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5,941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247896
黑糖770603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注意!情人地雷別亂踩!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每月三千買基金,照樣能夠錢滾錢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三種保單 適合做退休金來源
作者:
黑糖770603
日期: 2007.09.05 天氣:
心情:
三種保單 適合做退休金來源
根據近期公布的一項30世代財富焦慮調查顯示,有80.3%的人擔心自己儲蓄不足,無法順利享受退休生活;有55.3%的人擔心沒有退休金的保障;另有31%的人認為無法期待養兒防老;也有11.9%的人擔心自己活得太久。雖然30歲族群距離退休還有一段距離,但「及早準備退休」已成為一個新的社會趨勢。
為瞭解國人對退休理財的觀念,三商美邦人壽也曾進行多項退休理財問卷調查。根據所完成的調查顯示,國人認為退休後主要經濟來源為儲蓄、投資收入、退休金及工作收入,可見國人已有退休要靠自己的體認,養兒防老的觀念逐漸式微;至於最常選擇的退休準備投資工具,則以保險 (40%)及共同基金 (24%)占多數。
由於保險具有保障的功能,能夠提供消費者面對意外及疾病發生時的財務保障之外,也具備強迫儲蓄、提供長期給付,以及節稅規劃的功能,而成為許多人喜愛的理財規劃工具。此外,近年來保險與其他的投資工具結合成為投資型保單,更增加投資獲利的功能,因此,消費者不妨多了解保險商品,並提撥部份資金投保,以做為一項分散風險與保本的退休規劃工具。
適合做為退休金來源的保單有年金保險、儲蓄保險及投資型保單三種,每一種保單具有不同的特色:
一、年金保險
年金保險提供生存時的給付,是活得愈久領得愈多的產品。依據繳費的方式可分為分期繳付保費到一定年期後,再分次領回的「遞延年金」;或一次繳付一大筆保費,經過數年的累積期間之後,再分次領回的「躉繳遞延年金」;以及一次繳付一大筆保費之後,隔年即開始分期領回的「躉繳即期年金」。
年金保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退休後長期的生活費用,愈長壽的保戶可以領取更多的總金額,由於部份消費者擔心購買年金保險後,萬一未來身體狀況不佳活得太短,領取的金額太少而有不划算的疑慮,因此,部份保險公司則提供最少給付年數的保證,例如最少給付一年或20年的選擇,若萬一保戶未領得最低的年金給付保證而不幸身故時,未領取的年金則可由遺族領取。
二、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除了提供身故及全殘的保障之外,並提供定期領回的還本保險金給付,也是屬於活得愈久領得愈多的產品。與前述年金保險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若保戶不幸身故或全殘時,還可以獲得理賠金,因此,養老保險又稱為生死合險。
養老保險可依據給付方式分為繳費期滿,一次領回一大筆生存保險金;或繳費期間或繳費期滿時,每年或每隔二至三年領回生存保險金兩大類型,保戶可依據未來的經濟需求與身體狀況做適當的投保規劃。
三、投資型保單
投資型保單是一種新型態的保單,除了結合傳統的保障功能,更多了投資效果。消費者可以透過投資型保單的設計,享有壽險保障與投資自主權,並透過定期定額、長期累積及時間複利的效果,達到退休理財的目標。
值得保戶注意的是,投資型保單雖然可以享有額外的投資收益,但投資的風險也需保戶自行負擔,一般來說,長期投資與良好的投資組合,可以減少投資的風險,讓保戶獲得相對穩健的投資報酬。透過投資型保單的規劃,保戶於退休時,可以一次或分次領取專設帳戶內的退休準備金。開始領取退休金後,帳戶內剩餘的保單帳戶價值仍然繼續投資,可為保戶創造最大效益。
規劃退休理財 考量三要點
--------------------------------------------------------------------------------
當我們依據退休後的資金需求,扣除已有的退休準備之後,可以計算出所謂的退休缺口,即我們還需準備多少退休金,才能過著符合我們理想的退休生活,接下來的步驟就是透過投資理財的方式,累積資金以達成退休時的財務目標。
市場上的投資理財工具五花八門,且風險與報酬率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在進行投資理財之前,應該要先了解自己適合那一種投資理財工具,以及可以承受的投資風險為何,然後再依據自已的投資屬性,找到讓自已覺得最舒服,也能最能達到理財目標的投資工具。
因此,我們在投入資金進行退休理財規劃之前,需按照以下幾個要素再次考量:
一、報酬與風險
在投入退休理財工具前,我們必須先清楚報酬與風險的關係。大部份的人在選擇投資工具或做投資決策時,都希望能在儘量不承擔風險的情況下,獲得滿意的投資報酬率,即風險愈低愈好,而報酬率愈高愈好,不過這種想法卻與投資學的重要原理之一「高報酬、高風險」相違背。
在現在社會中,「高報酬、高風險」這樣的投資工具是不存在的,一般而言報酬愈高,風險也會相對的增加,因此,在安排理財工具時,必須適當的在報酬與風險中取得平衡,因此,承擔風險的意願,會影響每年的儲蓄金額以及退休金準備目標。例如:高報酬可以使財富累積較快速,減少每次的提存金額,但若不願意承擔高風險者,每次的提撥金額就須增加。
此外,在投資的過程中,不管我們如何謹慎,也只能做到分散風險,而無法完全規避風險,因此,要確保投資的安全性,最好的方式還是分散投資項目,將風險作妥善的分配,進而在可接受的風險下,達到令人滿意的報酬。
二、人生階段
依據年齡層區分人生階段,由於不同的人生階段面臨相異的財務需求,因此在財力及風險承受能力也不相同。
舉例來說,青年階段 (20至30歲)左右,因為年輕且沒有家庭經濟壓力,可以承擔的風險較高,因此投資的目的在於追求高報酬,以創造財富;壯年階段 (31至40歲)左右,約已成家立業,因財務開銷較大,須在不影響生活的狀況累積財富,故風險偏好應屬中等;至於中年階段 (41至55歲)左右,收入達到高峰,但已接近退休時間,故應選擇低風險的投資,以儲備退休資金。
雖然多數的人都有規避風險的想法,但如果理財過於保守,就會無法保值對抗通貨膨漲,因此,就算是最保守的人,也必須在投資組合中安排部份投資報酬率較高或有增值性的資產,來抵消一部份通貨膨漲造成的影響,這樣的安排雖然增加風險,但若不如此,退休理財的目標可能更難達成。
三、風險偏好程度
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目標、價值觀及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接受合理的投資風險程度上也有差異。在財務規劃過程中,風險偏好程度是影響財務規劃的重要因素,也是讓你能在眾多投資工具中選擇做這項投資,而決定不選擇另一項投資的因素。
個人的投資策略可以透過經驗法則累積,或是經由各種分析而得到結論。一般而言,愈是具有多種投資經驗、愈了解各種投資工具、愈可以承受較大幅度本金損失,理財目標時間愈長者,就愈屬於可以接受高度風險的積極型投資人;相對的,投資經驗與管道不多、無法承受損失者,以及理財目標時間較短的人,則屬於低風險偏好的保守型投資人;介於中間的則為中風險承受度的穩健型投資人,每種投資屬性的人其適合的投資組合也不相同。
好的投資策略與投資組合並不難尋,真正困難的是如何將好的策略落實為行動,因為在投資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和流行趨勢以及自已本身的直覺背道而馳,然而,不盲目跟隨潮流走,才能真正的成為成功的投資者。
三商美邦人壽服務專線:0986052615
標籤:
瀏覽次數:
30
人氣指數:
30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注意!情人地雷別亂踩!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每月三千買基金,照樣能夠錢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