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鸞音去迷:意氣之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鸞音去迷:入魔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鸞音去迷:口業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1.06.14  天氣:  心情:

 口業




  修道之人在修學大道的過程當中,口業是一項阻礙精進、毀敗道心的考關。由於口業的造作,致使道程添加變數的案例實在不可枚舉,因而有必要在此提醒諸家修道子。


  人有通病「口無遮欄」,雖然是屬於急性子的人所常有的毛病,但是有些人雖然不是急性子,平常也能謹言慎行,但是在某些場合,或者特殊環境中,有時也會率性出言,或者是為抒發心中積悒;或者是為展現自身廣聞博識,更有因此一逞口舌之快,因而有心無意之中造下不知口業之禍根。


  道場之間、各家修子之間,言語本是互相溝通、切磋心得的工具,卻因各自理念,或者認知深淺不一,反而使得言語成為爭執的工具,互相攻訐,更有因此心懷不忿,因此口出不遜者,諸此種種均可導致修子之道程阻滯。


  通常一個修道子在道學上求智慧之提升、求道理之開悟、求道學之精進,舉凡身心之言行思緒俱在修涵之內。


因而,在道程中無法守住「不造作口業」這一關,可以表示這一位修道子的膚淺,因為口業之造作,不但突顯自身修涵之不足,更因此引起各修子之間的爭執。


一位精進的修道子,遇上與自身理念不同,或者修行理念法義有所不同時,絕不會妄自批判,一定會先行瞭解他人修行理念以及法義之好處,然後加以理解,不會先去否定他人而逕自肯定自己的修行;如此不但突顯自身的修涵,更可以突顯修行人的智慧,更可以從中得到他人修行法義的心得,並且避免無謂的爭執。


  在此修道子應該認知,口業雖然只是一種經由人腦所主控而操作,表達出自身的意識,但它所代表的意義卻是一個人的智慧、道學、修行的深淺,更關係到自身的慧根、因緣果報。一個小動作牽連卻是如此廣泛,修道子能夠不謹慎嗎?



(摘錄:拱衡寶庫之鸞音去迷)


標籤:
瀏覽次數:72    人氣指數:672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鸞音去迷:意氣之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鸞音去迷:入魔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