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一次投稿時,那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真的好奇妙喔!當時自己覺得非常得意的作品,寄到審稿者的手中,以為鐵定會被錄取,結果等了整整二個月都沒有回應。不死心的我便再寄了一封過去,沒想到隔天卻以飛快的速度回覆了一封「退稿函」,相信有投稿過的人都知道「退稿函」裡寫的是什麼東東。
我不禁想大喊:「天啊!這是多麼殘酷的一件事實。」
這種感覺就彷彿像是個痞子,自以為很帥的在路邊亂搭訕小妞,結果被狠狠的「呼」了一巴掌之後,還被罵了一句「無聊~」
在經過了第一次失敗的經驗後,陸續又寫了幾篇新文章繼續投稿,然而得到的回覆依舊是「退稿函」一封。我開始漸漸的對寫作失去了信心,我不懂到底要寫得如何才算是一篇好文章?也不懂審稿者所要求的條件到底是如何?
或許,真的是我寫得不夠好吧!
那天,我鼓起勇氣把我所寫的文章拿給友人閱讀,希望友人能給我一些批評和意見,可是沒想到友人給我的回覆竟是:「不錯啊!我覺得你寫得很好。」
我露出有點訝異的神情,繼續和友人討論著文章的內容,交談中透露了我想放棄寫作的念頭,因為我對寫作似乎一點才華都沒有。
友人聽到卻笑笑的說:「一篇文章的好壞並不是取決於錄取的與否,而是從自己的文章裡檢視了自己多少,成長了多少,這些看不見的東西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聽完友人的話,我頓時開悟。
原來我只看見了事情的表面,卻忽略了隱藏在表面下所得到的,那是一種連自己都看不見的才能,叫做「成長」。
我知道這條路依舊是孤單的,即使只有一個人欣賞,我想我還是會繼續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