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如何成為「π型人」,必須具備下述6種「軟性人才力」:
1.自我察覺 求職期間,絕不要直接就點開人力銀行網站看職缺。陳勝一建議,首先要多看新聞報導,了解市場趨勢和產業脈動。接下來,則要回到「自己」本身,捫心自問「你了解自己嗎」,分析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何在;以及,與他人相比起來,自己的核心能耐又有什麼過人之處。
2.蒐集資訊 「一定要蒐集到大量的正確資訊,才能做出最適宜的判斷,否則只會功敗垂成,」戴勝益說。找工作也是如此,若只是看見眼前雲霧,以為找不到出路,卻不努力搜尋相關工作資訊,就算爬得再高、走得更遠,也只是徒然,殊不知過了眼前這關,等著你的就是一片美好桃花源。
3.接受挑戰 人生在睜眼、閉眼之間轉瞬即過,所以「不要對自己做太清楚的設限」。何飛鵬認為,現在雖然是專業分工的社會,但是如果只將自己的視野與學習範圍,限縮在現有的專業上,對於新事物的學習力就會降低。
此外,常問自己「懂不懂」「會不會」,就能發現不足之處,並設法加以彌補。唯有持續不斷地突破原有的安全範圍,你的舒適圈(comfort zone)才能愈擴愈大。
4.謙沖為懷
在職場上,要跟其他人共事的機會很多,因此,老闆絕對不會只要有專業能力的人才,更需要你具備謙虛待人的態度。所以,趕快檢視自己的「驕傲」程度吧!
5.合群共處 沒有一個老闆會樂見辦公室鬧紛爭,影響工作氣氛和效率。所以,戴勝益提醒,如果你常跟人處不來,不妨試著釋出善意吧!你會發現,連原本是敵人的人,都會慢慢靠近你。
6.持續學習 擁有願意「學習的態度」固然很重要,但陳勝一指出,能否持續學習,才是成功的關鍵。藉著多看、多學,訓練自己的整體思維,有助於自己不只是專注在短期層面,還能將眼光放遠,累積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