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劉千郁、記者卓怡君/綜合報導〕泰國數十年來罕見的洪水打亂國際電子、汽車大廠供應鏈,蘋果、索尼零件生產延後,豐田則暫停Camry與Prius車款的生產;由於泰國生產的硬碟占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一,全球硬碟供應也將吃緊。
蘋果、索尼 零件生產都延後
蘋果執行長庫克本週表示,泰國半個世紀來最嚴重的水患,影響了Mac電腦的零件供應;數位相機大廠索尼表示,NEX-7相機原訂於十一月十一日在全球推出,現在已經決定無限期延後,Alpha 65相機在日本推出的時間也延後。索尼發言人表示,在泰國的相機工廠已經淹水,半導體廠也因為供應短缺而停工,公司決定把Cyber-shot相機生產移往日本與中國。
泰國這場洪水已經奪去三百條人命,一萬四千家企業跟著停擺,泰國政府估計損失高達三十九億美元。市場分析師表示,損失會更高,且隨著供應鏈受阻效應發酵,企業會像日本地震發生後開始囤積零件,竭盡所能買進硬碟。
生產停擺 全球硬碟供應吃緊
佳能兩座在大城(Ayutthaya)的工廠已經停工,準備把印表機生產轉移到越南;東芝九座工廠停工,受影響產品包括硬碟、晶片、家用電子產品等,東芝在當地的硬碟產能為五十%;全球最大硬碟(hard-disk drive)生產商威騰電子(WDC)表示,在泰國的生產全部停擺,本季可能出現虧損,且要好幾個月才能恢復,全球硬碟有好幾季會出現吃緊,威騰有六十%產能位於泰國。
日本汽車與電子廠顯然遭遇三月地震以來最嚴重的斷鏈危機。泰國是日本車廠主要的東南亞生產樞紐,日本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志賀俊之(Toshiyuki Shiga)表示,日本汽車大廠每日減產汽車六千輛,泰國復工時間還很難說;摩根大通預估,豐田、本田、日產三大車廠因停產,每月損失超過五億美元。
日本三大車廠 月損5億美元
本田在五日宣布停止大城(Ayutthaya)廠房運作,預計下個月初復工。泰國是本田亞洲第二大生產中心,去年生產約十七萬輛車,包括Accord與Civic車款;歐美車廠也遭受波及,在泰國組裝Fiesta的福特於十九到二十二日間暫停汽車生產,預計二十五日復工;通用汽車表示,生產沒有受到影響。
台灣PC廠商則表示,目前硬碟庫存至少有四至八週不等,還可順利供貨至下月中旬,已努力尋找其他供貨來源,後續影響需視水患發展情況而定。不過,由於目前正值耶誕節旺季出貨,若水患衝擊時間拉長,對於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產業將形成另一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