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得好不好 不是光看外語而已
母語好不好 其實很重要
城市獵人卡通開始在台播放時
獠最常嫌棄阿香的話就是 一點都不溫順
最常稱讚別的美女的話也是 人家很溫順
當年看到這樣的翻譯時 其實就已經很三條線還加囧臉了
中日兩國固然有文化上的淵源 但是各自演化也已經很久了
溫順這個詞 台灣人可以懂 但是就是不貼切 所以
這個詞翻得不好
要翻得好
應該要翻譯作 有女人味 乖 乖巧 貼心 等等
所以 為了執行翻譯工作 找了外語很強的人來做翻譯 有時候不但翻得不好 還會出糗
不只是日語這樣 英語也是
有次老妹居然問我 很瞎英文怎麼講 當場怔住
過了一陣子想清楚了 其實沒那麼難 就是rediculous而已
那為什麼會翻譯作很瞎呢
因為 不論是台灣或大陸 都還處於與外來文化融合的初期 或者 講得更中性一點
是處於文化轉型期
吸收外來文化時 不免要吸收很多新字眼 還有很多新觀念
於是乎 就只好創造很多新詞
而很瞎這個詞 嚴格講來 是從次文化出來的 而次文化 嚴格講 在戒嚴時代也是被深深壓抑
今天這個詞能夠上得了檯面 表示我們的主流文化已經不再壓抑次文化 所以也是一種轉型
於是 這太荒謬了 或是 這太扯了 被轉型為很瞎
可是英文裡剛好沒有這樣的變化 於是 還是只能翻譯作ridiculous
或是 awful 而已
尤其這幾年台灣的電影字幕界 為了讓觀眾在第一瞬間就看得懂笑點跟關鍵
往往不是採直譯 而是採意譯
於是 (如果硬要這樣抓的話) 山姆感到莫奇妙 就說了 那太荒謬了 That's ridiculous!
翻過來 就是 山姆說 那太瞎了吧
因而有很多也的確很瞎的翻譯(甚至考題)
如果是從德文翻中文 那就更好玩了
德文基本上一種很樸實的老語言 很有點農村或古早人的味道 不管鄰近文化對某些動作的描述如何更新
德文對這種動作的描述 基本上不會改變太多
例如說看電視好了 電視這個字 television 的 tele 其實是遠
vision 則是看 (今天vision被另賦新義 叫做視野)
原來的意思 是讓你看到很遠的地方所發生的事情 無以名之 乾脆掉掉書袋耍耍婊 用拉丁文來表示
結果 television 對於不懂拉丁文的人來說 突然就變得蓋高尚XD
可是老德不吃這一套 既然是看遠 就直接翻譯作 fernsehen
老媽問 你在幹嘛 Was machst du?
小鬼回答 在看電視 Ich sehe fern.
但是直接翻譯小孩的回答 卻是 我在看遠 XD
初學德文的人讀到這一句 經常要搞得莫名其妙 除非等到他搞清楚看電視在英文德文裡的意思為止
不只是漢藏語系與阿爾泰語系或印歐語系間的互譯很容易因為文化的不了解而出問題
就算是中文裡也有這樣的笑話
某次在某個台灣的技術論壇裡 來了個阿六 對某某台灣術語不了解 於是發問
啥啥啥是啥意思 哪位大大給掃下盲?
那論壇裡高手如雲 要把某某技術名詞解釋的明白淺顯 實非難事
問題是沒人看得懂啥叫掃下盲XD
其實這句話要這樣拆: 誰來掃盲一下?
再解拆<掃盲>就是掃除文盲 意指教育 或是解釋
所以 掃下盲 就是給個解釋 說明一下的意思
問題是 這個詞是阿六在文化大革命前後發明的詞 台灣人哪會懂
所以 要翻譯翻得好 不是只有外語好而已 本國語也要很好
套句阿六話 要掌握得很好 才能翻出生動的意象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