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71640
 Jessica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轉~愛也是一種膽固醇...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疼女人的男人大秘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轉~從一而終還能堅持多久...
作者: Jessica 日期: 2007.09.16  天氣:  心情:

結婚不自由

這是婚姻觀望者和部分非觀望者的看法
所謂「結婚不自由」是難以或一時沒有
適應角色約束和角色衝突的最直截了當的表述
理論上講,婚姻是兩個異性最完全的關係,也是最難適應的關係
所以婚姻需要養護,夫妻需要溝通婚姻需要

「不自由」是對難適應以及溝通不良的一種表達
自由是有條件的,單身未必真的自由
婚姻不要強迫自己,有位作家說,現今社會輿論實際上過於誇大了家庭責任
輿論把個人享樂和家庭責任給對立起來,誇大和讚揚了家庭責任
過份強調了婚姻的不自由,認為結婚就意味著個人的壓抑
應該承認,人人都有追求幸福、快樂的自由權利
開放的婚姻更應該提倡角色的彈性,夫妻可有自己的興趣、朋友
或私人隱密、彼此享受獨處心理空間



徐安琪/葉文振通過大宗研究認為
「個人隱私原則逐漸被社會認可,個人私生活開始和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分離
夫妻雙方相互關係也更具獨立空間,四成的城市
兩成以上的農村受訪者對配偶隱瞞了某些個人私事
 ( 少報贍養費、抽煙、應酬或購買高檔服飾、化妝品、打麻將輸錢的數額
隱瞞工作挫折、疾病、對配偶不滿、與婚前戀人交往乃至婚外情
…… ) 
婚姻將越來越成為當事人個人的契約而不再承受過度的社會負荷
婚姻主體的個人選擇也更自由、更富有彈性」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這是十分盛行和歷久不衰的說法
愛情是什麼?是交換?還是付出、奉獻?
愛是無私的,也是自私的,更是功利的
說白了,愛情是兩個人之間情感的等價交換,一方的付出
希望或最終需要對方的回報
所以,婚姻生活是一門藝術、需要管理、需要默契
愛情需要培育和經營。戀情可以是浪漫的
但婚姻是現實和具體的;愛情可以是超脫的,婚姻是瑣碎的
愛情生活是一種甜蜜,婚姻生活是一種使命
愛情是一種信念,婚姻是一種責任,需要實現信念和責任的協調統一
實質上,婚姻是戀情的深化和昇華,因戀愛成果最終要用婚姻來肯定和鞏固
例如:戀愛需要把雙方內心深處的期望和動機統一起來
必然面臨深刻得多的問題,婚姻提供了這樣的條件
再者,戀愛不能迴避性心理
兩個異性由相互吸引
交往熟悉、親密相互真切關心
愛情基本成熟、戀愛成功 ( 結婚 ) → 性生活美滿 ( 走向性愛婚姻 )
達到夫妻之間互惠性的滿意與和諧
可見結婚是愛情走向更高階段的開始,恐怕關鍵在於你怎樣去經營


為愛情而結婚,為了解而分手


這也是一種十分流行又經久不衰的說法。這裡至少涉及四個層次的問題:


        一、愛情是彼此間忘我的依戀,完全融洽的感情,因為,每個人都需要情感的滋養

        二、婚姻生活需要同甘共苦,一方做出犧牲,雙方共同分享
              你們的愛情真的修煉到了完全融合的境界了嗎?你真的了解了嗎?
              夫妻本是互敬、互愛、互惠、互讓的伙伴關係
              而實際生活中很少有人說或願意為愛情結婚,那主要是文學作品裡的炫耀
              中國人大多很樸實,最一般的說法是:為孩子,為道德、良心
              而不直白說為了愛情,但並不是中國人不需要和不懂愛情

         三、愛情本來就不單單限定為雙方交流和統一感情,因為婚姻不是在孤島上
               是在雙方親友家人的關係中,在雙方社會人群關係中
               婚姻不只是進入兩人世界,還進入另一個家庭,另一個社會
               結婚前後你有過這樣的準備嗎?

         四、性別的差異,女性或具有女性心理的人
 
                  (
例如男性經變性手術成為女性者 ) 更渴望婚姻,但卻更缺乏安全感

夫妻需要相互表達情愛、互相溝通、親密浪漫
潘綏銘認為「女性評價親密和關心的標準主要是感覺,自己內心深處那無法言傳的感覺
分手時,沒有一個女人能用男人們所能理解的語言把自己的感覺說清楚,只好不說
墮入情網的女人說不清為什麼愛『他』,女人不管多親密的行為
都必須最適合自己需求的才算是感情的表達,否則就成了冒犯
這種差異深植於性生活中男女不同的需要和感覺方式
男性是進入,輸出,容易出現反應,一般都現實得理性化了

「女性是期待體驗努力尋求反應,一切靠感覺來推動來聯結,夢幻般非理性化佔上風」

「夫妻的美滿來自於對差異的協調,怎樣在差異中尋求愛情是一道難題
承認差異,理解差異,帶著心理準備去尋求,不投入,不遇點風浪
何以了解、理解、改變和協調?
不去求改變對方,首先要改變自己,擴大自己的心靈空間經過較長時間的交流
才發現別人內在的價值」

在此,有必要再強調一遍,你真的了解愛情嗎?真的理解你的另一半了嗎?
成功的婚姻不是去找一個適應的人,而是先要自己做個適當的人


從一而終還能堅持多久?


面對社會的大變動,這種擔心似乎越來越強烈了
中國人對婚姻的傳統期望是戀愛
結婚白頭偕老
有專家說「潛意識中是在假定任何一場戀愛都該指向婚姻
任何一場婚姻都該白頭偕老」這種觀念其實是先驗的
應該說這些年這個先佔性的觀念確實受到了重大衝擊
但我們不必擔心這會影響婚姻的穩定
因為,徐安琪/葉文振的大樣本的研究結果報告說
對『假如我爾後和別人結婚,也許會比現在更幸福』
回答『是』的只有
7.9%,『否』的 57.9%,『說不清』的 34.2%
既是說認同配偶替代意識的不到一成
對『自己能找到比配偶更好的異性』,認為有充分信心的
11.9%
肯定找不到的 50.9%,不置可否 37.2%
這說明過半數的被訪者認為『還是自己的老婆/老公好』
而認為有配偶替代機會者剛剛一成
57.9% 人說『若重新選擇,依然選擇現在的配偶』
這些不僅說明中國人的婚姻是穩定的
似乎說明『從一而終』還是佔據著主導地位
雖然從一而終或許有利於婚姻穩定
但並不一定完全符合社會發展潮流
其實,中國人的婚育觀念
( 例如搭伴過日子,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等
正在發生變化,順應健康社會潮流的變化我們沒有理由拒絕

From 一天到晚游泳的魚http://tw.myblog.yahoo.com/kelly-612320/article?mid=3544&prev=3558&next=3543&l=f&fid=31
標籤:
瀏覽次數:23    人氣指數:23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轉~愛也是一種膽固醇...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疼女人的男人大秘辛...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