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660109
 魚缸沒豬公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我為什麼需要智慧型手機之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我為什麼需要智慧型手機之四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我為什麼需要智慧型手機之三
作者: 魚缸沒豬公 日期: 2013.01.27  天氣:  心情:



我為什麼需要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之三



2013/01/18 22:49:25瀏覽1670|回應0|推薦12
續我為什麼需要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之一、之二?...
打電話接電話,收送簡訊,這些都是 Feature phone時代開始手機就有的基本的功能,也是所有使用手機的人的基本需求,大家都早已體會它的方便,我不多介紹。
11. 增強的連絡人功能
Feature phone 發展成 Smart phone,有一項屬於最基本的改變,就是:連絡人不再只是 Name + phone number了。
現在的 Smart phone 都會有加強版的連絡人功能,讓您可以建立連絡人的完整資訊包括:大頭照、包含手機、市內電話的多組電話號碼、多組電子郵件,分類群組(以利查詢或日後發送群組簡訊或email或群組聊天)、通訊地址、連絡人所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如:AIM、MSN、Yahoo、Skype、QQ、Google Talk、ICQ、Jabber)的帳號,Email box,個人網站或Blog……族繁不及備載…
這一來,當您日後打開連絡人功能,不但可以看到各連絡人的大頭照相片,點選該連絡人時,畫面會根據您已設定的該連絡人資料而讓您選擇要檢視連絡人資料或傳送簡訊或撥打其手機或市內電話或傳送Email,或檢視其地址,或由Line、由Whatsapp與他聊天,非常方便。
我曾經在協助我老總新接管一個三十多人的部門時,由公司的104網頁 Download了該部門所有同仁的大頭照、分機號碼、MVPN、中英文名字…等資訊,在我的手機連絡人建立一個該部門的群組,一一輸入上述資料及該部門主管提供的同仁手機號碼,變成了一個有相片的連絡簿兼點名簿,利用像上洗手間這樣的空檔時間拿來Review 這部門的連絡人資訊,讓我自己和老總在不到一週時間之內,就能辨識並喊出這新部門每一位同仁的名字。
有一回我在公司Headquarter某部門和該部門同仁討論事情時,突然來了一位很面熟的帥哥,他非此部門,我和他也不曾見過面,但是當他一開口和我談到 GCF XAG我立刻就想起他應是和我多次 Email 討論GCF XAG相關事情的一位部門主管,因為公司有近兩萬名員工,有非常多的部門,我的習慣是只要和我稍有聯繫的人,我就會上公司的104網頁Download他的大頭照、分機號碼、MVPN、中英文名字…等資訊,建立在我手機中的連絡人資料裡,那一刻見到了本尊,我腦子裡瞬間浮現了他的大頭照也想起他的名字,自然就喊了出來,嚇了他一跳,當然,可想而知我們後來談得非常愉快!
12. Whatsapp、 MSN、skpye、Google talk、Line、QQ、M+ 或WeChat… 等即時通訊軟體
簡訊(SMS)很方便,但是傳簡訊是要費用的,您可試試各種Messenger來取代簡訊功能,前提是沒有3G至少也要有無線網路。
像我們這種資深空巢期的父母們,常常使用電話很難Call到我們那也正為生活忙碌打拼的寶貝孩子們,透過 Whatsapp、 MSN、skpye、Google talk、Line、QQ、M+ 或WeChat… 等即時通訊軟體給孩子們、親人、朋友留話或打字聊天 (有的也可以說話) 甚至於多人同時開講,分享相機即時拍到的相片,傳送影音圖片文字各種檔案,不但方便好用,而且免費喔!
我就常在國外美麗的風景區拍下漂亮的相片同時透過Whatsapp與我的好友山合院徐博士分享,分享久了,他就不鳥我了,我回台後打電話問他,我傳那麼多美麗風景的相片給你欣賞,你怎麼都不理我?他說:你明知這只會讓我羨慕,簡直是在向我示威,我就故意不理你!這傢伙,哈哈哈哈... 
原本 Whatsapp是 Android世界中唯一可以和黑莓機有名的BBM相抗衡的Messenger APP,GSMA (全球移動通訊聯盟) 還支持泛歐五大電信營運商為了對抗它們提出了 Joyn (RCS-e 的功能代表,東方準備再找時間為朋友們介紹 RCS-e) ,其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但最近聽說 Whatsapp準備要開始收費了(真的嗎?),於是朋友們紛紛開始討論:要改用那一種Messenger較好?
Line 是韓國人寫的,曾有消息指出,韓國某手機大廠利用利用 Line 收集競爭者員工之間來往的機密資訊,不管真假,我還是對它『敬而遠之』。
最近我在手機中安裝了M+,有一天跟老總說,我們改用M+好了,老總竟然很爽快的說好,而且立刻安裝,收到他由M+發出的訊息,這M+就注定要常駐我手機中了。
不記得何時?在手機中裝了WeChat,上週六和女兒、兒子相約台北見面,晚上回家後突然接到女兒由WeChat傳來的訊息,我好開心,因為女兒打從我和她娘離婚後,就一直和我保持遠遠的距離…這封由 WeChat捎來的親情,就注定WeChat也要常駐我手機中了。



13. 相機和錄影機
  東方利用百忙之餘在此分享我使用Smart phone的心得,不是要推銷那一家廠牌的手機,重點也不是要推薦那一種特殊的APP或 Pre-install 軟體,而是要與朋友們分享,我們可以活用Smart phone 來做什麼?事實上東方介紹的APP或 Pre-install 軟體,大部份都是使用 Smart phone的朋友們眼熟耳詳的APP或 Pre-install 軟體,只是您可能沒想到原來它可以這麼活用!
  現在介紹Smart phone上的相機和錄影功能也是一樣,首先朋友們不要把Smart phone上的好自在相機 (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就只是當作出遊照相用的一部遠不如單眼或類單眼的相機~
  常常和同事在會議室利用白板討論事情,討論結束了,白板寫得密密麻麻的,我總會拿起我的 Smart phone,把白板上的內容拍下來,它就是我的私人會議記錄。
  有一回和公司實驗室的技術經理討論他心目中理想的實驗室系統架構,我直接憑過去十多年擔任系統分析師的經驗,邊與他討論,邊畫系統流程圖,兩三個小時下來,兩人就把實驗室MIS下一版本的系統架構全畫出來了,我拿起白板擦,將垃圾資料擦掉,就用我的 Smart phone相機功能,把白板上的系統流程圖全拍下來,回到座位,把手機接上電腦,將相片檔轉入電腦,再由編圖軟體讀出,稍微修飾後,就印出來,然後直接找 IT team主管韋得討論。
  在國外,非英語系國家,他們的公車、地鐵、火車、大眾運輸的站名都是用該國文字書寫,對我而言,那都只是『符號』,為了擔心會錯過目的地車站,我都習慣等車時先用手機拍下路線站名,車開了,我會核對幾站,確認自己沒搭錯車,再記下要下車前幾站的『符號』才安心欣賞沿途風光。
  每回參加seminar,我會利用 Smart phone的攝影功能拍下或用錄影功能錄下我認為關鍵性的片段,以利我回公司後整理資料。
  常常在極短時間要記錄下許多資訊,最常見的是與 logic team 的RD溝通時,RD常會要求我:能否email告訴我這支手機的 core 和 Baseband version? 我通常都是將待測手機由:設定→關於→軟體資訊→更多 然後拿出我的 Smart phone,點選相機 icon, 咔一聲,接著點選拍下來的相片,選擇透過email分享,就這樣傳給那 logic RD 囉~ 輕鬆簡單!
  說到一般人使用的照相功能,這回出差我剛好帶著HTC五吋新產品蝴蝶機,在德國Bonn以及藉著開會後等長榮班機的一天空檔重遊荷蘭,我就靠這支蝴蝶為我留下了美麗的回憶,尤其是全景拍攝功能和背光時的HDR功能,讓我愛不釋手…(請參閱拙作:荷蘭Zannse與小孩堤防KinderDijk風車村賞風車…)

14. 手機畫面擷取
  上述取手機資訊給 Logic team RD, 如果要取資訊的手機就是我正使用的手機,我會直接同時按下 Power 和 Home key,當聽到一聲相機快門的聲音,就代表手機已自行拍下目前畫面,接下來可由相簿功能找到它,再透過分享→選擇 email或Bluetooth 或 Whatsapp…等分享給他人。
  手機畫面擷取功能可應用在任何想將此刻呈現在手機畫面資訊記錄下來的情境,像使用手機上網後,網路上的美女相片或網頁上呈現的某餐廳飯店連絡資訊,你懶得用手抄寫時…很好用的~

15. 記事(文字, 聲音,相片)
  小小的腦袋瓜,相對於一大堆要記憶的、要思考的、要計劃的事情常讓我想到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因此我也非常依賴『記事』的強大功能。
        『記事』的特色是可以用文字、聲音或影像來記錄事情,可以在與時間為軸的聲音中嵌入與時間相關的文字及相片等資料,簡單說可製作出隨著事件發生的時間邊錄音邊拍照或加入文字的完整記錄。
  我常在開車中突然因某個實景影像讓我靈感乍現,文思泉湧,或突然想通了某件事,或針對某個問題想到了解決方法,於是打開手機中的『記事』功能,按一下錄音鍵,口述所有的靈感,或按下『記事』功能上的相機 icon,也把觸發靈感的畫面變化拍攝下來,等回到公司,再重新整理成電子文稿。
  有時候到廠商那兒看設備聽解說時,我也會利用手機上的『記事』功能,像錄音筆般邊錄廠商人員的解說,又可邊拍下解說的Object,中間還可偶而加上文字的註解,結束後 Review這樁記事,它會像記憶重播般,以解說人員的聲音為時軸,在正確的時間點上顯示拍攝的相片或文字註解,整個事件重現,要利用這些資料,不論回想重要過程或要整理成投影片就容易多了。
 

 

16. Mobile Conference call
  因工作的關係,常常需要參加國際組織的跨洲網路會議,那需要用到專用的網路會議軟體。
  在公司內有一種非常好用的開會工具:虛擬會議室。發啟會議的人可以上公司內部網站,Booking一個實體會議室和一個虛擬會議室, Local的人時間到了當然到實體會議室,不在Local或在Local但無法到實體會議室的人就可以在會議時間到時,用手機撥入虛擬會議室Portal的門號再輸入Outlook行事曆或手機行事曆會議通知上的虛擬會議室房間號碼,然後輸入Password,即可加入會議,當然別忘了先報上自己的名字。這樣子,當你因任何原因無法趕到實體會議室,你仍然可以在任何安靜的地方用手機參加會議,不過如果您須要即時同步看到會議討論的資料,那麼你就得利用筆電上的 Microsoft Office Communicator 分享討論的資料畫面,也非常方便。
  在生活上,偶而要和分居台灣東西南北的兄弟姐妹們討論事情,那麼可以利用手機上『多方通話』的功能,假設大哥在高雄,手機號碼是01,大姐在花蓮,手機號是02,二姐在新店,手機號碼是03,要和大哥、大姐、二姐商量如何幫爸爸媽媽作壽的作法是用手機:
  a. 先撥打03,二姐的手機,二姐接聽後請二姐稍待  
  b. 按下撥號功能上的功能表,選擇新增通話
  c. 撥打 02,大姐的手機,大姐接聽後請大姐稍待
  d. 按下撥號功能上的功能表,選擇新增通話
  e. 再撥打 01,大哥的手機,大哥接聽後
  f. 按下『多方通話』的功能鍵
  這樣就可以兄弟姐妹四人各拿著手機不拘地點,一起開講聊天囉 英語就叫做Mobile Conference call 哈哈哈哈~
 

    坦白說,這種利用手機來作多方通話的方法稍嫌老了些,而且費用相當於一次三通電話,東方仍在此介紹,一方面是相信還有許多人不知道,二方面如果有家人沒有用智慧型手機或家中沒有網路,看起來這種方式和使用家用電話還是唯二可行之路,不過家用電話要操作多方通話,較複雜難記,東方也不記得了。
  下一篇東方會介紹如果家人都有智慧型手機,且都有3G Data網路或無線網路的情況下,要用智慧型手機開家庭會議更好的方法,請拭目以待,謝謝~

<<待續>>


�X�B:我為什麼需要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之三 - 東方必敗之白木崖...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y111371/7226205#ixzz2J8CJO4w0
標籤:
瀏覽次數:88    人氣指數:888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我為什麼需要智慧型手機之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我為什麼需要智慧型手機之四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