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倒退16年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外商服務過的我,在14年前就已經感到薪資結構不等的壓力,舉例: 以外商電信公司業務跟工程單位薪資結構就差很大, 新進業務(Junior)大概4.5~5萬, Entry Level 4~4.5萬. 但是帶領工程部的我, 卻感到壓力倍增, 原因是公司要工程人員英文程度 Speaking / listening/ writing 都要會, 薪資大約22k, Junior有點技術的大概就27k, 有3年經驗的大概35K, 5年大概4萬以上.
但是遇到金融海嘯後, 公司的工程人員的薪資結構 除了Head Quarter 和 國內知名的會計事務所所建議的薪資外, 要改善薪資結構很不容易. 我經常認為工程部的工程人員薪資頗低因此要365天 Duty Call是不合理的. 反映給總經理, 總是要我寫Justification, 換句話說,就是跟國內民營的電信業者比較工資 / 月薪 / 紅利等. 當然, 我每年跟老闆Fighting, 再怎麼做, 外商薪資還是比local的好很多, 當然都一定不會調薪.
我要強調, 這變成是外商的一種通識, 比local好一些, 但你的生活就是賣給公司, 尤其是工程部更慘, 業務賣不出去, 大都歸咎產品設計不好,價錢在市場上沒競爭力, 其次, 客戶拉進來後,又掉單,某時候又怪工程部服務不好. 其實業務很多都是Over Committment, 他們大都的想法就是把客戶弄進來拿到自己的Commission, 其餘都不是他們的問題. 產品沒吸引力就賣協力廠的產品來綁成是自家的產品.對GM來講, 只要REVENUE, 業務怎麼搞, 都不會管的.
惡性循環,搞到最後, 某些產品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公司所投資的設備無法達到Marketing的預估收益, 就會開始裁員, 又是從工程部下手,正職人員受不了常年的ON CALL,就離職, 要補新人就用Contract的方式來談,到最後就是Outsourcing.
最近今周刊寫的"人力派遣公司問題一堆",但是人力派遣可解決某些公司問題, 薪資結構卻又極其不合理. 我經歷過,很痛苦的抉擇, 我想我可是先驅者.
-------------------------
薪資倒退 主計長稱「變相加薪」
【聯合晚報╱記者張為竣╱即時報導】
2013.10.07 10:12 am
立委林德福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質詢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石素梅,對於實質平均薪資倒退16年,石素梅指出,由於保險法規調整,雇主負擔的保費增加。林德福追問是否意味「變相加薪」?石素梅說,「對!對勞工有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