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0113710
 觀心無常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聖阿含經卷二.第52、53經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聖阿含經卷二.第56、57經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聖阿含經卷二.第54、55經
作者: 觀心無常 日期: 2023.12.05  天氣:  心情:

(五四)[0013a17]


如是我聞:陰相應-五陰誦


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彼時,毘迦多魯迦聚落有婆羅門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却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有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為諸大眾占相吉凶,言有必有,言無必無,言成必成,言壞必壞。瞿曇,於意云何?」


佛告婆羅門:「且置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我今問汝,隨汝意答。婆羅門!於意云何?色本無種耶?」


答曰:「如是,世尊!」


「受、想、行、識本無種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羅門:「汝言我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為諸大眾作如是說,言有必有,言無必無,知見非不實耶?」


婆羅門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婆羅門:「於意云何?頗有色常住百歲耶?為異生異滅耶?受、想、行、識常住百歲耶?異生、異滅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羅門:「於意云何?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為大眾說,成者不壞,知見非不異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羅門:「於意云何?此法彼法,此說彼說,何者為勝?」


婆羅門白佛言:「世尊!此如法說,如佛所說顯現開發。譬如有人溺水能救,獲囚能救,迷方示路,闇惠明燈。世尊今日善說勝法,亦復如是顯現開發。」


佛說此經已,毘迦多魯迦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從座起,禮足而去。


此經中佛陀以五陰的無常,對比宿命論的「言有必有,言無必無,言成必成,言壞必壞」,而讓鐵口直斷的婆羅門自覺宿命論的不足。


「有種」,例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因為他們「有種」。古時印度的種姓制度,就是「有種」,子女世襲父母的階級。至於「將相本無種」,就是指將相是要靠科舉成績或汗馬功勞,而不是繼承父母的階級。


經文中五陰「無種」是指五陰沒有固定的生起根源或源頭,而是由因緣而生滅。若五陰「有種」,就有不會變的主體。但因為五陰「無種」,不同的因緣有不同的結果,預言就無法「言有必有,言無必無,言成必成,言壞必壞」這麼地完全正確,何況成了的事遲早也是會衰敗的。婆羅門在瞭解這一點之後,就同意佛陀的見解比較高明。


什麼是「無種」


由於有我見,就會有種種的煩惱。這些煩惱當中,最重要的有三種:


·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


·        瞋恚:生氣;忿怒。


·        愚癡:無智;無明。


簡稱貪、瞋、癡或是貪、恚、癡,統稱為「三毒」。


對於我所喜愛的,就生貪欲。我所喜愛的得不到、有違逆我的,就生瞋恚。這些都是因為沒有智慧,也就是無明。


有對自我的貪愛,才有瞋恚。因此在前面的經文中,許多只講貪愛,也就不特別指出瞋恚。以下的經文,則將三毒一起提出。


(五五)[0013b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陰及受陰。云何為陰?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隨諸所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一切總說受、想、行、識陰,是名為陰。受陰云何為受陰?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種種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麤:「粗」的異體字。


 有漏:有煩惱。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是取:是執取(執著)。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簡稱「貪」。


 瞋恚:生氣;忿怒。簡稱「瞋」。


 愚癡:無智;無明。簡稱「癡」。


 上煩惱:粗重的煩惱,例如貪欲、瞋恚、愚癡、我慢、疑惑等煩惱。


 心法:心理現象。「法」在這邊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蘊相應22〉第48經蘊經


如同先前提過的,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受陰」,又譯為「五取蘊」。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標籤:
瀏覽次數:149    人氣指數:149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聖阿含經卷二.第52、53經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聖阿含經卷二.第56、57經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