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23147
 Raymond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金剛經的研究第二集(B001)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金剛經的研究第二集(B003)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金剛經的研究第二集(B002)
作者: Raymond 日期: 2012.06.04  天氣:  心情:
金剛經日用

 

我這個題目原本很長,我想說的是:我們能不能將《金剛經》的教義應用在日常生活上。主持夏令營的同修,覺得這麼長的題目太囉唆,因此將它縮短為《金剛經日用》。好在能日用,每天都用,就達到了我想和各位研究的目的。題目短確比題目長醒目,所以我很稱讚這位同修的修改。

 

我從小就歡喜《金剛經》,也不明白是什麼緣故。記得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們的 國文 老師是一位前清秀才,講起課來,常常閉起眼睛,搖頭幌腦,表露出一種很陶醉的樣子。有一次國文考試,學生每人得做一篇作文,忘了是什麼題目。總而言之,我在作文中引用了《金剛經》中的一句「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沒有想到老師對那篇作文,大為稱讚,批了一個「甲」,而且在課堂上搖頭幌腦的念了出來,他的評語是「筆法老練」。其實,天曉得,我那時對「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根本不懂,不曉得是怎麼樣會將這句經文用了上去,也不曉得何以 老師會這樣讚賞。可是《金剛經》第一次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卻給了我一種極大的鼓勵,使我對國文課,更是用功,不敢馬虎。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後來年紀漸漸大了,知識逐漸增多,可是《金剛經》對我的日常生活卻好像愈來愈是疏遠。「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的前面,還有兩句,也是佛說的,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知是什麼原因,這「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兩句,隨著我的年齡長大,在我心中逐漸佔了重要地位。什麼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呢?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所聽到,甚至於所想到的一切一切,都不是真實的,都是虛而不實,妄而不真。可是這一來,不但《金剛經》和我的現實生活脫了節,而且在我心中引起了虛妄及真實的矛盾。

 

年紀愈大,現實生活對我的影響愈深。生病了,會覺得苦;跌傷了,會覺得痛;看見流血了,心裡會生害怕。慢慢的歡喜聽別人的稱讚及恭維,不歡喜聽別人的批評及責罵。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盡是在「爭取」,要這個,要那個,得到了高興,失掉了懊惱。虛妄不真的念頭早已拋到九霄雲外!

 

一九三八年,政府派我去德國,住在柏林。翌年的九月,德軍突然進兵波蘭,勢如破竹。第三天晚上,柏林有空襲警報。我在中國時對空襲警報已訓練有素,所以不慌不忙的抓了一條被單,走到指定的地下防空室去。那曉得一踏進門,可把我驚呆了。原來滿室的德國人,人人都戴上了防毒面具,唯有我,什麼防毒的東西都沒有。突然,第一個念頭湧上心頭:萬一毒氣彈來時,我將是唯一的枉死鬼!另一個念頭又飄過心頭: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些念頭,都只是在一剎那間就過去了。各位,我那時候真希望這一切都是虛妄,可是拉拉被單,擦擦眼睛,還不是真真實有,一點不假。我勉強擠坐到屋角的地上,心裡好像轉過很多真真假假、真我假我的問題,昏昏沉沉,一直到忽而看見室內的人差不多走完了方才驚覺。這時正是初秋天氣,走出防空室時,一陣涼風拂來,還不是仍在德國柏林,過著現實生活!

 

各位,現在我想問您們一個問題:今天,您們在紐約莊嚴寺,參加夏令營。此刻我們同在觀音殿上,您們面對著中間的七百多年前明朝時代造的五彩瓷觀音像,面對著一千多年前晚唐時代的古觀音像,我們在共同討論,您可覺得這一切都是虛妄的呢?可有那一位直覺地感覺這一切都是如幻如夢、虛妄不實呢?恐怕答案是沒有。每個人,相反地,都覺得這是真真實實,有這麼一所道場,有這兩尊慈悲莊嚴的觀世音菩薩像,有這許多同修共聚一堂,大家在參加夏令營,千真萬確,看得見,聽得清,抓得住,如果要說這是不真實的,是虛妄的,實在不容易接受。各位,您說對不對?

 

自從第一次看到《金剛經》到四年前居和如往生,我在佛桌上看到她念了十八年的《金剛經》本子,發願繼續替她念《金剛經》為止,正好六十年過去了。在這六十年中,我一直對《金剛經》只是一種說不出理由的仰慕,可是總覺得高不可攀,沒法和現實生活相契合。換句話說,沒法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金剛經》的經義。

 

自從 一九八八年七月四日 我開始每天至少念一遍《金剛經》後,有個念頭逐漸在我的心中滋長,這個念頭,即是如何可將《金剛經》的教義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唱高調,不是僅僅懂,還要使一般人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不妨礙日常生活,而能使日常生活過得更豐富,更符合《金剛經》的教義。

 

各位,每天繼續不斷的功課,確有它不可思議的感應。在這過去的四年中,我自己認為有四次突破。可是現在想想,從前的所謂幾次突破,大都是理論上增進瞭解,而不是日常生活上的應用,用佛教的術語來講,只是知見上的深入,不是習氣上的突破。只有去年的一次給我的影響最大,我這次所以選這個題目,也是因為那一次的突破後,覺得應該盡快的介紹給各位同修。如果各位因此有所啟悟,我願將這功德迴向給令我得此突破的那位同修及法界一切眾生。

 

去年我在紐約大覺寺曾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淺談」為題作了一次講演,我引用了《金剛經》中佛陀自己講他在過去世中,有一次為殘暴的歌利王斬割肢體的故事。佛說我那時候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為什麼可以如此說呢?因為我在當時被節節支解時,如果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我在引用這段經文後,說了這麼幾句話:「各位,請記住這句經文:『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反過來講,如果生氣懷恨,即是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換句話說,生氣動火,就是極明顯也是最容易犯的我、人、眾生、壽者的形相。是什麼人在生氣呀?是我,這是我相。我相是四相的根,因為有我,方才有人、眾生、壽者。」

 

可是我在說這幾句的時候,很慚愧,實在還是依文解義,並沒有真真明白怎麼做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著我相?

 

那天有一位應朋友相邀第一次來大覺寺的 丁 太太,聽完了演講之後,滿臉高興,向我連連道謝,我可不明白她為什麼要這樣客氣?

 

以後她差不多每個星期日都來大覺寺,看見我總是高高興興的稱謝讚美。有人對我講,這位 丁 太太是常常罵 先生罵得出了名的,可是近來好像忽然變了。

 

有一天,她一早就在大覺寺,一看見我進門,就趕過來對我說:「今天早上我的先生忽然對我講:『近來你怎麼不罵我了?我心裡癢得怪怪的,只等著你來罵我!』」她說:「沈菩薩,這都是你教我的,真是感激不盡。」她那種出自內心的喜悅,突然觸動我的靈機,若有所悟,於是我也連連向她道謝,彼此道謝了好一回。

 

各位,我為什麼向她道謝呢?並不是禮貌上的客氣。這是我今天想要介紹給各位的要點,希望各位得到實益。

 

轉變習氣自然沖淡我相

 

各位,從前我對《金剛經》中「不著我相」、「不住我相」的教義,都是看重在防禦壓制,重心放在「我」上。譬如說:說話的時候要盡量少用「我」字,不要太固執我個人的見解,不要偏重於肉體的享受等等,可是壓制來壓制去,還不是我相依然,苦無辦法。忽然看到丁 太太活生生的表情、輕鬆的事實,她並沒有在「我」字上下功夫,也並不故意壓制,只是將她的習氣轉變了一下,而我相自然沖淡,這種現身說法,能不令我五體投地?

 

我細心研究,為什麼 丁 太太可達到的境界,我卻沒有達到?現在我先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我的答案,是否確當,還請各位指正。

 

譬如有一棵根盤極粗大而枝葉不多的大樹,這樹的根很深,盤絞地下,既廣且密,上面的枝葉雖然不多,但是這棵樹卻靠這些枝葉供給它日光空氣以生存滋長。

 

各位,如果有一隻啄木鳥在這大樹上啄洞,或者有地鼠在地下咬掉一些根,它們對這棵大樹的影響,和一個人拿刀將樹上一枝茂盛的枝葉斬掉,使大樹減少了很多賴以維持生命的日光空氣,是那個影響大啊?

 

那位朋友對我講:「 丁 太太是個出名的喜歡罵先生的人。」「常常罵丈夫」是她的習氣,已形成一種習慣,起心動念,常會形之於語言儀態;「出名」是說她本人已不以為怪,任意表露於外,為人覺察。這是說這一種習氣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已佔了極大的比重,現在一下子去掉,等於將樹上一枝十分茂盛的枝葉斬斷。而我幾年來在「我」字上用功,「我」的範圍,既廣且雜,有如大樹的盤根,這樣的用功恰如啄木鳥啄木,地鼠咬根。所以,在「我」字上下功夫,勞而少功,而改變出名的習氣,卻事易而功倍。

 

一般人的習氣很多,而且自己不難覺察,也容易體會得出在滋長自己的「我見」「我相」。照我個人的經驗,我列舉若干,以供各位參考:自慢、自大、自讚、好勝、好吃、好賭、好色都是習氣;好和人爭論,歡喜批評人,歡喜受人恭維,不願接受別人的批評,好發脾氣也都是習氣;有嗜好、有怪僻、吸煙、喝酒、吸毒,更是明顯的習氣;好管閑事,撥弄是非,更是易造口業及傷陰德的習氣。這些習氣,都是我們這棵「我見」「我相」的大樹上茂盛的枝葉,這些習氣經常的以日光空氣滋養這棵所謂「我」的大樹,而這棵大樹正是我們生死輪迴一切苦痛的根源。

 

相信各位現在已經可以明白,為什麼 丁 太太能迅速的減輕煩惱?而我這啄木鳥、地鼠式的想破除我相,雖然已經下了不少功夫,還遠不及她?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研究《金剛經》中佛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上面我已經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逐漸在心中佔了重要地位,可是好多年來,我總覺得這個觀念對人類沒有好處。我的疑問是:如果大家都覺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虛妄不真,沒有永久性的存在和價值,那麼人為什麼要努力、要奮鬥、要爭取上進呢?不但生活變成了沒有意義,而且人類也不會有進步。

 

在一九八九年大約念了一年的《金剛經》後,有一天,在念《金剛經》的開始時,忽然心裡提出一個問題。《金剛經》在開始時:「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我忽然自己問自己,佛陀不是已澈底明白了之後,還是和常人一樣過著衣持缽、入城乞食的生活?而且每天不辭辛勞,盡心盡力,教導這許多弟子呢?四十九年可不是一個短的時間!佛為什麼在大澈大悟之後,仍過著和平常人一樣的生活,而且積極不懈的說法度生?

 

各位,我曾對各位講,我在過去的四年中因每天誦念及研究《金剛經》,我自己認為有四次的突破。同時我承認這幾次的突破,大都是理論上、知見上的深入,至於如何方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和日常生活相契合,則尚待繼續努力。那天讀《金剛經》,自己提出為什麼佛在大澈大悟後仍過著和常人一樣的生活的問題,是我第二次的突破。

 

真如本性的顯現

 

那天,我突然發現,我的問題不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的問題是沒有將接下去佛說的兩句「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連起來一同思維或觀想。因此,我一直將重心放在「虛妄」、「不真實」、空無所有的「空」上,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態,和我現實生活中的積極個性發生了矛盾衝突。

 

這次的突破,不但明白必須將此四句連在一起,不能斷章取義,而且在理論上統一了「虛妄」和「真實」的矛盾。

 

為使各位更容易明白我的思路,我想先講一講我對瞭解「則見如來」的意義的過程,這是一個重要關鍵。而後談一談這次突破前與突破後思想上的區別。

 

各位,要真真得到佛法的受用,一定要您自己親身體悟,所以聞了要思,思了要修,我今天貢獻給各位的,只能說是一個引子。

 

我在年輕的時候,常聽人講,如來即是佛,是佛的一種名號。所以初讀《金剛經》的時候,我把「則見如來」解釋成「就看見佛了」。後來看大德們的註解及懂得一些梵文之後,方才曉得這種解釋並不確當。

 

「如來」是印度梵文 Tathagata 的中文譯名。Tatha 是清淨不動的本性。中國古代的譯經大德找不出一個中國字可以完全和Tatha的意義相同,很善巧的選用了一個「如」字,所以這清淨不動本性也叫真如。Agata 是來去的來。所以,「如來」的意義是說佛從清淨不動的真如本性中所顯現出來的一切功德,將這名詞用來代表佛的性德,所以也可以用這個名詞來稱呼佛。

 

這樣一來,意義就完全不同了。「則見如來」並不是用肉眼看見佛,而是顯現清淨不動的真如本性。所以,這個「則見如來」的「見」字,讀作「現」,其意義也是顯現的現。

 

什麼叫做清淨不動呢?《心經》中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即是清淨不動的描寫。換句話說,在清淨不動的本性中,沒有相對比較或對待的觀念。

 

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感覺到的一切相對比較的物質和觀念,都是虛妄的;但如果我們了悟了這一切都是虛妄,不加執著,我們的清淨不動的真如本性,即時顯現;這清淨不動的本性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恆久長在的,如果用人的言語來表達,它是真實的。所以,這四句要一氣呵成。

 

有了理論上的建立,各位就不難看出我在突破前和突破後的區別。

 

虛妄、真實都是假名

 

簡單的講,在突破前我心中是充滿著虛妄和真實的矛盾,突破後,是虛妄與真實的統一。

 

在突破前,虛妄和真實是對立的。是虛妄即非真實,是真實即非虛妄。在突破後,瞭解「虛妄」「真實」都是人定的名詞。虛妄即是真實,因為萬法(虛妄)都是本性(真實)的顯現;真實即是虛妄,因為自性(真實)能生萬法(虛妄)。

 

在突破前,以「我」為中心,以「希望」為心的形態。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歡喜這些,我的心就希望這些都是虛妄;如果我得意,我滿意,我歡喜這些,我的心就產生貪戀,而希望這些都是真實。

 

在突破後,仍以「我」為中心。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歡喜這些,我明白這些都是我清淨不動的本性中顯現出來的因因果果,所以都是真實的,我一切承當。在佛法的術語中,就叫忍辱。如果我得意、我滿意,我歡喜這些,我明白這一切也都是我清淨不動的本性中顯現出來的因因果果,它們是不真實的,虛妄的,我不再貪戀。在佛法的術語中,就叫持戒。

 

我不再煩心這是虛妄呢?還是真實呢?我只依照佛在《金剛經》中所說的「如所教住」。住什麼「所教」呢?「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應無所住」在佛法的術語中,就是智慧或般若,「行於布施」即是修福。

 

各位,我這第二次的突破,還只能說是在理論上的深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自如?還在嘗試中,自知所差尚遠,也不及前半篇向各位介紹的轉變習氣來得切實可行。總之,我和各位一樣,雖都已經上了渡生死大海的船,但還在學習如何划船,還在摸索方向。幾次的突破,只能說方向正確了一些,划船的技術純熟了一些,但尚待努力精進,還希望各位多多給我指導啟發。

 

最後,希望各位此次參加夏令營,能法喜充滿,身體健康,並將學習的心得,盡量介紹給其他有情,願大家同證菩提!謝謝各位。

 

從因果的觀點來研究忍辱

 

相信凡是接觸過佛法的人,都知道「因果」這個名詞,也都知道「善因會生善果,惡因會結惡果」。但是,「因」如何「生果」?要多久才結成果?「因」是不是一定會結成「果」?一樣的「因」會不會生出不同的「果」?這許多自然界複雜的現象,要完全瞭解清楚,可也不是頂容易。

 

今天我想趁這個機會和各位先將「因果」搞清楚,因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有了這個基礎,然後再來研究忍辱。

 

因緣果報

 

各 位大概都已經知道,有一尊一人多高的千年古觀音像最近降臨莊嚴寺。這尊古觀音像,不知道是那一個年代,從他的故鄉中國大陸,被人搬運到海外來,而且一定經過了許多的兵災磨難,因為他被一位歐洲的丹麥人運到紐約的美國雕刻家 PAUL RUDIN 的家時,已是一堆支離破碎的形像。這位丹麥人留下了他進出口 公司的電話及住址,請 RUDIN 估價修理。據 MR.RUDIN 講,他接下來之後,才知道這是一件和西方藝術品完全不同的東方古代雕刻人像。他那時才二十九歲,自己知道經驗不夠,也缺乏參考資料,所以想請丹麥人將這堆東西取回去。可是幾次根據他留下來的電話及住址,都無法找到這位丹麥人,也從此不見 他再來。這位年青的藝術家只好將這堆支離破碎的身體和手足擱置在他家的小閣樓。這樣一等,竟等了六十三年。

 

六 十三年過去了,一直到一九九一年的十一月,他知道附近有一所東方人的莊嚴寺,正在塑造一尊大佛像,MR.RUDIN 以九十二歲的高齡,扶著手杖,和八十七歲的夫人同來參觀。這是他初次來莊嚴寺,看了陳教授剛塑成的大佛頭部,嘆為觀止。回去後,即將那尊古佛的照片寄來,並表示願意出讓,我們去函同意。可是他病了,次年(一九九二年)一月逝世,遺言夫人將此尊古佛像捐贈莊嚴寺。他說:「我將這座東方的古代藝術品,保管了六十多年,雖然自己不能修復,但是現在 已經找到了能修復古佛的人,及應該是這尊佛安身的場所,我心中很高興,我任務已了,可以走了。」

 

各位,現在我請問各位一個問題:

 

以觀世音菩薩的廣大神通之力,為什麼這尊木雕觀音像,要在閣樓中等上六十三年之久,才再被修復,繼續受人供養,來度我們這些眾生呢?

 

「因為六十三年之後,緣才具足成熟。」──(聽眾答)

 

您們說得很對。現在我們引進了一個新名詞,叫做「緣」。而且我們看到,「因」要有「緣」才能結成「果」。在這尊觀音像的例子中,什麼是「因」呢?

 

丹麥人將一堆支離破碎的人像,送到 RUDIN 家中是「因」。

 

什麼是「果」呢?

 

陳教授將這尊晚唐時代的古觀音像修復,供在莊嚴寺是「果」。

 

什麼是「緣」呢?

 

如果缺了它,就不能結出如是的「果」的是「緣」。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那些是這尊古觀音像例子中重要的「緣」?

 

很明顯的,如果 MR.RUDIN 沒有活到九十二歲已早去世了,這個因就不可能結出現在的果。仔細想一想,只差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可以說是千鈞一髮!

 

如果 MR.RUDIN 不到莊嚴寺來看大佛像的塑造;或者來得太早,只要早五天,大佛頭尚未塑成;或者看了不滿意陳教授的手藝,他就不會起「付托有人」的觀念,這個因也就不可能結出現在的果。

 

如果在閣樓中雖然已經等了五十年,但是,如果沒有中國人來興建莊嚴寺;或者雖然有寺,但是沒有建大佛,也沒有像陳長庚這樣的第一流雕刻藝術家,那麼即使 MR.RUDIN 看中這個場所,我們恐怕也不敢接受這堆支離破碎的木塊而結出現在的果。

 

如果陳教授不從中國大陸到美國來探親;或者沒有六四事件,他照原定計劃在一九九○年就回去了,這個因也不可能結出現在的果。雖然也許有另一位藝術家來替代陳長庚教授的角色,不過他所修復出的觀音像,不可能是現在各位所看到的果。

 

經 過這樣分析之後,各位可以看到這些緣都是何等的微妙,都是差不得一點。更何況這裡面還有許多同修捐款的緣;很多同修提供參考資料的緣;找到眼珠的緣;找到手臂的木料的緣;如是如是,眾緣聚合,這個因,等了六十三年,才結出現在這個燦爛莊嚴慈悲的果!各位,您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福報,相信自己是何等的幸運,您 說對不對?

 

從這個古觀音像的例子中,我們得到兩個結論:

 

(一)「因」要有足夠的「緣」,才能成熟結果,並沒有一定多久的時間。

 

(二)「因」可以因不同的「緣」,而結出不同的「果」。

 

各位,這兩個結論十分重要,因為有這兩個結論,您才有可能使過去世的惡因遲遲不成熟,而使善因先行成熟;也可以使過去世的惡因原本可能結的果,予以改變;或者將過去世的善因,結出更美滿的果。您說:「不可能吧!」我說:「這是可能的。」

 

讓我來引用《金剛經》中佛說的一段經文:「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現在我將這段經文的意義,以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三世情況來分析,各位請看,此人他在──

 

(一)過去世:(甲)有極重的惡因,造了應墮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惡因。(乙)一定也有善因,否則他不可能今世還在人道,而且得聞《金剛經》,並且能受持讀誦。

 

(二) 現在世:(甲)他受持讀誦《金剛經》。受持讀通並不是隨便唸唸,「受持」不但要明白瞭解經義,而且要堅信不疑。所以這位善男子或善女人,他一定是位持戒修福的人,否則在現在這個時代,他不可能對《金剛經》的經義,生起信心。且能精進,時時讀誦。(乙)為人輕賤,可以分狹義和廣義來說,以狹義簡單的講,即是 被人侮辱、誹謗、惡意批評、謠言破壞名譽等。廣義的說,凡受到一切困擾不如意事、痛苦、破財、拂逆的事都可以包括在內。總之,此人在現在世是忍受了被人侮辱或拂逆的遭遇,並沒有對對方有所反擊,所以為人輕賤已是事實,因此佛說「以今世人輕賤故」。

 

(三)未來世:(甲)先世的極重惡因已經消滅。(乙)當得成無上正等正覺的果,即能成佛。

 

現在讓我將以上的分析再總結一下,歸納成下面幾點:

 

(一)這個人過去造了極重的惡因,但也有得聞《金剛經》的善因。這些因都在等待足夠的緣,才能成熟結果。

 

(二)今世他持戒修福,因而受持讀誦《金剛經》,努力於培植善因的緣,不做助長惡因的緣,因此善因迅速成熟,而應墮惡道的惡因,則因為緣不具足,不能結出墮三惡道的果。

 

(三) 可是他還是有些助長惡因的緣,所以這些應該墮惡道的因,已顯露出一點將要成熟的現象,所以被人輕賤,幸而他已能持戒修福,受持讀誦《金剛經》。所以經中說「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以今世人輕賤故」,是說,他雖受人侮辱、訕謗,或雖然有破財、生病等困擾,可是他能安心忍受,不起怨恨心,不 起瞋怒心,不起報復心。換句話說,他能不生起可以助長惡因的緣,因此他過去世種下極重的惡因,沒法滋長成熟。

 

(四)而且他因受持讀誦《金剛經》,深信實相,所謂「心若空時罪亦亡」,我相已淡,那過去世的極重惡因,結成一點「為人輕賤」的小果,也就此消滅。不但如此,而且奠定了未來成佛的基礎。

 

講到這裡,各位同修大概已經明白,我為什麼要講前面這麼一大段。

 

因為佛所舉的這個「為人輕賤」的例子,正是我們所要研究的「忍辱」裡的「辱」。而這位善男子或善女人,能不起怨恨心、瞋怒心、報復心即是「忍」。所以「忍」即是避免造助長惡因的緣。

 

各 位,佛的這個例子,不但加強了我們前面的兩個結論:(一)「因」要有足夠的「緣」,方能成熟而結「果」,及(二)「因」可以因不同的緣,結出不同的「果」,而且強調了「緣」的重要性。因為「受持讀誦《金剛經》」是滋長一切善因的緣,「不起瞋恨報復之心」是避免助長一切惡因的緣,於是善因迅速成熟,智 慧日益增長,而惡因則遲遲無法成熟,終於結個小果,就此消滅。

 

忍辱

 

有了上面對因、緣、果的相互關係的瞭解後,現在我們進一步來研究,什麼是佛法中的「忍辱」。

 

為解釋方便起見,我將忍辱分為四種層次。

 

為了容易記得起見,我將第一層次叫做「強迫忍辱」。

 

強 迫忍辱的意義是,實在忍無可忍,但又不得不忍,否則只有死路一條。在中國不幸的文革時代,這類例子不勝枚舉。不知多少人遭遇到所謂的亂戴高帽子的罪名,種種難以忍受的侮辱,種種無所不用其極的虐待,可是被害的人若一反抗,不是被殺,即是自殺。這種忍辱是表面上的強迫忍辱,而其內心,往往是十分的怨恨瞋怒, 只是不敢發作而已!各位,可悲的是這種強迫的忍辱,會造成極大的助長惡因的緣。又因為害他的這批搞文革的人,也種了極重的惡因,於是造成怨怨相報,無有了期。

 

從因果的觀點來看,強迫忍辱是最危險也是最悲哀的境遇。

 

第 二層次,我名之為「勉強忍辱」。一般人通常都在這個層次之中。所謂「勉強忍辱」,就是說,在普通的情況下,並不忍辱。若有受人侮辱的情形,即使是極小的事情,也會引起反感的破口相罵,甚至於動手記恨。只有在特種情況下才忍辱,譬如,在上司面前,不得不低聲下氣;或想要做成這筆生意時,總得忍一口氣;或者在 不好意思的場合下,就噤著嘴不響,而心裡還在嘰哩咕嚕的,這種都是勉強忍辱。勉強忍辱還是在造成助長惡因的緣!而可嘆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連勉強忍辱都不多,往往是任性地發脾氣,有時一件芝麻小事也可以弄得拍桌破口大罵,可以造成滋長惡因的重要助緣!

 

第 三層次,我叫它為「明理忍辱」。這一層次是明白了因、緣、果的關係和道理之後,知道要忍辱;明白了如果不忍,將會造成助長惡因的緣的道理而忍辱;明白了忍辱表面上看來是吃虧,而實際上是對自己大有好處的道理而忍辱。這樣的忍辱,不但不會造成助長惡因的緣,而且可以做到將侮您的人當作善知識看,當作恩人看, 由此更建立了滋長善因的緣。所以佛經裡說「忍有無量功德」。各位,明理忍辱頂要緊的一點是,並非只是外表上的忍,而內心的明理,內心自發的忍受,懷恨瞋怒的心不生起的忍。從明理忍辱再進一層,即達到我想介紹給各位同修的最高目標──第四層次。

 

這 一層次,本無可名,姑且稱為「無相忍辱」。這是根據《金剛經》中,佛說他前生被歌利王解割身體時,他沒有瞋恨,因為他已沒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所以名為無相忍辱。各位,什麼是無相忍辱呢?要忍辱而自己沒有「在忍辱」的觀念,要忍而「不自覺為要忍」,要根本心中「沒有我在被辱」,也「沒有我在忍辱」的 觀念,這才叫無相忍辱。沒有四相,本性如如,自然談不到造助長惡因的緣,這是我們學佛的應該建立的理想。這也叫做「忍辱波羅密多」。

 

各 位,我們誰也沒法知道,從無始以來,所造的無數惡業,無數善業,究竟有多少留藏在我們的八識田中。這些善惡的種子,都在等待有足夠的緣來使之成熟。如果我們希望善因先成,惡因能遲遲或頂好永遠不要成熟,很明顯的,今世我們最應該努力的,就是做能滋長善因的緣,而不要造助長惡因的緣。若希望善因快快成熟,多 多成熟,就得隨時隨地,抓住機會,儘量做各種可以滋潤一切善因的緣,而儘量避免做可以助長惡因的緣。

 

忍 辱只不過是許多機會中的一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都在造緣,若處之得當,則成善緣;若處之不當,便成惡緣。是善是惡,往往是差之毫厘,卻失之千里。而什麼是滋長善因的緣呢?什麼又是助長惡因的緣呢?這就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得周全的,這要各位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自己去體驗。做為今天的結束語,概括的 講,我可以引用佛經中常提到的貪、瞋、癡、慢、疑,都是助長惡因的緣;戒、定、慧、六度、十善道則是滋潤善因的緣。願和各位同修常常互相警惕勉勵,共同走上消除惡因,成熟善因的正路。謝謝各位。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日講於紐約大覺寺 

 

(三十)願力

 

各 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國大陸去,在普陀山的觀音道場打了一個佛七,迴向給歷世的祖先。有一天,在船上聽到有一群人在低聲談話。「你今天許了願沒有?」那人答:「有呀!我每次都是求觀世音萻薩的。」「您怎麼發願呢?」「我願觀世音菩薩保佑我這批貨平安到達。」「靈不靈呢?」「從前我不求觀世音菩薩的時 候,貨常被沒收。」那個人說了之後,東張西望了一下,看看沒人注意,他又說:「這次如果平安,我總得還願了。」問的人說:「你難道許了願,都不曾還?」「我太忙了,不過這次一定去還?」

 

各位一定明白他們在說些什麼。這種發願,不是我今天所要講的佛法中的所謂「願」。這只是一種希求,在佛法中應該說是「欲」,是貪的一種。

 

當 佛法自印度傳入中國的時候,翻譯經典的大德們,對選擇字眼是煞費苦心。「願」與「欲」在中國文字中原是相通的。《辭海》中的註解,即是「願者欲也」。可是佛法中的發願並不是要助長一個人的貪欲,而是一種虔誠決心要種善因、造善緣,期得善果的表露。所謂善果,是要逐漸的減輕乃至消除虛妄的我相、我見、法相及 非法相,而證佛果。

 

我 相、我見極不容易減輕乃至消除,因此在我們的修行過程中,不必怕有一個「我」的存在,更不應該有錯誤的觀念,說要將「我」消滅,而可採用一種善巧的方法,即是將「眾生」的觀念,來逐漸替代「我」的觀念。譬如說,各位中有人希望長命百歲,當你轉到這「願我長壽」的念頭時,立即也想到「願一切眾生都壽命無 量」。這就是阿彌陀佛在未成佛之前,是法藏比丘時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之一。法藏比丘的願是:「我作佛時,我剎中人,壽命皆無央數劫,無有能計知其數者,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因 此今天我想和各位研究討論的是佛法中所重視的誓願。「願」為「行」的前導,也是「行」的方向,而「行」是願的實踐。沒有願的行,可能變成漫無目標的修行,不知所終。沒有行的願,頂多只能做到望梅止渴,而身體仍沒有得到一滴水份。所以願與行必須相輔並進、必須並重,才能產生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叫它是願力,也 可以叫它是感應。

 

今天時間不多,我想提出兩點,供各位參考,也許拋磚引玉,各位同修因此更有所啟發,得大受用。

 

第一點是:虔誠的願,可以感應很快,不必等到滿願。

 

第二點是:願要發得大,愈大則感應也愈快愈大。

 

關於第一點,我想以兩個例子來說明。一個是取自《了凡四訓》,一個是我自身的經驗體會。

 

各位大概都知道有《了凡四訓》這本書,這裡有白話註解的本子贈閱。袁了凡先生是中國明朝人,做過相當大的官,這本《了凡四訓》原是他將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彙集起來,分為四類教訓,寫給他兒子的。可是這本書的內容,極合做人的實用,所以數百年來,流傳極廣。

 

袁 了凡先生原名學海,本來是學醫的,因為先後遇到了兩個人,改變了他一生的境遇。第一位孔老先生,命相專家。孔先生說他的命不應該學醫,應該讀書做官。並算 出他那一年應中縣考,得第十四名,府考是第七十一名,一直算到他入京考科舉,得第三名,可是沒有考上舉人、進士,而後被派去四川做官。但說做滿三年,應即告退回鄉,因為他只有五十三歲的壽命,將於八月十四日丑時壽終正寢,並且命中沒有兒子。

 

奇 怪的是,袁學海自棄醫、讀書,應考之後,所有縣考、府考等的年分及考中名次,和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樣,絲毫不差,這不能不使袁先生佩服得五體投地,但也因此 逐漸的令他心灰意懶,因為一切都已前定,非他所得更變,況且壽命不長,又無子孫,前途渺茫,所以感覺生命缺乏意義。於京城中入貢後(即全國會考被錄取)回來,到南京棲霞山和一位雲谷禪師,對坐三日三夜,不曾閉眼。

 

雲谷禪師即是袁學海遇到的第二位長者,改變了他的整個人生觀及生命。雲谷見他對坐三日夜而不起妄念,怪而問之。袁先生據實以告:因他的命運,已被孔先生完全算定,生死榮辱都有定數,且此生已來日無多,又無兒子,即使要生妄想,也想不出什麼妄想了!

 

雲谷聽了大笑:「我觀你三日夜不起妄想,以為你是個豪傑,原來你只是一個凡夫。」於是雲谷禪師給他一番很肯切的開示:

 

三 世因果,絲毫不差,命數是有的。但是算命只能算一個人的過去。今世所造的因,所得的果,在命數中算不出來。普通的人,因為今世的因並不極大,所以命運的改變雖有之,不很顯著。可是,大惡的人或大善的人,今世所造的因,足以影響他的命運。你聽了孔先生的命數,就消極地放棄了今生造善因改變命運的機會,甘心受命運的支配,豈不是一個十足的凡夫!袁學海深為感動,乃拜而請教。

 

雲 谷禪師問他:「你自審能中舉人否?」袁想了很久,說:「不能。中舉人的人往往都是有福德的,而我這生毫無福德可言。」又問:「你自審能有兒子否?」袁也答不能,「水清者常難養魚,而我過分的偏愛清潔。和氣能育萬物,而我又常容易發怒。」,袁說了好幾個理由。於是雲谷禪師叫他在佛前痛自發露懺悔。袁先生於是 在佛前立下誓願,誓行善事三千件,求能中舉人,以答謝祖先之恩,並將他學海的名字改為了凡。

 

次年,袁了凡去禮部考科舉,照孔先生的命算,他應以第三名錄取,可是他考了第一名,這是第一次孔先生算的命竟不全準;而這年的秋天,袁了凡中了舉人,就完全和孔先生所算的命不同了。

 

在《了凡四訓》中有兩段特別值得我們的注意,都是袁了凡自己講的:

 

一、自在佛前懺悔、誓願行三千件善事之後,我就常覺得有神明在暗中督察,因此戰戰兢兢對任何事都勤奮努力,一改往日懈怠隨便的習氣;

 

二、自發誓願後,雖然第二年即中舉人,可是三千件善事,卻並不容易,一直到十一年後方才滿願。而且自己檢點,過失還是很多。其中最大的是看見有善事可做而遲疑不決;或心想為善,而口上常犯過失,得罪於人。

 

這裡我得到一個重要的結論:袁了凡的佛前發露懺悔,並不僅是一種儀式,而是深心的至誠懺悔,有痛哭流涕的感覺,以這樣的誠心為基礎而生起的願,力量極大,所以雖然他三千件善事的願,要在十一年後方才滿願,可是第二年就中舉人,達到了他的心願,這就叫願力無邊。

 

第 二個我想舉的例,是五年前的七月四日,內子居和如往生那天清晨,在八個小時握著她的手念阿彌陀佛後,心中是一片的空虛,好像失去了一件無價之寶,也像是一個迷路的小孩,不知前途依靠何在?就這樣的走進了家中的佛堂,而第一眼看到的即是佛桌上和如每晨念的《金剛經》的本子,一顆心就抓住了這本經本,發了一個 要替和如每晨繼續念《金剛經》的願。到今天已整整五年,尚未有一日間斷。現在回想起來,發那個願時的心境,確可算得是清淨虔誠。此願不知何日了!也沒有一定的迴向對象,但感應已經很是顯著,不但我個人因此有了一個精進修行的中心,即以那本《金剛經的研究》小冊而論,現在已有六地的善知識分別出資刊行,包括 中國大陸,增訂版有的已是第四版,本數已有幾萬本,譯文已有俄羅斯文,越南文,相信一定有人因此得益。各位同修!請體會一下我那時發願的心情,確乎可說是無相無私,至誠全心,並沒有任何貪圖,所以至誠的願,其力量實在不可思議,否則決不可能有這樣的善果。
標籤:
瀏覽次數:27    人氣指數:227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金剛經的研究第二集(B001)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金剛經的研究第二集(B003)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