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3,332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306253
隨風流浪~風玲(璦嫚兒)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人格分裂 精神疾病分析分享1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各類症狀 精神疾病分析分享~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自大妄想 精神疾病分析分享2
作者:
隨風流浪~風玲(璦嫚兒)
日期: 2011.10.08 天氣:
心情:
何謂躁鬱症?
陳俊欽
正常人都會有情緒。
情緒時而高、時而低,但不管高低,總在自己能克制的程度,而且多半有原因,
如:中大獎、被開除等。中了大獎自然要高興,被開除了自然要悲傷。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如果有一天,有人沒事卻極度悲傷,痛哭流涕、如喪考妣。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他怎麼了?他為什麼這麼悲傷呢?
也就是他的「情緒」生病了。「情緒」病得再也不能自我控制。
一旦情緒失去控制,患者可能無緣無故感到悲傷、沮喪、為了小事而自責不已、甚至想自殺;
患者也可能莫名其妙感到高興、事事順心。
過低的情緒帶給人們痛苦,過高的情緒也會帶來痛苦,倘若時間不長,尚可以接受;
倘若持續太久,那就變成一種「疾病」了。本書的主題——躁鬱症,就是一種「情緒的疾病」。
它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躁狂發作(manic episode),一個是重鬱發作(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所謂「躁狂發作」,指的是一種情緒過高的狀況,
它的症狀包括:亢奮、高興、暴躁易怒、多話、自大等。症狀持續至少一個禮拜。
詳細的症狀與判斷方法會在「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躁狂發作?」一章中討論。
所謂「重鬱發作」,指的是一種情緒過低的狀況,
它的症狀包括:憂鬱、自卑、充滿罪惡感等。症狀至少持續兩個禮拜。
在「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重鬱發作?」一章中,我們會詳細來解釋各種症狀以及判別方法。
躁狂發作通常會持續三個月,而重鬱發作則會持續六個月到一年,但偶爾也可會超過一年。
症狀緩解後,患者的情緒會暫時恢復正常,但是一段時間後(時間不定,可能數個月到數年),
情緒會再度改變,出現另一次的發作。
躁狂發作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與重鬱發作交雜出現,甚至可能合併在一起出現
(此時稱之為混合發作,同一天內有躁狂發作也有重鬱發作)。這三種發作形式都稱之為躁鬱症。
另一種狀況則是僅有重鬱發作、卻沒有躁狂發作,此時則不能稱為躁鬱症,必須改稱為重度憂鬱症,
有的醫師則會簡稱為「重鬱症」或「憂鬱症」。
重度憂鬱症的發生機率高於躁鬱症。約15%的人罹患過重度憂鬱症,卻只有1%的人患有躁鬱症。
但是躁鬱症的平均發病年齡卻比重度憂鬱症早,僅在三十歲左右(重度憂鬱症是四十歲)。
男性發病較早,女性較晚。躁鬱症患者中,男女比例相當;重度憂鬱症患者中,女性則是男性的兩倍以上。
在本書後面的章節中,我們將針對躁鬱症,分別探討躁狂發作與重鬱發作、以及各自的預防、因應之道。
(嚴格保密原則:文中所有提及或可推論之人事地均已徹底改編過)
為什麼會得躁鬱症呢?
陳俊欽
很多人都會感到疑惑:一個人為什麼會得躁鬱症呢?
關於這個問題,到目前尚沒有一個定論。醫學家從釵h方面去研究,發現了釵h因素跟躁鬱症有關。
這類因素包括:遺傳、壓力、內分泌、腦內病變、離子代謝、神經傳導物質等。
一般人都認為重大壓力事件會造成躁鬱症。
人們相信:一些人因為受不了刺激,或者受不了環境的折磨,因而情緒失去控制,變成了躁鬱症。
臨床的研究卻發現:如失戀、離婚、失業等重大壓力事件雖然會誘發躁鬱症,
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病——似乎有些人特別容易罹病,另一些人則比較不會。
也陪咫j壓力事件只是一種誘發因子——它挑動了原有的問題,讓疾病爆發開來。
遺傳方面的研究,支持這樣的看法。釵h大規模的調查都發現:
躁鬱症患者的子女罹患躁鬱症的比例較高,甚至這些子女從小就過繼給別人也一樣。
孿生子中,兩位一起罹病的機率大幅增加。躁鬱症的親屬中,同時有其他躁鬱症患者的比例也是顯著較高的。
這些研究都證實躁鬱症有強烈的遺傳性。但是,到底是哪一部分的基因發生問題,目前還不得而知。
另一些學者則注意到內分泌疾病與躁鬱症的相關性。
諸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性腺的疾病,都常與躁鬱症有關。
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就是更年期婦女因為性腺弁鄑硈t下降,情緒障礙的情形特別多。
還有一個重要的發現,就是神經傳導物質方面的研究。人們發現鋰鹽與抗癲癇藥物可治療躁狂發作、抗憂鬱劑可治療重鬱發作。
這些藥物都會影響身體內的一些神經傳導物質,藥物治療的成央A暗示了躁鬱症與這些神經傳導物質有關。
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不能充分解釋躁鬱症的成因。有種說法是:上述因子一起作用,才造成躁鬱症的發生。
也就是說:先是有遺傳上的問題,然後加上內分泌、神經傳導物質的異常,又遭遇重大生活事件的打擊,最後才發病。
但是詳細過程是如何,還是有待進一步研究。
(嚴格保密原則:文中所有提及或可推論之人事地均已徹底改編過)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躁狂發作?
陳俊欽
「聽其言」與「觀其行」,是偵測躁狂發作的兩大法寶。
在「聽其言」部分。我們得注意患者的「話量」、「講話速度」、「言語連貫性」。
躁狂發作患者講起話來,往往滔滔不絕、講的又多又急、主題不斷轉換、旁人很拿插嘴或打斷,
但是仔細聆聽,一句話與一句話之間,還是連貫的。
其次是言語的內容。
患者往往過度誇張自己的重要性,
表示自己很有能力、認識重要的人物、或者自己就是重要人物(如:總統等)
或具有特殊身分(如:自己是關帝爺轉世、來人間賞善罰惡)。
患者也可能過度輕率做決定(如:「沒問題!這事通通包在我身上!」)、好大喜央]如:「來敬酒的,通通送一輛車!」)、
對於未來過度樂觀(如:「一點困難也沒有,一定會成功)。
患者的心情往往過度高亢,但是當別人無法滿足他的需求時,
患者可能有憤怒、被迫害的感覺(要不是他們忌妒我、處處阻撓我,我早就成功了!)
在「觀其行」方面。
患者往往表面上頗友善、海派,但一開口起來就滔滔不絕,一被打斷就會出現暴躁、不耐的模樣。
患者的穿著可能很大膽,五顏六色,濃妝豔抹,其動作可能很誇張,甚至近乎滑稽,就像馬戲團的小丑。
患者往往自覺不太需要睡眠,但體力還是相當充沛。
患者可能性慾增加,興致勃勃、在外瘋狂購物、飆車、進行各種享樂、把信用卡刷暴,並因小事與人衝突。
患者多半不知道自己有問題,也不認為自己生病,但還是會為了一些症狀而困擾,
如:躁動、失眠等,患者可能因此飲酒、使用安眠藥等。
躁狂發作一般持續三個月到六個月,之後患者多半能恢復正常,但還是可能復發。
倘若患者曾有過上述症狀,且時間超過一週,即有可能是躁狂發作,無論目前是否在發作期間,都建議就醫診治。
(嚴格保密原則:文中所有提及或可推論之人事地均已徹底改編過)
情緒不穩就是躁鬱症嗎?
陳俊欽
躁鬱症會帶來情緒的不穩定,但是不穩定的情緒卻未必是躁鬱症。
有很多種疾病都會影響情緒,看起來頗類似躁鬱症,但事實上卻不然。
常與躁鬱症搞混的疾病,包括:重度憂鬱症、輕型情緒障礙症、焦慮症、適應障礙症、人格障礙症與精神分裂症。
最常被誤解為躁鬱症的疾病,非「重度憂鬱症」莫屬。
如上一章所述,重度憂鬱症是只有重鬱發作、沒有躁狂發作的疾病,
照理說,重鬱發作是情緒過低、躁狂發作是情緒過高,應該不難區分,
但是實際上卻沒那麼容易——憂鬱的時候,患者可能變的特別暴躁易怒、坐立難安,看起來倒有點像躁狂發作。
所以在門診的時候,很多患者都會自稱是「躁鬱症」,詳細診治後卻發現是「重度憂鬱症」。
另一種常與躁鬱症搞混的疾病,是「適應障礙症」與「急性壓力反應」。
這兩類疾病都是基於壓力事件而起,前者是持續性的慢性壓力,後者是急性發生的重大壓力,
但兩者都會帶來焦慮、憂鬱、暴躁易怒、無法集中注意力等症狀,很多人就誤以為是躁鬱症。
另外有一些情緒的疾病,雖然也有起起伏伏的現象,
但是嚴重度都沒達到躁狂發作或重鬱發作的程度,此時,也不能稱之為躁鬱症。
這類情緒障礙包括:「循環性情感性障礙症」與「低落性情感性障礙症」。
前者的情緒會時高時低,後者的情緒只會低、不會高,儘管嚴重度不如躁鬱症或重鬱症,但是持續時間卻較長,至少都超過兩年。
另外,常與躁鬱症搞混的疾病是「人格障礙症」。
所謂人格障礙症,指的是患者的人格有所偏差,造成自己或他人的痛苦。
人格障礙症有很多種,有各自的症狀,通常也會造成情緒的改變。
一些人格障礙症特別會造成情緒的起伏,乍看下就像是躁鬱症,
但仔細區別就會發現人格障礙症的問題發生在「人格」、「個性」上——即使情緒平穩時,
性格還是有偏差;而躁鬱症卻是「情緒」的問題,只要不是在發作期間,個性可能還是不受影響的。
還有一種疾病——精神分裂症,一般人比較少見,但卻可能類似躁鬱症。
精神分裂症的問題是全面性的,從情緒、思考,到行為、知覺都會改變,
它可以偽裝成大多數精神疾病——自然也包括躁鬱症在內。
除了上述疾病,還有其他疾病如:恐慌症、畏懼症、強迫症、
創傷後壓力障礙症、廣泛性焦慮症、身體化症、解離症、飲食障礙症等,都可能影響情緒。
所以,千萬不要透過「情緒的變化」,來判斷是否有躁鬱症。
會影響情緒的疾病非常的多,鑑別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如果你擔心自己或親友罹患躁鬱症,那你應該做的是去看醫師,而不是一個人在那邊杞人憂天。
(嚴格保密原則:文中所有提及或可推論之人事地均已徹底改編過)
哪些人會罹患精神分裂症?
陳俊欽
雖然說,精神分裂症不會傳染,但是什麼人都可能罹患精神分裂症。
小學老師、足球選手、醫生、經濟學家、黑社會老大──通通可能罹患精神分裂症。無一倖免。
根據統計,目前盛行率約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這可能意味著,台灣應該有十餘萬名精神分裂症患者。
倘若你想一想你過去唸的學校,倘若有三千人,那麼,就可能有幾十位精神分裂症患者。
發病年齡多數在15歲到35歲之間。
男女比例相等,不過男性較早發病,約為15~25歲,女性較晚,約為25~35歲。越早發病,預後越不好。
一些統計資料顯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較多在冬季出生,社經地位也較低,有相當高比例的患者抽煙,
也有較高比例的患者吸食安非他命、古柯鹼或其他毒品者。
但到底關聯性如何?是不是這些事件引起精神分裂症的?目前還不得而知。
許多臨床上的觀察也顯示:精神分裂症在發病之前,患者可能生性就內向,
少與人互動,喜歡一個人即可完成的活動,諸如:聽音樂、閱讀等等。
患者也可能喜歡哲學或宗教性的思考,鑽研一些很抽象的東西。
而在發病之前數月到數年,患者可能出現所謂的「前奏期」,
包括:無端焦慮、莫名其妙恐懼、突然感到空虛等等症狀,此時,很容易被誤診為焦慮症、憂鬱症等疾病。
倘若你仔細回想,也許會發現在過去的某個時候,一些同學莫名其妙退學了,
大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其實,說不定就是精神分裂症發作。
所以,我們不要以為自己絕對不會罹患精神分裂症──事實上,絕大多數精神分裂症患者發病時,都不會認為自己有病;
但是我們也不必杞人憂天,即使你家裡有這種遺傳,你也未必會發病。
我們要做的,是去熟悉這個疾病,萬一不幸遇上了,幫助自己與親友面對這個疾病。
(嚴格保密原則:文中所有提及或可推論之人事地均已徹底改編過)
如何判斷親友是否罹患精神分裂症?
陳俊欽
通常,會讓你注意到一位親友可能罹患精神分裂症,往往是他的行為舉止開始有點怪怪的。
這個時候,我們很難說他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他可能失戀、可能婚變、可能工作遇到瓶頸、可能有經濟上的問題──有太多因素會讓人的行為改變。
所以,我們不能光用猜的,就說某某人精神分裂症發作。我們得實際去觀察。
觀察什麼呢?觀察下列幾個重點:
第一個要觀察的,就是他目前的社會功能是否變壞?
所有「社會功能,指的是他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學習能力等等。
譬如說:學生突然成績一落千丈,或一個外向的業務員忽然躲在家裡不敢出門等。
這種改變可能慢慢發生,也可能變化迅速,但在精神分裂症的診斷上,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察重點。
第二個觀察的,是他的態度。他會突然變得疑神疑鬼嗎?
他會變得退縮,不與人交往嗎?他會變的不敢隨便吃東西,怕有人下毒嗎?
他會變得注意週遭,擔心有人要害他或監視他嗎?
第三個觀察的,是他的言語。
他的言語連貫性呢?會不會跳來跳去?會不會胡言亂語,不知所云?
會不會充滿奇怪的說法,譬如:「窗外有特務在監督我」、「外星人正在偷取我的思想」等,
倘若有這些說法,那你應該進一步問他是怎麼知道的。
從他回答的理性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不是一個妄想。
第四個觀察的,是他的行為。
他會不會一個人自言自語?會不會躲在廁所裡發笑?會不會對著空中說話?
會不會僵在那邊,蠟像般,動也不動?會不會亂七八糟,亂跑亂竄?
會不會像神明附身一樣,說著一些不像他自己的話?
倘若你跟他的關係不錯的話,你還可以直接問他:「是否有一些人在耳邊跟你說話,你卻看不到他們?」
或是「是否有一些影響出現,別人都看不到,只有你看得到?」這些都是了解幻覺的重要問題。
倘若上述問題的答案有幾個是肯定的,那我們建議他應該來精神科就診,請醫師進一步診斷。
有很多疾病也會出現上述的問題(例如:吸毒、長腦瘤等),只有精神科醫師才有辦法一一釐清楚。
(嚴格保密原則:文中所有提及或可推論之人事地均已徹底改編過)
精神分裂症有什麼症狀?
陳俊欽
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可以粗略分成: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
常見正性症狀包括:「幻覺」、「妄想」、「思考形式障礙」、「情緒障礙」、「行為障礙」等。
其他妄想包括:忌妒妄想(堅信伴侶對他不忠)、思緒抽離妄想(堅信腦中的想法被外力所拿走)、
思緒插入妄想(堅信腦中有的思緒是外力插進來的)、思緒廣播妄想(堅信腦中思考像無線電波般被廣播出去)、
政治妄想、宗教妄想、身體妄想等等。
這些妄想都是在幻覺部分,最常見的是幻聽,內容可能是嘲笑患者、批評患者、甚至命令患者。
講話者可能有男有女,可能一個人說話,也可能一堆人七嘴八舌。
幻聽可能彼此交談,談論著患者的事情,幻聽也可能對著患者講話。
有些患者還會發現:自己腦中一浮現什麼念頭,就立刻有人把它唸出來。
幻聽是很令人驚恐的,因為你找不到誰在說話,而且,對方似乎對你瞭若指掌,
幻聽可能指揮著你上廁所,脫褲子,嘲笑你的下體,命令你蹲下。
其次是幻視。患者會看到一些不存在的東西,例如:鬼影、仙佛等──別人都看不到,只有他看的到。
至於嗅覺幻覺、味覺幻覺、觸覺幻覺、身體幻覺等,就較為少見,但一樣令人驚恐──有人不斷聞到尿味;
有人突然嘗到大便的味道;有人說有隻冰冷的手突然伸入自己的衣服中,正撫摸著他。
在妄想部分,最常見的是被害妄想(不合理地堅信有人要害他)跟關聯妄想(堅信旁人都注意他,
講話影射他,報章雜誌報導的都跟他有關)。
不合現實的推論結果,患者堅信不移,你不管用什麼證據,都沒有辦法說服患者。
思考形式障礙指的是思考的結構發生問題,這問題可以透過與患者的交談而得知。
患者可能胡言亂語、言語鬆散、令人難以理解。
舉個例子:「我沒上廁所,今天是禮拜天,紅色很漂亮,你搭什麼時候的車?」
嚴重時,患者可能連句子也講不完全,例如:「天我一紅亮果悲很。」
或製造出一些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名詞,例如:「我正在造機,妳也在造機,大家都要造機。」
有些時候,患者會卡在某些思考上,而像唱片跳針一樣,不管別人問什麼,他都回答相同的話語。
情緒障礙部份,可能情緒穩定度下降,
病人可能忽哭忽笑;可能情緒反應過度誇張或是反應減弱,
例如聽到家人過世,自己毫無反應,聽到一顆樹枯了,卻悲痛欲絕;
也可能情緒與思考脫節,想到越悲傷的事情,心情越是快樂。
行為障礙部份。
患者可能深陷於幻聽妄想世界中,忽哭忽笑、自言自語;
也可能相當沮喪,自覺前途毫無希望;
也可能過度亢奮、不睡覺、話說個不停,甚至攻擊其他人或自殺,沒經驗的醫師可能誤診為躁鬱症或憂鬱症。
有些時候,患者會陷入一種木僵狀態──意識清楚,但是對於外界毫無反應。
患者可能像蠟像一樣,動也不動,卻可任人擺佈成各種姿勢;患者也可能無目的地亂動一通;
甚至患者可能學習別人講的話或動作,你說一句,他也跟著說一句;你摸摸鼻子,他也跟著你摸摸鼻子。
這是所謂的「僵張狀態」,也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狀之一。
以上都是正性症狀。出現的時間較早,也較為明顯。
通常,發病之初就是以正性症狀開始的,然後經過治療,正性症狀才慢慢緩解。
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另外還有一種容易被忽略的負性症狀。
所謂負性症狀,包括:反應變慢、智力下降、動機減弱、整天懶散、缺乏表情、缺乏社交技巧等。
一般的藥物治療對於正性症狀比較有效,對於負性症狀就較差。
但患者剛發病時,多數以正性症狀為主,隨著時間流逝,負性症狀就逐漸增多,但也有一些患者是直接以負性症狀開始的。
不管正性症狀或負性症狀,症狀都得持續一段時間(症狀持續一個月,總發病長度超過六個月),才能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倘若只有短時間的症狀發作,那算不上精神分裂症,至多只能說是:「類精神分裂症」或「短暫性精神疾病」而已。
(嚴格保密原則:文中所有提及或可推論之人事地均已徹底改編過)
漫談自大型妄想症
陳俊欽
「醫生。我有憂鬱症。」圓凳上,患者如是說。
「是什麼樣的理由,你會這麼想呢?」患者揚起手中的一疊紙張,上面還印有某便利超商的商標。
「你看,這是一種自我評量表,評估自己的情緒。我做了一下,發現已經達到必須看醫生的憂鬱程度了。所以我想,我是憂鬱症沒錯。」
「你曾經去看過其他精神科嗎?」
「沒有。」患者皺起眉頭。
「你們有百憂解嗎?還是克憂果?我還知道有一種叫做luvox與zoloft的藥物,哪種藥物比較好。我憂鬱得很嚴重,再不治療就來不及了。」
「你期待這些藥物能給你什麼幫忙嗎?」
「我希望吃了這些藥物就能讓我心情好一點,不要再去受到別人的影響。」患者臉色不悅之情越來越強烈。
「醫生,你快一點好嗎?你難道不知道我的困難嗎?
太多的人想要阻撓我,他們都忌妒我,成天在背後說我的閒話,我不管做什麼事情,他們都要做一些相反的事情。
而且,我講什麼,他們立刻潑冷水,也不管我的感受。我是很孤單、很無助的。」
「你說很多人要阻撓你,就是因為他們忌妒你,那你——」
「醫生!不要講了好不好?我覺得你的能力似乎有點問題呢!我這個人講話直一點,抱歉。
可是你根本弄不清楚我在想些什麼。你知道,我走出這個診間後,還得面對一大堆的壓力呢!」
「哦,有哪些壓力,要不要說說看?」
「我還得回去面對我那個心胸狹窄的老闆。他看我能力那麼好,就故意找一些不可能的任務來打壓我,硬是要我知難而退。
不只老闆,我們的同事也一樣,動作慢吞吞的,猶豫不決,我看他們可憐,好心指導他們,但他們也都不領情,冷漠以對。
我覺得笨蛋就是要乖乖學習聰明的人,要不然就更可憐的。更悲慘的是我回家以後還不能休息。
家人還是要我做一些很瑣碎、無聊、完全輕忽我能力的事情。」
「你似乎提到了別人的能力都不如你,那你自己的能力呢?」
患者挺起了胸膛。
「雖然也許不是第一名,但也非常非常非常好。我在做事情的速度、思考層面、廣度,通通超過別人,
而我對於新知識的吸收、經驗的學習也都超越一般人。所以當別人只想到一點的時候,我已經想過一大部分。
當我講給他們聽的時候,他們都不理我。我想了想,乾脆自己做,但他們又故意在那邊旁觀要看到我失敗就對了。
你說,我心情會好的起來嗎?」
患者滔滔不絕地抱怨了公司同事的一大堆東西,然後又開始抱怨起鄰居,說他們都不曉得他的苦心與他的用意,
處處阻撓他,而家人也是一樣,都跟別人勾結好了,就是要打擊他的信心。
但是患者表示自己絕對不怕這些事情。「我要一一克服,讓所有的人都能夠意識到他的重要性。」
然而,當會談談到了患者的過去時,患者卻呈現畏懼的現象。
患者不願意談到自己,也不希望成為被談論的對象。相反的,患者卻喜歡去分析別人的行為。
幾次會談以後,發現患者的情緒不是很穩定,但也未必是憂鬱或躁動。
患者相當相信自己的信念,而且不容易動搖。患者對於自己有個誇張的自我影像。
當外界的事實符合這樣的外界影像時,他就會感到興奮、高興,但他會進一步去要求別人來配合他;
當外界並不鼓勵他的外界影像的時候,他就會沮喪,缺乏動機,起初是憤怒,隨後是空虛與難過。
只要他去找另外一些人來談話,情緒才會恢復。
「有什麼辦法呢?我就是龍血鳳種。生來注定就是要被人忌妒、中傷的。
我的地位超過其他人,我的身分特殊,我的能力過人,別人自然要忌妒我。」
可想而知,他在一群人當中的人際關係並不好,他很容易與別人衝突,對於其他人的利益漠不關心,只在意自己看法。
當別人順著他的意思而稱讚他的時候,他就感到情緒高亢,當別人違逆他的意思持,他的情緒就會低落下來。
但是根據他的朋友所轉述:過去,他並不是這個樣子的。
似乎,一過了四十歲,人至中年,他的這種自吹自擂的現象越來越強烈。為什麼呢?
這就是一種自大意念。自大的意念強烈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變成妄想,也就是所謂的自大妄想。
自大意念可以出現在所謂的自戀型人格違常患者(水仙花人格違常),
但是這些時候的自大意念通常還沒達到妄想的程度。
患者對於自己的重要性與能力有著過度的誇張意念。
而且,這些症狀多半是從年輕(青少年)的時候開始的。
但是若存在於自大妄想症時,意念就會變成自大妄想。
患者會對自己的重要性、社會角色存在著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患者可相信是別人的不配合才造成他的不幸、有志難深,但是他對別人則完全失望,並且自私、憤怒。
有些自大妄想症的患者會相信自己有不凡的身世,或是有特殊的背景,也許是名人之後,也許是流有貴族的血統,或者是上天派來的使者。
患者可能自覺有過人的能力,也許擁有特異的功能。
自大妄想症的發病原因目前並不清楚,但是與其他的妄想症並無特別之處。
正如被害妄想的患者總是覺得別人要害他,自大妄想的患者也老是過度誇張自己的重要性,而且深信不疑。
倘若患者只是自大,或者生性就好大喜功,那麼並不能稱之為自大「妄想症」。
要診斷為本症,必須是原本有正常的社會功能到了後來才發病,這跟人格違常是不一樣的。
在治療上,並不是很容易,可以使用抗多巴胺拮抗劑來治療,但是效果並不佳,
必要時,也可以使用血清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劑來治療。
預後跟醫病關係有不小的關聯性。
由於本類患者缺乏自覺,多半不了解自己的病態,倘若患者願意相信醫護人員,
那麼即使無法治癒本症,但也比較有辦法規律接受治療,這對於控制患者因為自大妄想而產生的暴力、攻擊行為有所助益。
(嚴格保密原則:文中所有提及或可推論之人事地均已徹底改編過)
http://www.reangel.com/05.php?CI=5
標籤:
瀏覽次數:
1283
人氣指數:
3283
累積鼓勵:
1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1
1
人格分裂 精神疾病分析分享1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各類症狀 精神疾病分析分享~完
住戶回應
時間:2011-10-10 17:33
她, 51歲,台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0-08 22:47
她, 57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0-08 13:55
她, 57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0-08 13:55
她, 57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