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對某個主題確信的認識,並且這些認識擁有潛在的能力為特定目的而使用。認知事物的能力(知識論)是哲學中充滿爭議的中心議題之一!為了跳脫經驗主義及理性主義之相悖,敝人將採用伊曼努爾•康德比較中庸、客觀之觀點,予以分享。 康德認為知識是人類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得到的。經驗對知識的產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經驗轉換為知識,就需要理性(康德與亞里士多德一樣,將這種理性稱為「範疇」),而理性則是天賦的。人類通過範疇的框架來獲得外界的經驗,沒有範疇就無法感知世界。因此範疇與經驗一樣,是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但人類的範疇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觀念的因素,他意識到,事物本身與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遠無法確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而時間和空間在康德看來是兩個先天特殊的概念。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康德指出,沒有人可以想像一個存在於沒有時間與空間的世界中的物體,因此他強調:沒有時間與空間,經驗就是不可能的,這兩者先於一切經驗! 此外康德也認為經驗必需來自於心靈以外。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圍的世界,但永遠無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為知識的產生需要時間、空間與範疇三個要件。簡單來說,康德認為經驗提供了資訊材料(感官獲取),而理性則是提供處理事物的形式(時空與範疇),兩者相輔相成才能「產生知識」。 意見,僅是對於某件制定(或預定)之決策,所提出的個人片面式觀點;相較於知識,知識乃是透過感官認知與理性分析、整理過後的詳細資訊。(暫不議知識群體共享性。) 以下提出一些假設狀況。 1.知識與意見若有衝突時該如何處理,且如何區分知識與意見? 答:知識與意見名詞釋義如上,兩者若產生衝突,請理性的分析並判斷哪種觀點的「邏輯機能性」較充足? 2.當一則知識訊息是錯誤的時候,怎樣的修正與補救較有成效? 答:首先建議應當誠實地認錯!再者擴充己身知識的來源寬廣度,並依照邏輯地歸納或演繹,以期產生新認知,而矯枉之。 3.一則很平常的生活知識,若乏人問津與討論,通常是有那些因素在? 答:吸引不了大多數人的訊息來源,通常是人性感覺較厭惡、無趣、呆板、定調……等較負面(很主觀之觀點)且吸引不了人們想主動去討論;客觀條列下,可能該訊息是個結構鬆散、邏輯錯誤、主觀堆疊之資訊散佈。只要不違背以上較負面狀態,縱然探討的議題生硬嚴肅,還是可以吸引有志之士欲相互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