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鸞音去迷:會靈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鸞音去迷:幻惑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鸞音去迷:尊禮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1.06.20  天氣:  心情:

尊禮


  儒家重師道,師以授業解惑,乃能啟迪愚蒙,化育賢良,因此師道之尊嚴,儒家不輕言棄。


佛門有序次尊禮,佛徒分九眾,大致以出家眾與在家眾。


出家眾之比丘、比丘尼在相遇問候之際,所探尋者並非以生辰年月而序齒,是以受俱足大戒之戒蠟而分尊卑,亦即以受戒之時日而分長幼,有時年月日時,甚至針影一線之差即論長幼輩序,可見以入道修行之先後而分輩序是為佛徒所慎重之事;因此在修行者必須深知師道之尊嚴,禮序之不可輕。


  重師重禮亦即重道,世之修子均知道之寶貴。


雖然道由天降,卻是人傳,亦即有賴先進修行者之傳承宏揚,世人始知道之可貴;所以今日知行修道,卻是先賢明師印證所得而傳承,今日步履其跡,自然必須感恩於心。


  修子修道雖在求得開悟,但是謹遵禮序卻是自身德性之修涵,知禮而行,必然謙虛,「謙受益,滿招損」古有明訓,因而修子必須在修行過程中,精進道程之際,禮序亦必謹慎。


一則顯現修行者之風範,再則以此而約束自身潛藏不拘之野性,是以各家修子有以戒律而強制心性之放蕩,其理相同。


(摘錄:拱衡寶庫之鸞音去迷)

標籤:
瀏覽次數:62    人氣指數:662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鸞音去迷:會靈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鸞音去迷:幻惑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