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政體
獨裁政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獨裁政體(英語:dictatorship)又稱獨裁體制,是一個描述政權的政治學概念,由一個人,或少數人組成的黨派集團,不受憲政與法律的限制,控制絕對政治權力的政治形式或政治系統。它通常會對人民生活及行動進行廣泛且極端控制[1],是和民主相對立的概念[2][3][4]。獨裁體制的統治權常由一人或一集團所壟斷[2],通過不同的鎮壓機制來發揮其政治權威[5]。
獨裁體制會導致集權和極權,並違反人民主權原則,違背有限政府及權力分立和制衡(英語:checks and balances)等政府組織原則。近代以來的政治理論都反對獨裁政體,認為此類政體侵害和違背民眾利益,甚至危害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6]
近現代的常見的獨裁政體有軍閥獨裁統治[7]及一黨專政的共產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獨裁[2]。
概論
政體及國體
一般而言,政體指國家的統治方式或政權的組織形式,區分成民主政體與獨裁政體(而國體指的是國家的形態或性質,反映社會各階級於國家的地位,有君主國及共和國兩個形態。)[8][9]。
獨裁共和國的例子有北韓[10]、緬甸[11]、古巴[10][12]、中華人民共和國[9][10]。
獨裁君主國的例子有沙烏地阿拉伯[13]、歷史上的普魯士王國[14]、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15]等等。
字源
獨裁政體(英語:dictatorship)的字根來自拉丁語:dictatura,是羅馬共和時期的一種特殊政治體制,源自於羅馬共和時期的獨裁官官銜[16]。在面臨重大危機的特殊狀況下,國家的所有權力會暫時交給獨裁官(dictator)進行統治,這種政治體制稱為dictatura。在這個體制下,獨裁官的命令超越任何法律,不受任何節制,他的地位被比擬為希臘的僭主或東方的專制君主(古希臘語:δεσπότης,despótēs)。
根據梅里亞姆-韋伯斯特字典定義,獨裁政體(英語:dictatorship)是一種政府形式,由一個單一個人,或一個小群體,集中掌握了絶對的權力[17]。獨裁政體(英語:dictatorship)和獨裁(英語:autocracy)在一般概念使用上差異不大[18],其主要區分在於前者主要靠暴力或武力,而後者主要靠輸誠的臣民[16]。
相關近現代概念
在近代史與現代史中出現的威權主義與極權主義,同樣具備權力集中與無限制的特色,通常也被歸類在獨裁政體之下。政治學者胡安·林茲(Juan Linz)認為,在威權主義下,通常由少數人掌握權力,權力的行使範圍很少受到良好限制,但是它的行使方式則較容易預測。在威權式獨裁下,會企圖壓制與消滅各種政治與政治動員(這稱為去政治化,depoliticization)。極權主義則通常由一個獨裁者來領導一個獨裁政黨,掌握所有政治權力,政府完全控制所有政治、社會與經濟組織,也控制大眾傳播媒體。在極權式獨裁的統治下,充滿秘密政治,意識型態高度發展,政府會透過控制意識型態,來激發與掌握各種政治行動與政治動員。[19]
美國歐賓斯坦教授所著《當代各種主義之比較研究》中,將共產國家的民主集中制與法西斯主義也列入獨裁政體中[2]。在現代,獨裁體制又可被區分為軍事獨裁、個人獨裁、一黨獨裁與混合式等。
世界政體分類及分佈
獨裁政體和民主政體的區別
作為政治制度,獨裁政體和民主政體的區別,主要在於獨裁政體中司法權和立法權受行政權的控制,而民主政體中司法權和立法權獨立的分權制,比較能保障行政權不因過度集權而獨裁[6][21];民主較以法治和民意為基礎[22][23]。
政治科學有多種評估政體是否民主及是否獨裁的評估及量化指標,經濟學人信息社不定期公佈的民主指數為其中一例
民主-獨裁分類(DD Classification)資料集將世界各國粗分成民主及獨裁政體兩大類型後,再將民主的再細分成:議會制、混合型(半總統制)、總統制;獨裁的再細分成:皇家、國家非軍事、軍事,右列兩圖呈現該資料集的1988年及2008年度資料[24]。
獨裁政體的民主化
政權由獨裁體制轉變成民主體制的過程,稱為民主化[25][26](參看右例兩圖1988年至2008年的變化)。
在東亞,從獨裁體制轉變成民主體制的國家有蒙古[27][28][29][30]、南韓[31][32][30]、台灣[33][34][35]等等(參看右例兩圖1988年至2008年於東亞的變化的變化)。
歷史上1980年代之後的第三波民主化中,亞洲、非洲、南美洲和東歐許多國家獨裁政體相繼崩潰,是人類史上個案最多,規模最大的民主化浪潮。[36]
近年來,參與聯合國主要單位的獨裁政體數量日漸增多[37],並因此引發有關爭議,如獨裁政權(俄羅斯、中華人民共和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取得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席次引發國際爭議。[38][39][40]
雖然民主政體未必能完全避免違反人權的問題,但政體的結構性因素使獨裁政權更易於違反人權[41]。
歷史
於19世紀和20世紀,血統世襲的君主制逐漸衰落和消失,獨裁體制和憲政民主並列成為世界上政府組成的兩大主要政體形式[1]。
獨裁統治從歷史和世界區域的角度,還可再區分成以下幾種不同形式:
19世紀拉丁美洲考迪羅或國民擁戴的領袖
在原有的西班牙殖民中央統治權威崩潰後,解放出來的新國家產生各種各樣的獨裁者。這些考迪羅或自封的領導人,常領導一支私人軍隊,並試圖在一地域進行政經控制後,再進攻薄弱的國家政府,如墨西哥的安東尼奧·羅培茲·聖塔·安那及阿根廷的胡安·曼努埃爾·德·羅薩斯。考迪羅主義亦被稱為軍閥獨裁統治[7][42]。此類獨裁者又被稱為「國民擁戴的領袖」(personalismo)[1]。
拉丁美洲後來於出現的獨裁者則相當不同,這些新世紀的獨裁者不是地方武力出身,而是常常由國家軍隊軍官所拱出來的國家領袖,這些獨裁者通常和特定的社會階層形成政治聯盟,企圖維護有錢有勢權力精英階層的利益,或是建立全面的左翼社會改革[1]。
20世紀的共產主義和法西斯獨裁政權
20世紀上半期,出現在各種科技進步國家的共產主義和法西斯獨裁政權,和拉丁美洲或非洲及亞洲的後殖民獨裁專制政權截然不同,這種現代極權獨裁的領導例子主要有[1]:
在納粹德國阿道夫·希特勒、在義大利的墨索里尼等法西斯獨裁政權;
在蘇聯史達林,蘇聯式的共產主義獨裁政權出現在二戰之後的中歐和東歐,及中國和其他國家,雖然他們大多數(包括蘇聯本身)已於20世紀末崩潰。
兩者的共有的獨裁關鍵因素是,將對國家的認同和單一群眾性政黨及其政治魅力超凡的政治領袖結合在一起,並採用了官方意識形態來合理化並維持政權,利用宣傳及恐怖迫害壓制反對派和持不同政見者,並利用現代科學及官僚技術來控制經濟及個人行為(見極權主義)[1]。
法西斯主義獨裁政權不同於共產主義獨裁政權的特色之一是,其政體並未完全掌控社會經濟,就算最徹底法西斯的納粹德國也未全面壟斷國家經濟;共產主義下的獨裁政權在衰弱過程中,會經歷一段法西斯時期。[43]。
馬克思主義發展出無產階級專政的獨裁體制,列寧以理論及政治革命來證成蘇維埃,從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俄國形式」變成跨國的政權形式[44][45][46]。史達林實踐無產階級專政時,強調權力往國家及政黨的最高領導集中是強化國家力量的做法,無產階級專政概念被用來合理化史達林的個人權力及其推動新的集中式工業及軍事發展策略來打造蘇維埃,並合理化其恐怖統治手段[47],又稱「史達林獨裁」或「無產階級獨裁」[2][48]。
不同於其他類型的獨裁政權,共產主義和法西斯獨裁政權的特色在於意識型態上的極權主義傾向[49][50][51],使當時飽受戰亂的歐洲學者思考極權政權並反省烏托邦思想,如、1944年海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1945年卡爾·波普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1949年歐威爾的小說《1984》、1951年漢娜·鄂蘭出版的《極權主義的起源》等[52]。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洲及非洲新興國家[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亞洲及非洲成立的新興國家,由於沒有強而有力的中產階級及面臨當地傳統統治階級的挑戰,從西方殖民勢力習承而來的現代憲法常行不通而成廢紙,獨裁者很快就取得權力(例子見獨裁政體及獨裁者列表)。在這些國家裡,有部份的民選出來的總統或總理以成立一黨專政及打壓反對者的方式取得權力,而另外的則是以軍隊武力取得政權並建力軍事獨裁。[1]
由軍人政變成立的軍事獨裁,在歷史上有亞洲的巴基斯坦、緬甸、泰國;非洲的利比亞、埃及等國。[53]:205
亞洲
亞洲國家的發展,常常是採取開發獨裁體制[54][55][56],如日本民主化前的發展、南韓的朴正熙[57]、新加坡的李光耀[54]、印尼蘇哈托、 馬來西亞馬哈地[58]及台灣蔣經國統治的威權時期[54]。
1990年代以來,歷經權威主義開發體制的韓國(朴正熙及全斗煥時代[59])及台灣(蔣經國[60][61]),其開發體制巳經開始「溶解」而走向民主化[62]。
東南亞軍事獨裁[編輯]
軍事獨裁體制方面,一般來說,軍人獨裁常由一位軍事強人或幾位將領組成的「執政團」(Junta)實行集體決策,如東南亞專制的國家緬甸的獨裁軍事執政團發展[63]。緬甸軍政府前後有吳奈溫、丹瑞等領導的軍事獨裁政體[64][65][66]。泰國在1938年12月鑾披汶·頌堪接任總理時開始,以唯泰主義的意識型態開展了泰國的軍人民族主義及軍事獨裁時代[67][68]。穆罕默德·齊亞·哈克是巴基斯坦最後一名軍事獨裁者[69][70]。
中國
在近代中國,中國國民黨在蔣介石領導時期壟斷人民權力,使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成為實質的中央政府,而成為以蔣介石一人意志的標準獨裁政體 [71][72],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架空了中華民國憲法成為獨裁政體的法律基礎[73]。1987年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之後,開放黨禁、報禁,台灣(中華民國)逐步往民主化發展,慢慢脫離了獨裁政體。
在亞洲,深受列寧及蘇聯革命的無產階級專政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都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革命政權[74][75]。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以共產黨為權力核心建立無產階級專政[76]。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大革命確保了毛澤東獨裁權力[77][78][79],而紅衛兵的動員,以群眾專政為口號對群眾的「思想再教育」及暴力也發揮作用[80][81][82]。
毛澤東主張,無產階級專政若無社會主義經濟的建立,其專政「就會變成修正主義的國家」,「就會轉化為資產階級專政,而且會是反動的、法西斯的專政」[8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第二份《七五憲法》,是以無產階級專政想法設立的憲法,對治權來說提高了集權和任意性,
而無產階級專政的立憲模式在毛澤東去世、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仍影響著中國憲政發展[84]。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體制的轉變,2001年7月江澤民以國家及政黨領導人身份允許資本家加入共產黨,此一政策舉措引發國內外討論:除了中共黨內左派發表多份「萬言書」,蘇紹智(原中國社科院馬列所所長)稱之為是由「官僚壟斷資產階級」統治的「法西斯政權轉化」[86],也被他人如曠新年批評為背叛無產階級工人造就「資本法西斯獨裁」[87][88][89]。2005年前總書記胡耀邦長子胡德平於人民大會堂演說時,表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變成西斯主義國家的看法,然而他認為「不管中國是什麼樣的權威社會,即使是法西斯主義,中國人仍然希望得到公正。他們一方面希望獲取利益,另外一方面希望得到公正」。作家王力雄也認為中國政府法西斯主義的「跡象早就存在了...我覺得有一個清晰的走向法西斯主義的趨勢,而這種法西斯主義源自那些掌權者們仍在增長的權力」,如只為權力服務的「警察國家」、及針對其他國家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90][91][92]。
以「中國現是法西斯國家」的標題為文,
前南華早報記者傑士柏.貝克也評論江澤民與墨索里尼二人採用手段的顯著相似性,認為中國「不是恐怖瘋狂的希特勒式的國家社會主義,而是極類似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主義早期的思想」[93][94]。
於《世界法西斯》百科全書中,關於〈中國〉的條目亦將讓資本家入黨此舉總結為是『準法西斯國家』(
』(英語:quasi-fascist state)的鞏固,而1979年後的後毛時代的政體往準法西斯國家轉型,名義上的意識型態還是馬克思主義,實質以『發展主義─收復故土─民族統一主義』為內容(英語:developmental irrendentist nationalism)[95]。保加利亞首位民主選舉的總統哲列夫所著的《法西斯主義》一書中,認為共產主義下的獨裁政權在衰弱過程中,會經歷一段法西斯時期[96],並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後的發展作為例子[43](參見法西斯主義#中國)。
非洲
1960年代到1980年代,非洲的軍事獨裁政權如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莫布托、中非共和國的卜卡薩,等都以獨裁手段壓迫人民[97];而奈及利亞、馬達加斯加和茅利塔尼亞亦歷經軍事獨裁及政變[98]。學者Gurtov M認為,非洲失敗的民主化歸因於長期統治者不願進行制度改變,使集權主義的文化及傳統不當延續。[99]。至1989年為止,除了模里西斯以外,非洲並沒有出現過執政黨被選舉洶汰的政黨輪替現象,學者孫哲認為是新成立的非洲政權希望以集權獨裁統治的政治壟斷來實現國家的現代化發展。[71]
2010年代的阿拉伯之春及茉莉花革命重啟世人對北非及中東獨裁國家民主化的期待[100][101]學者巨克毅稱之為第四波民主化[102]。然而許多革命結果是產生新的獨裁政體,展示了民主化往穩定民主體制的諸多挑戰[103][104]。
各類獨裁政體的比較
極權政府與軍事獨裁的相異處
當代極權政府是較全面的獨裁政體,有「單一且官方的意識型態」、「單一政黨」、「政治警察」、「獨佔所有武力」等等特徵,以推行官方所定的意識型態來支配了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53]:206
哲列夫以政治科學研究來區分法西斯極權政府與軍事獨裁的相異處,列出以下差異:[43]:182-183
一、法西斯實行一黨制,並確保由單一政黨壟斷政治;軍事獨裁實行無黨制,禁止並解散所有政黨,認為軍方才是唯一組織。
二、法西斯除了實行恐佈手段,還有中產階級等廣大民意背書,並在國家掌控下成立許多群眾組織;軍事獨裁則完全以恐怖手段統治國家,而無任何社會或政治基礎。
三、法西斯組成專業人士、女性、青年、體育、兒童等各種團體,讓所有人口都盡納管控之下;軍事獨裁禁止所有團體出現,在軍方將領眼中,軍隊才是唯一有必要持續存在的組織。
四、法西斯充分運用意識形態,統一所有的知識份子;軍事獨裁則用恐怖手段鎮壓所有知識份子。法西斯混合暴力與宣傳;軍事獨裁只有暴力行動。
五、法西斯透過掌控民間社會以建立極權國家;軍事獨裁所形成的政府有時並非完全符合獨裁者期待。
哲列夫主張,以上因素使軍事獨裁相當不穩定,一當道德上站不住腳便會垮台;相較之下,法西斯較熟稔運用意識形態與宣傳手段操縱社會。軍事獨裁因此常面臨抉擇,究竟要轉為中產階級民主,或是回歸法西斯極權政府[43]:183。法西斯獨裁政體的社會基礎較廣較深,能夠避免政變發生;軍方唯有當國家戰敗時才較有可能推翻法西斯政府[43]:184。
極權政體與法西斯政體的關係
於1930與1940年代學者認為「法西斯政府」與「獨裁政府」相等,然而,「每個法西斯政府都是極權政府,但不是每個極權政府都是法西斯政府」,如君主獨裁與軍事獨裁都是獨裁政府,但並非極權政府。「法西斯政府是獨裁政府的極端樣貌,也就是完全獨裁政府,將其原則施行於公私生活之中」,而一般的獨裁政府只將其基本教條落實在軍公教等政府機器[43]:184。
比較19世紀前半的普魯士君主立憲獨裁體制和20世紀的德國法西斯極權體制,哲列夫展示了,法西斯政體在公私生活意識型態上的控制,遠比君主獨裁體制來得全面。普魯士君主獨裁企圖將基督教義落實推及社會,但缺乏群眾組織執行,只能依靠警察扮演壓迫者,如哲學家費爾巴哈1841年出版《基督教的本質》,駁斥包含基督教以內的所有宗教,指「上帝不過是反映了人對人性的相像與對天堂的投射」直接挑戰當時的官方主流意識型態,但當時德國政府唯一能做的懲罰是讓柏林大學拒絕其擔任哲學系系主任。這種君主獨裁政府缺乏任何工具來打擊或阻擋自由思想與異端言論。相較之下,類似「德國青年」的反國家哲學與文學組織在法西斯政體下是不被允許的,而國內最進步與民主的意見因此無法整合團結對抗政府,納粹德國下的知識份子絕不可能撰寫或出版挑戰政府主流思想的文章,而就算有作家敢動筆,也沒有出版社出版,因為出版商工會受國家掌控,其成員還可能向蓋世太保告密,以避免書出版後被直接送到集中營囚禁。[43]:185-186
獨裁政體和政治意識型態的關係
極權獨裁政體和社會主義
自由主義思想家海耶克認為,極權主義和社會主義沒有任何實質差異,主張極權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社會沒有「中間路線」的可能;[105]海耶克並預測福利國家將發展成極權社會主義政體[106]。 對海耶克來說,社會主義思想並不是邪惡或不道德的意識型態,而是在追求社會主義理想時,會造就極權政體,無論有此社會主義理想的人是否想要創建一個獨裁政體 [107]。
極權獨裁政體和國家資本主義
以佛里德里西·波洛克的國家資本主義想法為基礎之一,左派法蘭克福學派以物質文化分析,發展出一套極權政體理論,一開始說明當時歐洲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及擴散,而後延伸將法西斯德國、共產蘇聯、新政下的美國詮譯為取代歷史上自由資產級階的自由市場時代的國家資本主義[108]。
參見
政治學 政治制度中關於獨裁/專政的介紹
與憲政的比較:權力分立
政體: 民主─獨裁
憲政民主─無產階級專政─獨裁政體─世襲專政
獨裁者─專政
寡頭政治─權威主義─極權主義
獨裁/專政的歷史 阿根廷胡安·貝隆
薩爾瓦多的軍事獨裁政權
歐洲史#大災難
參考資料
1.^ 1.0 1.1 1.2 1.3 1.4 1.5 1.6 dictatorship.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書》. 伊利諾斯州芝加哥: 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3. 162240 (英文).
2.^ 2.0 2.1 2.2 2.3 2.4 畢家湘. 從科學貫通哲學.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1: 226–. ISBN 978-957-05-0322-7 (中文(台灣)).
3.^ 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 20.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中文(台灣)).
4.^ 吳明鎬. 現代政治學理論. 愽英社. 1990 (Korean).
5.^ Margaret Power. Dictatorship and Single-Party States 〈獨裁和一黨國家〉//In Bonnie G. Smith.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Women in World History: 4 Volume Set 《牛津百科全書-世界歷史的女性:第4卷集》.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 [14 December 2013]. ISBN 978-0-19-514890-9 (English).
6.^ 6.0 6.1 楚樹龍; 唐虹. 政治學概論. 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6: 106–107. ISBN 978-7-302-12118-3 (中文(中國大陸)).
7.^ 7.0 7.1 世界史 (Shi jie shi), 1:6. 1999: 123
8.^ 鄭正忠. 海峽兩岸訴訟法制之理論與實務.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0: 70– [=2014-01-08]. ISBN 978-957-05-1638-8 (中文(台灣)).
9.^ 9.0 9.1 教育部. 單元名稱 現代國家與民主政治. 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 [=2014-01-08] (中文(台灣)).
10.^ 10.0 10.1 10.2 Paul Dowswell. Systems of Government Dictatorship. Evans Brothers. 1 May 2009: 35– [8 January 2014]. ISBN 978-0-237-53935-1 (英文).
11.^ Monique Skidmore; Trevor Wilson. Dictatorship, Disorder and Decline in Myanmar. ANU E Press. 2008: 87– [8 January 2014]. ISBN 978-1-921536-33-5 (英文).
12.^ Donald Marquand Dozer. Latin America: an interpretive history. Center for Latin American Studie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1979 [8 January 2014]. ISBN 978-0-87918-049-2 (英文).
13.^ As'Ad Abukhalil. The Battle for Saudi Arabia: Royalty, Fundamentalism, and Global Power. Seven Stories Press. 4 January 2011: 213– [8 January 2014]. ISBN 978-1-60980-173-1 (英文).
14.^ Raffael Scheck. Germany, 1871-1945: A Concise History. Berg. 15 November 2008: 5–. ISBN 978-1-84520-815-8 (英文).
15.^ Robert J. Donia; John Van Antwerp Fine. Bosnia and Hercegovina: A Tradition Betrayed. C. Hurst & Co. Publishers. 1994: 129–. ISBN 978-1-85065-212-0 (英文).
16.^ 16.0 16.1 Mr. Fahad Abdullah Al Rabiah Al Malki - Dr. Mubarak Abdullah Al Rabiah Al Malki. The Digest of Arab Political Education. Mubarak Abdullah Al Malki. : 39–. ISBN 978-1-301-83818-9 (英文).
17.^ Dictatorship - Definition and More from the Fre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Merriam-webster.com. 2012-08-31 [2013-07-12] (英文).
18.^ the staff of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Democracy. Routledge. 2 December 2013: 52–. ISBN 978-1-135-96362-0 (英文).
19.^ Natasha M. Ezrow; Erica Frantz, Dictators and Dictatorships: Understanding Authoritarian Regimes and Their Leaders,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4 February 2011: 5– [8 January 2014], ISBN 978-1-4411-7396-6 (英文), "Juan Linzquoted"
20.^ "Democracy Index 2011" (PDF).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1.^ 馬起華. 政治制度.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8 (中文(台灣)).
22.^ 張金鑑. 現代政治學. 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1953 (中文(台灣)).
23.^ 徐宗林. 現代教育思潮.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0: 401–. ISBN 978-957-11-0168-2 (中文(台灣)).
24.^ 24.0 24.1 24.2 Cheibub, José Antonio, Jennifer Gandhi, and James Raymond Vreeland. 2010.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 Revisited.」 Public Choice, vol. 143, no. 2-1, pp. 67-101.
25.^ Ronald H. Chilcote. Transitions 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pain, Portugal, and Greece. Taylor & Francis. 1990. ISBN 978-0-8448-1675-3.
26.^ Nathan J. Brown. The Dynamics of Democratization: Dictatorship, Development, and Diffusion. JHU Press. 31 August 2011. ISBN 978-1-4214-0088-4.
27.^ 全民雜誌. 劉子鵬. 1992 (中文(台灣)).
28.^ 知識分子. China Perspective, Incorporated (中文(台灣)).
29.^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 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 1991 (中文(台灣)).
30.^ 30.0 30.1 張小明.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分析.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078-2253-3 (中文(中國大陸)).
31.^ 《思想》編輯委員會. 歷史與現實. 聯經出版. 2006: 14–. ISBN 978-957-08-3033-0 (中文(台灣)).
32.^ 蔡東傑. 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 143–. ISBN 978-957-11-4614-0 (中文(台灣)).
33.^ 任雪麗. 台灣為什麼重要?美國兩岸研究權威寫給全美國人的台灣觀察報告. 貓頭鷹出版. 2013: 150–. ISBN 978-986-262-130-1 (中文(台灣)).
34.^ 汪子錫 (大眾傳播). 憲政體制與人權保障. 中央警察大學. 1 October 2012: 148–. ISBN 978-986-7663-95-5 (中文(台灣)).
35.^ 陳茂雄. 一個中國兩個台灣. 前衛出版社. 2007 (中文(台灣)).
36.^ 吳乃德. 歷史與現實. 聯經出版. 2006. 320 [9 January 2014]. ISBN 978-957-08-3033-0 (中文(台灣)). "轉型正義成為當今學術、文化界熱門的題目,主要是因為第三波民主化的刺激。在 1980 年代之後的這一波民主化中,亞洲、非洲、南美洲和東歐共產國家的許多威權 獨裁政體相繼崩潰。由於這一波的民主化是人類歷史上個案最多。規模最大的民主化 浪潮"
37.^ Benner, Thorsten. United Nations of Democracies and Dictatorships?. Deutsche Welle (Berlin/Bonn, Germany: ARD). 2007-05-17 [2014-01-01] (英文).
38.^ Charbonneau, Louis. China, Cuba, Russia, Saudi elected to top U.N. rights body. Reuters (New York, USA: Thomson Reuters). 2013-11-12 [2014-01-01] (英文).
39.^ Associated Press. China, Russia in running for top UN human rights body. Fox News (New York, USA: Associated Press). 2013-11-12 [2014-01-01] (英文).
40.^ Alex Newman. Ruthless Tyrants Win Seats on UN “Human Rights” Council. the new american (Appleton, Wisconsin, USA: American Opinion Publishing). 2013-11-13 [2014-01-01] (英文).
41.^ Gene Sharp, STRUCTURAL APPROACH TO HUMAN RIGHTS Nonviolent Sanctions News, Spring 1994 issue Vol. V. No. 4.
42.^ 李春輝, 拉丁美洲史稿, 商務印書館. 1983: 209–211 (簡體中文)
43.^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哲列夫. 法西斯主義. 錢佳緯(中譯者). 臺灣民主基金會. 2007. ISBN 978-986-82904-1-9 (中文(台灣)).
44.^ 林韋; 徐荇; 蘇沛. ʻʻ四人幫ʾʾ 批判.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3 (中文(中國大陸)).
45.^ 黃金麟. 政體與身體: 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 1928-1937. 聯經出版. 2005: 43–. ISBN 978-957-08-2933-4 (中文(台灣)).
46.^ Alexander Pantsov. The Bolsheviks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9-1927. Routledge. 23 October 2013: 12–. ISBN 978-1-136-82893-5 (英文).
47.^ F. J. Ferdinand Joseph Maria Feldbrugge; Gerard Pieter Van den Berg; William Bradford Simons. Encyclopedia of Soviet Law. BRILL. 1985: 254–. ISBN 978-90-247-3075-9.
48.^ Communism黨史縱覽. 《黨史縱覽》 編輯部. 2008 (中文(中國大陸)).
49.^ Hannah Arendt 鄂蘭, 極權主義的起源, 林驤華 (翻譯), 左岸文化出版. 2009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86-6723-28-5 (正體中文)
50.^ 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 譚爽(譯), 京華出版社. 2000 [8 January 2014], ISBN 978-7-80600-531-6 (簡體中文)
51.^ 波普爾Karl Raimund Popper,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9 [8 January 2014] (簡體中文)
52.^ 開卷嚴選, 極權主義的起源. 國際新聞 A14 版, 中時電子報. 2009-11-15: 196– [8 January 2014] (正體中文), "本書手稿於一九四九年完成,主要分析對象是二十世紀人類的政治災難──極權主義。極權主義一詞對早出現於一九二五年,強調國家權力對社會生活的全面滲透與控制,包括德國的納粹主義和蘇聯史達林的共產主義。依鄂蘭的解釋,極權主義是史無前例的新的統治形態。"
53.^ 53.0 53.1 朱榮智等. 社會科學概論.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8-10-07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57-11-1574-0 (中文(台灣)).
54.^ 54.0 54.1 54.2 李登輝.中山鳥嶺. 亞洲的智略. 遠流出版. 2000: 99–. ISBN 978-957-32-4170-6 (中文(台灣)).
55.^ 東北亞硏究. 吉林省東北亞研究中心. 1995 (中文(中國大陸)).
56.^ 現代化的政治經濟學和中國模式的有效性評價,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2011 (簡體中文)
57.^ 王加豐. 朴正熙"開發獨裁"體制研究. 學苑出版社. 1999 (中文(中國大陸)).
58.^ 黃文雄. 台灣世界孤兒經濟. 一橋出版社. 2000 (中文(台灣)).
59.^ 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 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3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57-09-1566-2 (中文(台灣)).
60.^ 陳紹英. 一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手記.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5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86-7375-39-1 (中文(台灣)).
61.^ 中央月刊, 7:12, 中央文物供應社. 1992 [8 January 2014] (正體中文)
62.^ 渡辺利夫; 小島朋之; 劉雪卿. 毛澤東與鄧小平. 大展出版社. 1995 [8 January 2014] (中文(台灣)). "第 394 頁 論及權威主義的開發體制,像昔曰的朴正熙、全斗煥時代的韓國,蔣介石、蔣經國時代的台灣都是如此。不過,近幾年來,韓國、台灣權威主義的開發體制都巳經「溶解」了。...當時的民主正義黨盧泰愚提出八項民主化,有軍隊在背後..."
63.^ 成秋華, 探討東南亞僑生的政治文化: 以印尼、馬來西亞、緬甸僑生為例, 蘭台出版社. 2007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86-7626-47-9 (正體中文), "緬甸是東南亞最為專制的國家.但是政治民主發展的意識,卻相當盛行,只是受到軍 政府的嚴格控制,尚未發生政體的轉變。尼溫將軍自 1962 年藉著政變而取得政權,他 的軍事獨裁政權,不斷受到青年學生的示威抗議,最後終於在 1988 年 7 月被迫辭職。....(三)緬甸的政府體制,目前仍然是 軍事獨裁政體,只是由一人獨裁變成獨裁軍事執政團(集體領專) ;在國會運作方面..."
64.^ 緬甸專集//財經 12 1. 《財經》雜誌社. 2003 [8 January 2014] (中文(中國大陸)).
65.^ 顧長永, 東南亞政治學, 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2005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57-732-231-9 (正體中文)
66.^ 東南亞研究, 1:4,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1989 [8 January 2014] (正體中文)
67.^ 季國興主編, 東南亞概覽: 當今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的熱點地區,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 [8 January 2014], ISBN 978-7-5004-1498-8 (簡體中文), "鑾披汶軍人集團再次執政,對內實行軍事獨裁,對外奉行親美政策。"
68.^ En-han Lee; 李恩涵, 東南亞華人史,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216–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57-11-3405-5 (正體中文)
69.^ 沈鈞傳. 巴基斯坦總統擴權之研究. 問題與研究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 1997, 36:8: 55–65.
70.^ 新民周刊. 39:52. 新民周刊社. 2007. 37 [8 January 2014] (中文(中國大陸)). "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三次軍事政變的主角後來都創造了巴基斯坦經濟高速發展和 政治穩定的三個黃金時期,即阿尤布,汗時代、齊亞,哈克時代以及穆沙拉夫時代。...美國仍然會幫他擋掉反對派所謂"獨裁者" 的指控"
71.^ 71.0 71.1 孫哲, 權威政治: 國際獨裁現象研究,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 [8 January 2014], ISBN 978-7-309-03827-9 (簡體中文), "第 290 頁 在政治上,新成立的政權面臨複雜的國內國際環境,常常採取集權措施實行獨裁統治, 希望以政治壟斷的手段迅速實現國家的現代化發展。例如,到 1985 年止,非洲除了 模里西斯一個小國以外,居然沒有出現過執政黨被選舉洶汰的情況 1 ,"
72.^ 李輝. 在歷史現場: 外國記者眼中的中國. 知書房出版集團. 2004: 11–. ISBN 978-986-7640-30-7 (中文).
73.^ 遠流台灣館/編著. 台灣史小事典. 遠流出版. 2000: 178–. ISBN 978-957-32-4161-4 (中文(中國大陸)).
74.^ Ilʹi︠a︡ V. Gaĭduk. Confronting Vietnam: Soviet Policy Toward the Indochina Conflict, 1954-1963.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00–. ISBN 978-0-8047-4712-7 (英文).
75.^ Cheng Guan Ang. Vietnamese Communists' Relations with China and the Second Indochina Conflict, 1956-1962. McFarland. 1 January 1997: 26–. ISBN 978-0-7864-0404-9 (英文).
76.^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 淡江大學. 2004 (中文(台灣)).
77.^ 東呉政治社會學報. 第 4-5 卷. 東吳大學. 1980 (中文(台灣)).
78.^ Jiaqi Yan. 第三共和: 未來中國的選擇. 八方文化創作室. 1992: 49–. ISBN 978-981-4327-24-4 (中文).
79.^ 文藝復興. 第 59-79 期. 華岡學會. 1975 (中文(台灣)).
80.^ Guo Jian; Yongyi Song; Yuan Zhou. The A to Z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Scarecrow Press. 17 September 2009: 45–. ISBN 978-0-8108-7033-8 (英文).
81.^ 徐友漁. 形形色色的造反: 紅衛兵精神素質的形成及演變.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52–. ISBN 978-962-201-894-5 (中文(香港)).
82.^ Ron Fridell. Dictatorship. Marshall Cavendish. 1 September 2007: 97–. ISBN 978-0-7614-2627-1.
83.^ 游梓翔 (編). 領袖的聲音: 兩岸領導人重要演講選輯, 1906-2006.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 123–. ISBN 978-957-11-4276-0 (中文(台灣)).
84.^ Benny Tai 戴耀廷. 憲政‧中國: 從現代化及文化轉變看中國憲政發展.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 December 2011: 55–56. ISBN 978-988-8083-91-6 (中文).
85.^ Zhichu Ren; 文思永. 胡錦濤傳. Mirror Books USA. 2002. ISBN 978-1-932138-04-7.
86.^ 蘇紹智(原中國社科院馬列所所長). 中共向何處去?江澤民允許資本家入黨之後. BBC. 2001-08-29 [2013-12-26] (中文(中國大陸)).
87.^ Thomas Heberer; Gunter Schubert. Regime Legitimac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Stability. Routledge. 1 August 2008: 26–. ISBN 978-1-134-03630-1 (英文). "In December 2002 a Beijing high school professor warned publicly of a looming 'capitalist fascist dictatorship'"
88.^ Holbig, Heike; Bruce Gilley. Reclaiming Legitimacy in China. Politics & Policy. 2010, 38 (3): 395–422 [2013-12-26]. doi:10.1111/j.1747-1346.2010.00241.x. ISSN 1747-1346 (英文).
89.^ Holbig, Heike. Ideology after the end of ideology. China and the quest for autocratic legitimation. Democratization. 2013, 20 (1): 61–81 [2013-12-26]. doi:10.1080/13510347.2013.738862. ISSN 1351-0347 (英文).
90.^ Didi Kirsten Tatlow. Can China Be Described as 'Fascist'?.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Times). 2012-10-31 [2014-01-02] (英文).
91.^ Didi Kirsten Tatlow. 中國能被描述成「法西斯」嗎?. 紐約時報. 林蒙克(翻譯) (紐約時報). 2012-10-31 [2014-01-02] (中文).
92.^ BBC中文. 英媒:中國是法西斯主義國家嗎?. BBC中文 (BBC). 2012-10-31 [2012-11-01] (中文).
93.^ Becker, Jasper. 江氏政權是法西斯政權(譯文). 英國觀察者雜誌. 2002-11-23 [2013-12-26] (中文(中國大陸)).
94.^ Becker, Jasper. China is a fascist country. The Spectator (英國觀察者雜誌). 2002-11-23 [2013-12-26] (英文).
95.^ Maria Chang, China//Cyprian Blamires; Paul Jackson, World Fascism: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en:ABC-CLIO. 1 January 2006: 128–129, ISBN 978-1-57607-940-9 (英文)
96.^ Europa Public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Who's Who 2004. Psychology Press. 2003: 1876–. ISBN 978-1-85743-217-6 (英文).
97.^ Seabrook, Jeremy.·希布魯克; 天·譚, 階級: 揭穿社會標籤迷思,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2002: 129–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57-586-997-7 (中文)
98.^ 中國社會科學院. 西亞非洲研究所, 非洲問題論文選,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 1983* [8 January 2014] (簡體中文), "其餘的非洲軍人奪權國家如奈及利亞、馬達加斯加和茅利塔尼亞,都曾多次爆發政變 與反政變,軍隊內部的爭奪權利也是基本原因之一"
99.^ Gurtov M. 著, 人類關注的全球政治, 知書房出版集團. 2003: 34–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86-7746-09-2 (正體中文)
100.^ 林疋愔, 透視茉莉花革命: 符號力量的建構, 秀威出版. 1 February 2013: 189–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86-326-048-6 (正體中文)
101.^ Carlo Panara; Gary Wilson, The Arab Spring: New Patterns for Democracy and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9 January 2013: 4– [8 January 2014], ISBN 90-04-23041-6 (英文)
102.^ 巨克毅, 第四波民主化的背景與意義, 34, 全球政治評論. 2011: 1–6 [8 January 2014], ISBN 90-04-23041-6 (正體中文)
103.^ MICHAEL ALBERTUS and VICTOR MENALDO, Aftermath of Revolution, Twenty-First Century Books. 2013-02-14 [8 January 2014] (英文), "The recent assassination of a leading secular opposition figure in Tunisia has cast a dark cloud on what many had hoped would serve as a model for democratic transition in countries swept by the Arab Spring. The sad fact is that many revolutions lead to renewed dictatorships. But the good news is that even a rocky and prolonged transition can produce stable democracy."
104.^ Gene Sharp, 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 Profile Books. 7 July 2011 [8 January 2014], ISBN 1-84765-784-2 (英文)
105.^ 葉永文,周凱蒂,童涵浦,陳玟伶. In Adam Lent. 當代新政治思想. POLIS系列. 台灣: 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2000-04-01: 55–56. ISBN 978-957-818-113-7 (中文(台灣)). "在《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一書中-一本精心策劃的普及書籍,海耶克主張在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社會主義(這兩者對海耶克而言,沒有什麼實質的差異)與自由主義的社會之間沒有任何可能的「中間路線」(middle way)存在。同時,波柏《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的(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這本書也同樣地將自由主義放在對抗極權主義的位置),使得新自由主義之新右派的智識基礎由此建立。"
106.^ Daniel Rauhut; Neelambar Hatti; Carl-Axel Olsson. Economists and Poverty: From Adam Smith to Amartya Sen. Vedams eBooks (P) Ltd. 2005. 335. ISBN 978-81-7936-016-3 (英文). "because Hayek predicts the welfare state to develop into a full-fledged totalitarian socialist state."
107.^ Simon Tormey. Making Sense of Tyranny: Interpretations of Totalitarianis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5: 11–. ISBN 978-0-7190-4594-3 (英文).
108.^ Thomas Wheatland. The Frankfurt School in Exile. U of Minnesota Press. 2009: 161–162. ISBN 978-0-8166-5367-6 (英文).
外部連結
國際政體轉型研究1800-2012含依權力分享之三類國家趨勢變化圖
Freedom World 2013報告的圖表指出2013年的Free Countries有90國佔46%, Partly Free Countries有58國佔30%, Not Free Countries有47國佔24%。
民主-獨裁(D-D)政體視覺化網站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10:01。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協議之條款下提供,附加條款亦可能應用。(請參閱使用條款)
Wikipedia®和維基百科標誌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
開發人員
手機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