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的英文(Statistics)是從拉丁文的status(國家、政府)而來,指的是國家經濟狀態、人口統計等原始數據。「簡單說,統計學就是資料的科學,也就是用科學的方法問問題,處理、分析資料,進而做出推論。」乍聽之下,不管是統計學或資料分析科學,都像是特定專業人士的技能,但是對Code for Tomorrow基金會共同發起人劉嘉凱來說,這是任何人都可以學會,也應該要學會的能力。
Code for Tomorrow的願景,是以資料為基礎,提供對社會有益的資料服務。其中一項計畫,劉嘉凱戲稱為「開補習班」,補習科目是「看資料找故事」,教學員如何觀察資料、掌握架構、然後說出資料的故事。所謂的「看資料」,可以從資料的生命周期來理解,也就是數據產生後,一連串蒐集、整理、儲存和分析的流程;而「找故事」,則是依據分析資料的目的,評估現狀、預測未來、做出決策。結合看資料和說故事,就是把資料轉換成老闆聽得懂的語言,支援管理者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