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995848
 愛山攝郎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部落格得獎感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這是所謂的「老化」嗎?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又讀「危險心靈~侯文詠著」感
作者: 愛山攝郎 日期: 2010.04.19  天氣:  心情:
這本書是侯文詠2003年的作品,稱不上是什麼新作,

買下這本書也是在2005年的時候,看完「三X」電視台重播偶像劇後,

聽說偶像劇結局和侯文詠原著的結局有很大的不同,

一時衝動下,跑去買了這本書來看,

當時還習慣於讀書的我,這本長篇小說花不到五天的時間就看完了。

後來因為工作,也就疏於「讀書」這件事了,

每當有衝動想再拿起來看時,看到這麼厚厚一本翻了翻又放下了。

 

直到最近我又再把這本書讀了一遍,

和當年看的感觸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時空已不同,

我也在升學補習班擔任講師「打混」了幾年,

更能接近現在青少年的想法後再回來看這本書,

我有了很大感觸,而且這些感觸一直衝擊著我,不寫下來實在「手很癢」!

感佩於侯文詠先生幾乎是全方面的顧及「教育」的想法,

也不像一般寫教育的書那樣八股,

卻非常深入的寫出台灣教育的亂象和政策的疏失。

現在涉入「教育」這檔事的人已經很複雜了,

有:官員、學校教職員、老師(又分班導和科任)、學生、家長、教師會、

家長會、中央教育單位、地方教育單位、督學、教官、出版商等等,

到了大學還有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研究生、研究計畫相關人員。

如果加上非正統的教育體系,那又還有安親班、升學補習班、

才藝補習班,乃至於家教。

還有弱勢族群的特殊教育,打好小學基礎的幼稚園、托兒所等等,

零瑯滿目五花八門的單位和人員參與,關係自然不會太簡化。

 

本書大意我就簡單帶過吧!一位國三生因為在課堂看「聖堂教父」這本漫畫,

被班導師沒收然後又因為種種原因,最後被趕出教室外在走廊上上課一星期。

又意外的被校長、雞婆的家長看見,然後家長才被告知。

家長、學生和班導又因為一連串的語言衝突,最後事件一發不可收拾,

鬧上的媒體、上街抗議,最後台北市教育局長下台、學生被迫轉學、

教育部長下台,班導師則是因為處分心灰意冷後遠走台灣…

故事是很誇張的,在真實生活上不可能上演,但小說中卻有很多地方值得深思,
別說教育不甘你的事,其實它比任何事情都還要親近你我。

 

從小我們就期待上學,有好多的同學,可以交到好多朋友,

一開始老師們也還算和譪可親,但…一切都只是虛偽的面善而已,

(當然我不否認真的有老師自始至終都是和譪可親的)

於是我們開始有了考試、作業,考試、作業漸漸變成了學習的全部,

之後考得好的同學被排擠、說他太驕傲;

考得太差的變成同學們嘲笑的對象,甚至連老師也參一腳。

於是我們每天就像在「股票市場裡的號子」一樣,

成績上上下下,我們的心也上上下下…

然後大家開始競爭、比較,漸漸分出了小團體,

小團體間又互有比較、攻訐、小鬥爭,最後看不順眼大打出手…

為了考好成績討好老師和父母,我們又學會了欺騙、說謊和作弊。

我們以為到學校後學到的是新知識、友愛、體諒、
同理心、公德心、各種禮儀,
但這一切都變了樣,
學到的是比較、競爭、攻訐、欺騙、虛偽、陷害他人,

我們的競爭和勾心鬥角比公司、企業、社會人士都不差到哪去,

為了成績,為了拉攏人心並陷害他人,我們花的心思絕非大人可以想像的…

這是很多同學的心思,也是我問了很多學生的想法,

家長們、老師們、學校們、官員們,你們注意到了嗎?

當政府官員洋洋得意說廢了聯考多好又多好的時候,

他們有注意到學生在學校真正學到什麼了嗎?

 

學生A:「老師我問你喔!我學理化這些東西幹什麼啊?」

(因為在補習班我是教自然科的)

學生B:「老師我問你喔!我學生物這些動物怎麼分類、

植物怎麼生殖到底要幹嘛啊?」

當學生有這些疑慮時,我總是很千篇一律也很心虛回答說:

「你現在要學一些基礎,如果這樣你以後對這方面有興趣後,
才可以學得更深入」
或者回答:

「不一定這些東西你以後都會用得到啊,你怎麼知道呢?」

當然後者說法比較有效,至少我可以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學生,

老師大學學的是學食品科學,從沒有想過要當國中自然科老師、甚至教書。

不過學生們的疑問並沒有這樣就結束。

學生A:「好啊!老師你或許說得有道理,那我到底背歷史要幹嘛?

幹嘛要知道什麼朝代發生了什麼事?哪個帝王做了哪些事?

哪些戰爭簽了哪些條約?哪些條約的內容是什麼?

到底背著麼多『死人』的東西要幹嘛?」

我:「…(其實我心裡也是這樣想)…老師不是學這個的,
你要去問社會科老師」

趕快把這燙手的山芋丟給別人。

學生A:「還有啊!這麼多文言文在問,這個「焉」、「之」、「乎」意思幹什麼?
念這麼多古人的文章要幹嘛啊?如果平時說話這樣講,不被同學笑死才怪…」

我終於忍不住了,低聲附和說:「對啊!誰還這樣講啊?」

不過立刻一本正經的說:「你可以去問國文老師、學校老師,甚至是教育部長」

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一干人等全部拖下水。

是啊!其實學生的問題也是我心底的問題,

是啊!我們學這些「死人」的東西到底要幹嘛?

當然我們現在念的都是「死人」的東西,但重點是日常生活用不用得到?

至少英文、理化、生物、健康教育、

簡單算數(我必須要這樣加註)日常生活還用得到,

但文言文、歷史條約、歷史朝代到底和我們日常生活有啥干係?

我們為什麼不教學生日常生活用得到的,給他們念念「活人」的文章,

至少像劉墉、侯文詠這些暢銷作家的文章還蠻適合學生閱讀的,

甚至像蝴蝶、九把刀、藤井樹等等作者都可以啊!

再不然生態自然作家劉克襄的文章也很好啊!也很有啟發性啊!

為什麼我們教育一定要這麼死板?去「緬懷先人」呢?

誰又敢說像劉墉、侯文詠、劉克襄的文章不能流傳千古?

結果學生素質越來越差,反而連白話文的文章都不會欣賞了!

這樣的教育,除了失敗以外我還真找不出別的形容詞!

 

一直強調要讓學生快樂的學習,但是學生快樂嗎?

老師快樂嗎?家長快樂嗎?教育學者快樂嗎?

既然搞得大家都不快樂,這樣教育方針還不改嗎?

台灣教育不是一無是處,但確實沒有什麼特別優點。

曾幾何時我們接受教育是真的出發於「想要好好讀幾本書」?

勿說學生,就是離開學校的社會人士,已經沒了考試壓力的人,

都不曾好好讀幾本書,或是真正出自於「想要好好念幾本書」。

我們想的是更現實的問題:

「唸這個可以讓我競爭力增加多少?」

「唸這個我可以加薪多少?在公司地位是否增加?」

「唸這個找到工作的機會是多少?底薪如何?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唸這個參加考試後,可以捧到鐵飯碗嗎?」

但曾幾何時真的心底會響起:「我要好好唸幾本書」、

「這個東西真有趣,我要多涉取這方面的知識」呢?

如果一個教育政策是讓大家壓力極大、為功利出發、為考試成績出發,

不能讓大部分的民眾真正作到:

「快樂學習、真心學習、衷心學習、終身學習」的話,

這樣的教育政策到底又有什麼可取之處呢?

 

說了這麼多也該做個結尾了:

對於這本書我並不推薦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閱讀,

但卻極推薦各位家長、老師,甚至已經拿到碩博士的教育高員們來看,

好好想想台灣這個變態的教育政策,

好好改一下學校只為成績好的學生、家世背景顯赫的學生們設計的教育政策。

也許就像我和學生說的:「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啊!」

看了這本書也不能改變些什麼,但卻衷心希望台灣教育能越改越好,

而不是越改越差、越改越爛,改到連「三隻小豬」都算是成語!
標籤:
瀏覽次數:29    人氣指數:429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部落格得獎感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這是所謂的「老化」嗎?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4-25 23:26
她, 40歲,高雄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