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23582
 姆斯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關於小美人魚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練習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時代是何容顏?
作者: 姆斯 日期: 2010.09.15  天氣:  心情:
當光陰流轉,什麼事件會被群眾記憶?什麼會寫進歷史?對於個人,又是怎樣看待、感受世局的變化?是否看得清演變的動向?而這些對個人來說,重要嗎?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初,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已能透過各式各樣的媒體,傳達給每個「想要」接收訊息的人;若有人想知道世界某個小地方的、某個小人物的、某個小事件,只要有心,幾乎就能知道,這對數百年前的人們來說,是難以想像的。然而,歷史不會記住太多雞毛蒜皮的事,群眾也是。所以,今日太多未經過篩選即暴露到群眾裡的事件報導,有絕大部分都會被遺忘,而那些留下來的,也都經歷了和以往不太相同的篩選力量。當我們回顧歷史,會發現:在過去,時代的容顏是由該時代的知識分子所刻畫!而在教育普及的現代,群眾、大部分的群眾,都有了檢閱事件的能力,無論是透過親自探索,或是閱讀二手的資料,都為鑑別事件貢獻了一份力;另外,網路與各類媒體的普及,也同時賦予了群眾散播事件、塑造事件的能力。換句話說,今日的時代容顏,已經由少數人所刻畫,轉為每個活在同一時代裡的人,都可以參與描繪!這是我們在看當前時代潮流時,不能忘記的一件事情:群眾勢力的崛起!

把視角拉回去,每個時代裡掌握力量的人必定有其他人希望能夠影響這份力量,套回現代的群眾身上,那些想要改變時代的人,也會試著去拉攏群眾,引導群眾的力量,此時,群眾的判別能力和思考能力就顯得重要,但這並不是我所能論述的。我要說的是,能夠擘劃時代動向的人,仍然是少數,即使是每個人都能掌握許多資訊,但大多只屬於接受訊息的一方,而不是能夠製造訊息、傳達出去的一方,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擁有的只是選擇什麼該留下來的權力,並非都有能力成為被選擇的一方。但,我們也看出,當前發布訊息的人,只要能夠拉攏群眾,吸引目光,引起討論,就能成為一番風潮,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小事件,經由發布訊息的人、閱讀的人,轉載、傳遞,成了風行一時的事件──長久來看,我不認為這是健康的,當我們不斷的渲染、擴大自己情緒的出口,轉嫁到每個小事件上,慢慢的就會失去了價值的判斷,變成一種從眾,隨著大多數人的目光去看事情,也就丟失了自己握有的、決定什麼事件會流傳下去的權力──一個對於時代有所規畫的人,應該有既定的藍圖和目標,也許在同一個時代裡,會出現許多不同的版本受到群眾篩選,但他們各自的方向都是明確的,並不因潮流而變動,這樣,即使是被沖刷走的想法,也會被記錄下來。由此,可以想見,本質上有價值的事物,即使篩選的權力經過轉換,仍會綿延下去,這是種必然的結果!而必然,有時是找不出原因、不可逆的。

個人,相對於整合的個人來說,和時代是怎樣牽連?我認為,既然群眾是由多數的個人組成,那麼時代的流轉,必定無法將個人抽離出來,但是對於每個個體來說,成為群體的一份子,和是否有過獨立思考的歷程卻是可以分開來看!回想一下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顯示出隆中前的諸葛亮,雖然屬於平民中沒沒無名的一群,卻是經由他的理解之後,所做出的選擇,所以他是經由獨立思考後,才決定和時代相處的模式。相對來說,有更多數的人,並不理解時代的變動,也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以致於時代對個人而言,變成索然無味、事不關己的事物。從諸葛亮的例子也可看出,經由反思、辯證,所得的結論,便是對於時代的一種理解,當這樣的人開始想要引領時代變動時,就有了力量。換個角度想,個人是否真正去理解、掌握世界的脈動,變成了握有選擇權與否的關鍵!即使這樣的選擇權也可能因為個人的因素而有所限制。

對於個人來說,時代的脈動究竟有什麼意義?舉例來說,對於明天是否有工作可以賺錢餬口的臨時工人來說,也許明天是否還能做個小小的清潔工,比世界博覽會是否舉辦要來得重要!對於他來說,他對是時代的理解,可能僅限於明天能獲得一份小工作的機率。然而,有趣的是,清潔工的職缺,可能正是由世界博覽會這類時代的大事件而來,那麼,這個事件就和這工人綁在一起。只是,後世的人可能會記得某年某地辦過世界博覽會,卻不會注意到在會期裡,工人是否吃飽;而身為旁觀的人,這件事情是否值得注意?是否值得投入目光?這也是說,當個體的事件,和時代的事件不同步時,個體肯定是被遺忘的,並且無損於時代的流動。

究竟一個對於整個時代沒有太大影響力的人來說,如何在時代裡自處?捫心自問,無法引領潮流的自己,難道只能成為潮流裡的一份子?──其實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好!重要的是,這必須是經過自己觀察、分析、判別後所選定的方式,那麼,無論處在主流之中,或是主流之外,都不會是被煽動、操弄的一個,個人也才有了決定時代樣貌的能力。

我想多說一些關於逆著潮流的人。與眾人做出不同選擇的人,雖然不一定就比眾人中的一份子,對於趨勢的掌握更好,然而這樣的聲音,卻不應該被埋沒,即便他做此選擇的緣由,只是想要與眾不同,也包含了提供另一種選擇的功能,而這方向,不見得是眾人會執行、嘗試的方向。在時代裡,我們不用去擔心沒有主流意識,畢竟向主流靠攏,是比較輕鬆、容易獲得認同的事情,所以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有主見的人,就會選擇跟隨主流行動(由此,我認為在主流裡真正知道自己屬於主流,並且知道主流正朝什麼方向前進的人,可能也是主流裡的少數)。所以應該擔心的是,各式的聲音能否被保留、被希望聽到不同聲音的人聽見,進而達到警惕、反思,甚至修正的功用。這樣說吧,當大部份的人朝向同一個方向時,這個群體在效率上便會提升;但只有一個群體可以包容少數不同的聲音時,它才擁有自我檢視的能力。然而可以想見的是,群體,特別是立場「堅硬」的群體,通常會將不同的聲音排除在外,所以選擇站在群眾之外的人,容易得到「怪」、「不合群」,甚至「不正常」的標籤。姑且不論這些少數聲音,是否會變成下個時代的潮流,或只是個人的無意義的喧囂,我認為都應該存在,因為只有這樣,它們才有被篩選的機會。

最後,來看看時代如何影響個人?極端一點來說,時代沒有影響到個人!曾在某本講述失業率攀生問題的書中看到,當前的失業率多高只是一個統計的數字,統計許多個人後得到的一種群體樣貌的結果,對於一個失業的人來說,失業率並不是政府說的百分之五、百分之六,而是百分之百。試想我們會如何去形容某個時代?可能是這樣的句子:那時候的失業率很高,全球的失業率大約是百分之十,經濟呈現負成長,是個比較混亂的時代。──瞧!這裡面沒有個人這東西,我們指描繪了群體的樣子,對於共同呈現出時代樣貌的個體,沒有進一步的描述,當個體的狀態變成群體中的一份資料時,並不是時代在影響他們,應該說他們就是時代本身,所以時代並不影響個人;我們對於時代的描繪,只是某種群體所呈現出的,足以當作特徵的部分!也就是說,即使那個時代的失業率再高,對於個人失業與否,是沒有影響的。反而是個體是以怎樣的樣貌融入時代的墨色裡,才是個體需要仔細斟酌的!

在這個時代裡,許多人都有描繪別的時代的能力,我們已經可以將某個時代做為背景,透過個人經驗的介入,達成自己想要渲染出的效果;也能將時代中某個不知名的人物放大,透過個體的想像、觀念的導入,以反映當時人們的生活,或是引領人去思考、體驗過去某時代的生活。也能報導世界上某角落小人物的故事,讓群眾去檢視;所以我們可以為地球另一端的洪水震驚,為某個飢餓的小孩擔心……關心、注視著各處發生的事件,每個人依據自己的概念、想法做選擇;引領風潮、隨波逐流或是逆勢而為,擁有多元的樣貌,不為自己定型,或許恰是這時代的容顏!

我說的你不同意嗎?這也很好。
標籤:
瀏覽次數:41    人氣指數:61    累積鼓勵: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關於小美人魚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練習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