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鸞音去迷:修身養性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鸞音去迷:捷徑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鸞音去迷:著相(二)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1.06.24  天氣:  心情:
著相(二)


  所謂「著相」,乃佛家禪語,意指染著凡塵色相,著了皮毛之相,即是人身習性之通病。
  修行者要修行究竟,必須將皮囊之習性澈底改變,否則皮囊染著,靈性何以清淨?又如何深入究竟?但是凡俗習性受到紅塵色相之牽引,雖然是修行者,卻也未必能夠避免。
譬如:凡夫俗子開門七件事,民生是大事,因而心中充滿飽腹之欲望,自然難免陷入爭名奪利的事件。
譬如:官場中人為穩固既得利益,必須抓緊權位,因而逞盡機鋒,爾虞我詐,用盡心機,因循成性。
譬如:人生百相,悉皆由心而造,心入紅塵,百業牽擾,因而在人生過程中,劣性自然一一顯現;因而佛家指眾生著相,即指眾生之心所欲求而顯現之現象。
  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雖然藉由修行的過程,可以勘透許多身外事物,也可以藉由修行的過程提升智慧而抑制欲望而顯現理智,但是人之為人,心中所求因人而異,是以著相之事物亦因各人所好不同而有所執。
  儒家以人之深好而謂之成癡,譬如愛花成癡,譬如愛書成癡,亦即與佛家之著相意義相同。
修行者或有因所修行法門之不同而可以勘破某些事物,但習性之所執、內心深處之所好,卻多有疏忽;雖然如此,著相尚屬小事,但是以修行究竟之道而言,卻可能導致阻滯於究竟之境之門外,所以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亦當時時審視自身是否著相了!

(摘錄:拱衡寶庫之鸞音去迷)
標籤:
瀏覽次數:125    人氣指數:925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鸞音去迷:修身養性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鸞音去迷:捷徑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