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馨花花多為白色極芳香原產嶺南,喜愛溫暖濕潤的氣候和充足的陽光
宜植於腐殖質豐富沙壤土可以壓條,扡插法繁殖亦可以用來製作中藥材
皎潔剔透的素馨花有著內在的文雅,和藹可親的姿態讓大家不免去親近
古代常作為婦女的頭飾非常的漂亮,蔓生灌木枝下垂有棱葉橢圓形或是
卵形先端尖花單生或數朵聚傘花序,頂生花外部粉紅色內部白色具芳香
素馨花花期通常都是在三月到四月,素馨花外形極似茉莉香味也極濃郁
實際上素馨花與茉莉還是區別很大,素馨花枝條柔長而垂墜每枝莖都須
用屏架扶起不可自豎而茉莉花則是,亭亭玉立剛勁秀茂稱此花之最弱者
素馨花的傳說故事: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廣州婦女們以素馨花穿織成素馨燈懸掛,或者以彩絲將素馨花穿成花梳,做成流蘇寶帶,這都是廣州婦女們的珍貴裝飾品,每年七八月間,花田村的婦女們天未亮就起來摘花,用濕布包裹,以免它見到陽光開放,素馨花苞一顆顆像珠子一樣,賣的時候以升鬥量之,花客們涉江而來,買到花後用船載至五仙門碼頭上岸,然後拿到各個城門口去擺賣,五仙門碼頭還因此得名為花渡頭,清代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曾記載說:"城內外買者萬家,富有以鬥斛,貧者以升","一時穿燈者,作串與纓絡者,滿城皆是",他還以詩描繪此景:"珠掠盤明月,花梳間海棠"
根據舊書記載,素馨花"乘夜乃開,上人頭髮乃開,見月而益光豔,得人氣而益馥",因此人們除了飾以髮髻外,還喜歡把它掛在門上、花艇中或蚊帳裏,特別是每年七月七那天,婦女們常以素馨花艇游珠江,遊沉香浦
廣州人以素馨做燈飾,傳說始於漢代,素馨花原名耶悉茗,相傳是漢朝陸賈從西域帶來的,南越王趙佗本是北方人,因思念故鄉,便把此花帶來廣州種植,五代時,廣州有了南漢王朝,相傳當時廣州海珠區莊頭村有個叫素馨的種花姑娘,長得非常漂亮,她從小偏愛耶悉茗,不僅她家的花田裏種的全是耶悉茗,她的房間裏也掛著此花串成的花燈,她還用綠絲線把花串成串,戴在頸上,當時正值南漢王登基,廣招天下美女三千人,素馨姑娘被選入宮中,深得皇帝喜愛,皇帝為投素馨所好,下令皇家花園都種上耶悉茗,而三千宮女也都要配戴此花,每天早上宮女們起床梳洗的時候,花飄落水,積滿了下游的湖泊,這便是廣州最早的流花湖
後來素馨在宮中老死,皇帝很懷念她,在埋葬她的花園中種滿了耶悉茗花,南漢王朝結束後,莊頭村的村民們將素馨的屍骨迎回來埋葬,三天之後,人們驚奇地發現素馨的墳頭長滿了一簇簇潔白的耶悉茗,為了紀念素馨姑娘,人們將耶悉茗改為素馨花
清代有一首羊城竹枝詞詠道:"花田女兒不愛花,縈絲結縷向他家,貧者穿花富者戴,明珠十斛似泥沙"講的就是素馨花農的心聲
素馨花的功效:
行氣調經止痛,清熱散結,用於胃痛,肝炎,月經不調,痛經,,口腔炎,皮膚搔癢,睪丸炎,乳腺炎,淋巴結結核
素馨花的花語:
和藹可親,優美,文雅
素馨花的詩詞:
宋朝 鄭域(素馨花)
妙香真色得之天,羞禦鉛華學女妍
只向溫柔鄉里活,怕寒不許上林傳
宋朝 傅伯成(素馨花)
昔日雲鬟鎖翠屏,只今煙塚伴荒城
香魂斷續無人問,空有幽花獨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