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5,060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405262
☆╕俏妮子╘☆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轉載》再忙碌也要看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沐浴乳含防腐剤恐誘乳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轉載》躲在病症背後真正的殺手
作者:
☆╕俏妮子╘☆
日期: 2010.11.17 天氣:
心情:
躲在病症背後真正的殺手,叫做壓力...
那年12月底,48歲的和信集團少東辜啟允因膽管腫瘤英年早逝。
那年元月19日,統一證券總經理高樹煌參加公司南部尾牙宴時,上台跳舞之後回到座位上,趴到桌上後就不曾再起來,53歲的他因心肌梗塞撒手人間。而他在一個月前才做健康檢查,健檢結果是一切正常!
農曆過年後,當多數人還沉浸在新春的氣氛中,交通大學卻傳出教務長沈文仁、電信工程系教授張柏榮、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金甘平等三位教授,先後在半個月內因癌症或不明原因猝死的消息。
他們都正值壯年,卻來不及享受工作的成果,驟然離開人間。
是「誰」殺了這群站在事業顛峰的台灣菁英?
潛藏在心臟病、癌症…背後真正的「殺手」是誰?
八成的疾病與壓力有關
對工作放不下心枉顧健康企業老闆和主管成了高危險群
1998年12月,前中視新聞主播馬雨沛漫步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她背後就是著名的胡佛塔與鐘樓,這時的她無比快樂,因為她如願成為這知名學府東亞研究所學生,而且3個月後,要與男友在史丹佛校園古老教堂中成婚。
但是,就在男友飛回台北兩天後,醫生卻發現她的胸部有0.6公分的癌細胞。這不到一公分的細胞,突如其來,改變馬雨沛的人生。同時,竟讓她在之後的10個月內,開了七次刀,做了4個月的化學治療,也中斷她的讀書計畫……,這年,她才32歲,一個捨不得休假、因為怕工作表現而輸給別人的主播。
「每個人都會被生命『抽考』到,相較之下,我只是比較早被抽考的人。」去年七月,剛動過心臟血管繞道手術的ING安泰人壽投資部資深副總經理蔣國樑用完美主義的高標準,努力工作,47歲的他沒想到,心臟裡的血管早已阻塞成像香腸般一節一節的。
前台北市議員李新是典型的工作狂,在他的人生順位中,健康總是排在最後。過去他每天工作時間經常長達17、18小時,選舉期間,一天甚至只睡2小時。直到前年11月象神颱風來襲,他到選區處理淹水事情,在水裡泡了4小時,導致椎間盤突出(椎間盤介於脊椎的骨頭與骨頭之間),住了17天醫院,才感觸到:「空有一身本事,但沒有健康,什麼事都不能做。」椎間盤突出若是嚴重,可能會讓人臥床困難,甚至下肢無力或萎縮。
一位時常往來於兩岸、因工作時常廢寢忘食的企業家第二代,日前罹患骨癌而進行化學治療。
該公司高階主管形容老闆以前的作息,不由得嘆息:「真的很可憐!他飛到大陸,才下飛機,就被接到公司開會,常常一開就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又趕到大陸其它分公司去視察。」
生病期間,他還是天天電話遙控公司的狀況,他太太有感而發:公司就像他的另一個小孩,永遠放不下心。
放不下、工作狂、忽視身體,這些特質跟現代職場無所不在的壓力充分結合,成了一個隨時會竄出來的可怕隱形敵人。尤其企業界老闆和高階主管,長期在高壓狀態下,更成了高危險群。他們行走在事業與死神拉扯的峽谷,生命正如一句廣告詞:「年過40,世界還沒開始聽我的,身體已經開始不聽我的。」
癌症、氣喘、腸胃潰瘍都與壓力有關
白文正吃兒茶素治療13年的痛風, 王令麟睡了10年水晶床預防生病
前年底,獲知罹患血癌的華新麗華總稽核唐基明接受化學治療的過程,全身發抖,甚至昏死過去。
她體內的白血球數目從正常的四千至一萬,一度驟降至只有7顆可用的白血球。
她懊悔自己沒有來得及在死神逼迫她之前,先做預防,竟讓壓力嚴重威脅到她的生存權。
安法診所院長王桂良說,大約有八成的病人,所罹患的疾病與壓力有關。
《壓力管理》一書作者傑洛(Jerrold S. Greenbery)列舉與壓力有關的疾病,包括癌症、高血壓、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氣喘、腸胃潰瘍、頭痛等。其中的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病,也是一九九○年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
。
簡單的說,潛藏在這些病症背後的真正「殺手」叫做「壓力」。你看不到它,但它會漸進的減少人體內的T淋巴細胞,免疫力會降低,最後揮出致命的一擊。它冷不防的出拳後,有人還有爬起來的機會;有人就此一蹶不振,就像高樹煌與交大的三位教授。
為了解決壓力和疾病問題,企業界人士各有「秘方」,例如,前中華開發總經理胡定吾和中國信託商銀總經理辜仲諒投資成立安法抗老診所;看好抗老市場,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也在去年成立善能泉抗衰老預防醫學中心,馬玉山也成為善能泉的當然會員;另外,像寶來證券董事長白文正吃兒茶素治療困擾他13年的痛風;中華民國商業總會理事長王令麟則是睡了10年價值新台幣15萬元的水晶床預防生病(在床上舖滿鵝卵石狀的水晶,水晶上再舖上床墊),最近企業界更風行起「洗血」(以血漿析離術,分離血漿中的不良物質)健康術。
別忽視心中想休息的聲音
當工作量增加就必須增加休閒, 用腦越多運動也要越多
法寶雖然人人都有,但生活方式和態度,恐怕才是避免壓力上身傷害自己的關鍵。王桂良有感而發指出,和歐美國家的人比起來,台灣多數人生活中只有工作,不懂得休閒,不知道如何讓自己放鬆一下。「美國總統可以到大衛營,一口氣休兩個星期的假,但是,我們的總統不會做這種休閒。台灣的政治人物也很少笑。
抗病、抗壓的治本之道,要從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觀做起。
《人生不是特技表演》作者班.庫巴塞克(Ben Kubassek)在書中提到:「大多數人都聽過自己心中那股提醒自己休息的聲音,可悲的是,大多數人對這股內心的聲音置之不理。」
班.庫巴塞克曾經每週工作80小時,工作上的壓力,讓他得到「職業倦怠症」,這段時間,他甚至想要自殺結束一切。班.庫巴塞克聽從醫師的話,到佛羅里達休假兩週半,在休息期間,他體悟到,過去他一切以工作為重,沒有均衡的生活。
而均衡生活精髓是:保持生活各層面的相同比重,「當這星期工作量增加時,就必須增加休閒的時間。用腦越多,就越需要花更多時間運動。」這個觀點,跟一般人的習慣大為不同。因為多數人總認為,工作太多就先犧牲休閒時間吧。班.庫巴塞克同時在書中指出,有兩成的人在壓力下,健康不會出問題,他們對壓力有免疫力,因為他們過著均衡生活,這是其他八成人所沒有做到的事。
事實上,當壓力過度時,身體還是會不斷的對我們發出訊號,問題只是,我們有仔細聆聽身體的聲音,調整我們的生活嗎?
「以前為了達成工作和目標,那種要把事情做好的『精神』力量太大,以致忽略身體發出的警示(長期腰痠背痛,以及下班後就疲倦、沒精神),我工作時甚至很難得覺得疲倦,沒想到,一生病,『代誌就很大條』。」
46歲的唐基明,前年因血癌住院做長達半年的化學治療,她康復後最大的感想也是:生活要均衡。
忙碌之中要過均衡的生活,運用巧思做好時間管理就很重要。
班.庫巴塞克舉例,如果你有三個目標分別是:每天花半小時運動、半小時獨處,半小時祈禱,其實你就可以在慢跑時一邊祈禱,或獨自散步半小時,也可以把陪家人的時間和運動時間併在一起。
有些休閒或運動,看似很花時間,其實反而是「賺」到了。
一位假日經常爬山的上班族指出,很多人在五天工作後,週六、日待在家看錄影帶或睡覺,但根據他的經驗,週六、日強迫自己去爬山,雖然身體很累,但晚上睡得好,隔週再回職場上,會覺得充滿活力。上一週的工作壓力,透過爬山發散掉,也不會遞延到這一週。這就是工作量增加,運動也要增加的均衡例子。
「健康資產管理」也是一種投資
唐基明調整生命中的優先順序每天運動, 馬雨沛用「健康存摺」抵禦壓力和疾病
安法診所最近新推出休閒度假中心診所的概念,利用6天5夜的時間,讓參加者一邊度假,一邊學習重新調整身體,收費高達新台幣18萬8千元。可以想見,這樣的「行程」,參加者大概都是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不過,王桂良說,三月底第一期12個名額已額滿,主要成員多半是企業主,因為他們覺得,花一個星期、18、19萬元學會管理健康資產,也是在賺錢,也是另一種投資和「增值」。
過均衡生活,除了懂得適時抽離,同時也需要調整生命中的優先順序。
唐基明說:「在醫院面對死亡威脅時,我最大的牽掛是10歲和15歲的兩個孩子,既然他們如此重要,為什麼過去我的生活中,工作占去75%時間,而留給家庭、小孩和自己的時間,卻只有25%?當時我覺得我好慘,生活完全過錯了!」
唐基明重回工作崗位後,她離開每天都有時間壓力的財務長工作,改當總稽核。工作上,她的時間壓力從每天拉長到一年。不僅如此,現在唐基明每天花一個小時運動,她比生病之前更神清氣爽。
「人生無常,變數永遠存在。」
從癌症復元滿3年的馬雨沛如今有著不同的人生觀,她檢視過去7、8年的新聞工作,沒有留下真正有意義的片段。
因此,她離開亮麗的主播台,當起金融研訓院顧問,策畫製作台灣金融發展史的電視節目,並同時擔任「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副理事長,「每天醒來,我覺得做這些工作很快樂,這才是我要的生活。」
馬雨沛提出「健康存摺」的觀念:「健康是可以用累積的,現代人平常在健康上,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平時要有健康存款(如運動和健康飲食)。當處於壓力狀態下,如果存款簿內空無一物,當然會透支,免疫力全被擊垮。如果存款簿內有足夠的健康積蓄,就足以應付突如其來的壓力和疾病。」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就是一個隨時累積健康存款的人,徐旭東要管理集團在國內、外118家公司。
如今60歲的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他隨時隨地在工作,但是,他也定期游泳、跑步、走路,時常到國外商務旅行的徐旭東,總是利用時間走路,每到一個地方,就大街小巷到處鑽。
徐旭東得意的透露,台北市長馬英九當年第一次跑馬拉松賽,就是他鼓勵馬英九參加的。
整晚喝酒、抽菸的馬,明天如何參賽?
知道花錢保養愛車卻不懂保養自己, 會創造成就也要會享受成就
劉紹毅醫師也強調,很多有錢人,知道要定期花時間、花錢保養名貴的愛車,但是,卻不知道花時間保養自己無價的身體。勵志大師金克拉(Zig Ziglar)也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話:「如果你有一匹身價一百萬美元的賽馬,你會讓牠整晚喝咖啡、喝酒、抽菸,還期望牠明天參賽嗎?……如果是這樣,你幹嘛虐待自己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身體?」
此外,不少人依賴健康檢查,做為人生的保障,可是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提醒,很多人誤以為健康檢查正常,就是拿到健康保單,但還是很多健康檢查沒問題的人,在無預期下,突然生重病或驟然離開人世。以心臟病為例,相關症狀有上百種,如心律不整、缺氧等問題,就是普通心電圖查不出來的,健康檢查通常只做普通心電圖,如果做運動心電圖,就必須有醫師在旁,成本就高。
這也導致一般健康檢查,常看不出潛藏心臟病。
魏崢說,一般容易得心臟病者的個性特質,是做事賣力、要求標準高、壓力大,這些人必須學習授權,讓自己輕鬆。王桂良也說,「台灣很多人只會創造成就,卻不會享受成就,例如,很多父親一輩子沒有和自己的孩子喝過下午茶。」他指出,沒有表達感情,積壓在心裡也是一種壓力。
顯然,平衡的人際關係,也跟平衡的飲食一樣,都是台灣人必修的健康功課。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辜濂松說得好:健康是可以管理的,就像經營事業一樣,只要用心的維護與保養,輔以正確的危機處理措施,讓身體每一部位都能保持最佳的運作狀態,就能確保身體「永續經營」。
三月下旬辭職的前經濟部長宗才怡,48天部長任內,在重大環境壓力下,重感冒惡化成慢性肺炎,從健康角度來看,她也是被壓力打敗的例子之一。當生活中出現越來越多被工作和壓力擊垮的人,你曾經想過,未來的日子,要如何好好「管理壓力、經營健康」,以達到班.庫巴塞克所說:「人生毋須『竭』盡所能,成功只要均衡。」的境界嗎?
生病,是細胞在喊救命
身體像一座最奧妙的化學工廠,但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工廠做些什麼,甚至,還常「虐待」自己的細胞而不自知。
每天清晨4點,城市的夜貓族剛入睡,前台大病理科主治醫師李豐就起床。先喝一杯溫開水,開始打坐、運動,喫過一碗五穀粥當早餐後,7點鐘,她好整以暇的出門;
每天晚上8點,都會上班族還在辦公室裡加班,李豐已開始打坐,準備好九點睡覺。
她的飲食清淡,中午自己煮糙米飯和蔬菜,晚上只喫中午的一半到1/3量,整天的飲食,就是五穀雜糧蔬菜。
很難想像,30年前李豐罹患過淋巴癌,當年為她治療癌癥的醫師,有人都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
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
這30多年來,李豐的工作,都是每天在顯微鏡下看人體細胞的生老病死。
她說,人在高興時,細胞很圓潤,就像18歲的年輕人;人生氣時,細胞就像80歲的老頭,皺皺縮縮。
而且,好細胞和生病的細胞完全不一樣,癌細胞就是扭扭曲曲,亂七八糟的樣子。
她說,越了解細胞,越為自己過去糟蹋細胞而感到慚愧,直到學會「尊重細胞」,身體開始好轉。
因為她與癌癥共存、「賺到30年」的經歷,不少人會找她分享經驗。
六月一個週三下午,李豐又接到一通電話,電話中的人訴說做骨髓移植後,身體很不舒,要她介紹推拿師,李豐不介紹,隻簡單的對著電話大聲說:「去運動啦!」
「身體有60兆個細胞,有無數生化工廠,我們是管不了那麼多的!還是供給原料,給細胞良好的環境,讓身體自己運作就好了。」
李豐說的「提供細胞環境」,其實是老生常談──規律作息、清淡的飲食和運動。
以肝臟為例,每天晚上11點為什麼該躺到床上睡覺?因為11點到凌晨3點是肝膽繫充血、要運作、排毒的時候,此時身體躺平,肝就可以擺平,充滿足夠的血,這時的肝會是平常的2到3倍大,如果晚上11點過後還坐著或站著。她說:「就像菜市場弔著豬肝,放不了多少血。」
肝臟,是最大的解毒工廠
根據醫學研究,人站著時,肝血的流量比躺著時減少三成,運動時,肝髒血液的流量,又較躺著時減少五成到八成,所以,醫師要肝病患者多休息,用意在臥床可以使肝的血流量增加,有助恢復肝髒健康。
肝臟被形容成人體最大的化學工廠,因為,這個重達一公斤半的器官,可以完成500種上的化學反應,遠超過任何人為興建化工廠的速度和效率。
人體生長和活動時,身體內自然會產生各種化學變化,這些化學變化需要「酵素」,人體的有兩千種,肝臟就能生產其中的1000種。
當毒性物質進入人體內,肝臟會自動透過化學作用解毒,一些重金屬如汞,和來自腸道的細菌,也會隨著膽汁分泌排出。
這樣的運作是個極復雜的工程,所以,在人造器官中,人工肺、人工腎都可以達到天然器官的功能,只有人工肝臟無法像天然肝臟般進行好幾百種的化學工程任務。
再說肺臟,肺臟可以容納6000立方毫米的空氣,可是人坐在椅子上時,每次呼吸進的空氣才半公升,只用了1/12。
現代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坐辦公室,出外搭車、乘電梯,每次的呼吸量也同樣隻在500到1000立方毫米之間,其他的肺臟空間等於備而不用。
「就像一個人有一棟12個房間的房子,可是每天忙碌出外工作,回到家裡來,就只用到臥室。」
李豐說,要用到肺臟的每一個部分,唯一的方法就是勤加運動。因為激烈運動時肌肉的耗氧的速度會比心肺供氧速度快,每分鐘呼吸速度增加一倍,每一次吸進肺部的空氣,可增加五倍以上,另外,深呼吸可以使平常空氣無法到達的肺泡充滿空氣。
另外,為什麼喫冰對胃不好?李豐曾在手術房中接觸到病人的胃液,胃液比人體的36度C體溫還要高,也就是說,在這樣溫度的環境中,胃細胞纔能工作,灌進一杯冰水,胃的溫度一定會驟降。這時,所有的胃細胞只好都癱在那裡,暫時罷工。必須等到身體其他器官的熱抽調過來,胃回復該有溫度,胃細胞纔又會開始工作。
停止虐待你的細胞
問題是,不管是很會賺錢的企業老板,或者是被視為菁英的知識分子,絕大多數人並不解自己的身體。
21歲創業、27歲就擁有三家企業,賺到一百萬美元的班庫巴賽(Ben Kubassek)在《人生不是特技表演》一書中描述現代人常常在生病之後,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生病。
「拿煙虐待自己,罹患癌癥時卻又震驚得要命!」他指出。
現任奇美醫院院長詹啟賢在衛生署長任內,描述一般人不了解自己身體的一段話就相當傳神。他曾指出,一個用功的高中女生,可以清楚的背出四川的稻米、甘蔗、苧麻、桐油產地,卻無法指出肝臟、胰臟及脾臟在身體的哪個部位;一個工學院的男生可以侃侃而談電腦主機板上顯示卡與聲霸卡的異同,卻比較不出人腦中腦下腺與松果體的差別。
生命也有保存期限,想做的事該趁早去做。
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願鄭重的供奉在心裡,卻未曾去實行,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與它錯過,一如一件過時的衣服,一如一塊過期的蛋糕..
文/ 李采洪王志鈞
標籤:
瀏覽次數:
61
人氣指數:
1661
累積鼓勵:
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1
1
《轉載》再忙碌也要看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沐浴乳含防腐剤恐誘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