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類病毒病為現今瓜類栽培上極具挑戰的問題,尤其在香瓜、洋香瓜與南瓜3類作物更顯得棘手。
現今病毒病只能預防不能治療,因此,確保種苗健康與栽培園區之田間衛生為最基本的預防之道。育苗期(一般夏秋12日~冬春21日)必須在防蟲設施內進行,確保幼苗不被傳病毒,植株於定植後、4週內務必加強蟲害防治,嚴格壓制媒介昆蟲的族群密度,以降低媒介病毒病害的風險,罹病植株需儘速移除,但也需注意人為之機械傳播(摘心、除側枝等工作,由工作人員手部傳播)。
幼苗期植體小,用藥量少,噴藥較不費工,此時務必積極防治媒介昆蟲(尤其粉蝨與薊馬)。
栽培園區之田間衛生需考量 :
A.連作區極易使幼株發病,在於前作已經殘存眾多病與蟲於鄰近雜草或未爛的植體內,因此前作徹底清園(含清除鄰近雜草等寄主)很重要。
B.鄰近的上風處有其他較早種植之瓜類園區或休耕雜草區,易藉由風力傳送媒介昆蟲,成為病蟲孳生源,因此栽培園區適度以紗網做阻隔,可緩衝強風造成之媒介昆蟲傳播,但僅限於緩衝效果而不能避免。
其他方面可藉由提高植株體質來延緩發病程度。例如施用有益微生物菌(菌根菌、綜合菌…)讓根系較能忍受逆境。土壤不積水,土壤PH值正常(6.5~7.0)且鹽基正常,使植株能夠正常吸收養分。早期即應用亞磷酸誘導露菌病抗病力,減少其他病害複合感染的機會。於例行防治藥劑內添加適當的葉面肥(先確認所使用之防治藥劑能與肥料共存),維持葉片活力。選用生育勢較旺盛的品種,先求能有產量(至少栽培成本能回收),徹底疏果,不使植株於結果期負荷過重(單株共留2-3果為宜)…等都需注意。
防治粉蝨或薊馬的藥劑務必根據「作用機制」進行輪用。推薦藥劑已經很多可選擇,其中能夠影響蟲卵發育的”百利普芬”為值得推薦一起施用的藥劑,其他像是窄域油、葵無露或無患子等無毒資材,不易引發抗藥性,也值得搭配使用。
長期日照不足,間接使植體慢慢衰弱,也使植株易顯現病徵,這是大環境的問題,只能了解原因卻也無力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