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
定性乃在世人因久受紅塵百態之牽引,而使心志不定,所以容易動搖意志,或者偏離善良良知。
佛家戒律則乃在約束人之放蕩心志,譬如:酒易亂性使人神智不清,故而戒之。譬如:蔥蒜本是草本植物,並無性命,為何忌食?只在蔥蒜易使心性浮動,因而戒之。是以,修行者須知安定心性在修行路上的重要。
各家修子因法門之殊異,各人修行心志以及歷程多少有所不同;但是既曰「修道」,此一大前提絕對相同,無非性命之淨化與昇華而已。
既然如此,人在紅塵百相之間互動牽掣影響,因而人之心性大同小異,並且「寬於律己,苛於待人」,因此造成放縱自己,甚至不想約束自己,存在僥倖心理;由此日愈偏差,導致自身心性不定,容易受外界影響。
試問修道子在修行路上與一般眾生心性無異,如何修持性命之妙諦?況且修行路上除了一般儀軌是以身體力行外,尚有許多必須倚賴智慧、意志去勘悟、去實踐,若果不能定性,最基本之自律都做不到,如何去發心護持實踐?
更遑論要精進修行奧妙之法理!縱然有幸得到奧妙法理,心性不定,或偏離正道,或退志不前,更甚者擅用妙法入於歧途,是否攸關修行大業?如此可見定性對一個道子的重要!
在此勉諸世人,在家行事深思熟慮,以求周全;在道場安定心性,以期道程精進。
(摘錄:拱衡寶庫之鸞音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