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林安泰古厝民俗博物館」之紅眠床
紅眠床,在台灣的民俗文物群中,似乎佔有不低的地位,
走訪全台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文物館,只要跟民俗有關的主題,
好像都少不了一張紅眠床撐場,近年來民宿盛行,
有些強調懷舊古董風的特色民宿,便將紅眠床當成主打焦點,
雖然是噱頭,但一想能睡在古董床上,聽起來還真有點吸引人。
有人說人類本質是念舊的動物,因此緬懷歷史、收藏古董、遊覽古蹟,
我也是個懷舊的人,只不過沒多餘的錢去收藏古董,
偶爾看看展覽,幻想穿越時空,走在古色古香的環境裡,
將眼睛的歲數加上百年,努力試著體會前人端視這些物品的心情,
那是需要很大的想像力的,可惜修練不夠,總有未盡之境,
不過真要揣摩前人的心境十足,還是有點痴人說夢話吧!
不久前去了一趟苗栗三義,不免俗拜訪了木雕博物館,
當期有一線展覽主題大意是-生活裡的木雕,
展出物品多半是祖父母輩的木雕家具,自然免不了再見到紅眠床。
眼前的紅眠床,可能是某位女子當年的嫁妝,
洞房前,被寄予後半生幸福的想望,
洞房夜,是告別少女歲月的最貼近對象,
洞房後,則是陪伴度過一段或悲或喜的長長流年,
當年的新嫁娘,變成如今的阿嬤,
世人對紅眠床的印象,便帶點時光感嘆,或一種遙想美好。
在我眼中,紅眠床有種妖饒的美,繁複且精緻的線條,紅豔豔爬滿整床,
紅眠床用他的框架,爭取屬於他的一塊獨立空間,一張床有頂有底,
三面或封閉或半縷空,不論是哪一種,居中都可明顯感覺包圍感,
對外進出的一面,多半配有床帷簾幕,
簾幕放下,紅眠床便緊緊圍住春光。
我常驚嘆先人的智慧,當時或許沒有普及的科學幫助生活,
但無妨,因為他們早從生活經驗領悟竅門,進而落實生活中。
在紅眠床的時代,還奉行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娶來新娘就為了傳宗接代,要生孩子夫妻自然要多努力,
紅眠床便依著他的特性,成了有錢人家的最佳情趣品。
人類的情慾,源自傳衍後代的驅力,這種驅力內化進了DNA基因中,
因此人類便莫名其妙的一代傳一代,
如果愛看電影、戲劇的人,一定不陌生這樣的場景,
在一個密閉或狹小的空間,兩個本有顧忌的男女,
突然情慾爆發,一時天雷地火,也或許自己都親身經歷過。
壓力便是造成這一切的最大推手。
講的極端些,封閉空間形成壓力,五感知覺的不舒適傳達給大腦,
大腦便開始暗示你有生存危機,一旦面臨生存危機,
傳衍後代的基因就會被啟動,情慾進而跟著被催動,
壓力大時特別想愛愛,也就是因為這個因素。
紅眠床就是塑造一個類似封閉的空間,以空間的壓力,促使情慾產生。
這是生物角度的推測,或許存疑的你,可以與親密伴侶找張紅眠床,
體驗一夜不同於歐美開放式大床的經驗,而紅眠床是否也輕易的挑動你的情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