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兼顧家庭工作 第二種是過度型:這樣的女人希望兼顧家庭和工作,她們需要35%時間工作,35%時間用在家庭,30%在個人的活動。 這樣的女人在台灣應該佔大多數,結果她們很可能花50%上班,50%在家庭,上班時怨嘆顧不了家,回家後又怨嘆家事做也做不完,其實最大癥結在於她沒有個人活動的時間,所以活得像一個無法斷電的吸塵器。 第三種女人是追求成就型。她們希望把50%的時間花在事業上,25%花在個人活動,25%以下花在家庭中。 就她的研究,追求成就的女人,如果在家裡當成百分百的育兒機器,小孩和老公可能不會過得太舒服,而她自己精神上也容易出問題,反而覺得人生壓力很大。 你注意到以上三種女人類型的共通點何在了嗎?重點在於:不管妳是哪一型的女人,妳或多或少都需要有「個人時間」。不要把所有時間都奉獻出去。
忙裡偷閒最感充實 我自認為是第三型的人,要我太OFF的話,我會覺得全身不對勁;但也不能讓自己感覺工作擠滿,忙得連偷閒的時間都沒有。比較起來,我還蠻喜歡忙的。忙裡偷閒,讓我最感充實。 無論如何,不管妳是哪一種類型,都不能把所有時間都奉獻出去,會讓妳覺得自己被無形的催魂索追趕。想要有權處理自己的時間,就得有責任拒絕一些不想做的事。 這一個女性的時間分類法很有趣:先看看妳是什麼樣的人,再看看妳該如何分配時間、掌握時間。了解自己,才能掌握自己的時間管理節奏。
ㄆㄆ~真的假的~ 完了~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