫州街是她創作的原鄉,「這些失敗了的生命卻以他們巨大的身影照耀著導引著我往前走在生活的道路上。」
當年的保釣運動結束後,參與者分裂為統獨兩派,各有國家認同,但也有從此對政治議題疏離者。而保釣幽魂仍然在台灣的上空不時兜轉著,學運期間,馬英九還到中研院參加保釣紀念研討會,被吳叡人、瞿海源等學者持太陽花抗議。
去年底才讀了李渝的《夏日踟躕》,李渝的文筆淡,寫人寫景都有些距離,彷彿她不在其中,其實她俯瞰全貌,深情是漸次發散,而非湧動爆發,她的晚期風格愈發明顯要提煉生命情境的哲學高度。美國哥大教授王德威作序〈無岸之河的渡引者〉談李渝的小說美學,其中說無岸之河是李渝小說恆常的意象,「這河是空間的河,也是時間的河,無涯無際,蒼茫蕭索。」這也是李渝與她那一代海外華人的生命情調,有淑世情懷卻無岸可棲。
王德威論說,李渝一直追尋一種明淨的形式,用以觀照生命的流變。她的小說,努力描摩一種生命的風範,一種高潔的、審美的、「」她的小說,努力描摩一種生命的風範,一種高潔的、審美的、「鶴的意志」:她的敘事總已內蘊歷史動機...無論題材如何變化,溫靜如玉是李渝最終給與我們的印象。
他在文末引李渝〈金絲猿的故事〉高潮的一段「在她無論是升起還是降落的時候,原來故鄉田野裡的鷺鷥,總是以飛行著的巨大十字架,賜福與她。」這是王德威對她的祝福,可嘆李渝卻這樣走了。不到一周走了兩位名山,周公年衰,李渝活得苦而尋求解脫,白鶴應已渡引她至極樂之境,願她安息。
轉貼自楊索臉書
R.I.P
標籤:
瀏覽次數:
383
人氣指數:
1783
累積鼓勵:
7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1
過往的時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