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炸的雞排會比較好吃嗎) 很值得省思~台灣的教育出現了啥麼問題? 媒體曾經報導有個讀到博士學位後卻放棄教職,回到自己故鄉賣雞排的年輕人的故事,然後有個沒有高學歷卻成為人人欽羨的大企業家,很生氣的批評了這個博士生浪費了國家資源,因為「炸雞排」哪裡需要讀到博士學位? 這件事情經過媒體報導後,博士生的雞排店生意翻了兩翻,他的店面成了一些人的參觀景點,他也準備開連鎖店。最近他受邀到大學校園演講,談論自己對教育的看法。他說如果人生可以重新來過,他不會去唸博士。他語重心長的說,不要因為失業,勉強自己繼續讀更高的學位。他還強調文憑只能用一次,每個人都得重新當社會的新鮮人,在真實的社會中重新工作、學習和生活。 我非常同意他在大學中所說的那番話,但是,我不贊成他說,如果能重新來過,他不會去讀博士學位。別忘了,就是因為他擁有博士生的身份,因為失業才逼他回到家鄉賣雞排,加上又有個企業家不明就裡的罵了兩句,這樣的故事透過媒體報導才成就了今天的「新雞排英雄」。其實,整件事情只突顯了兩件殘酷的社會現象:高學歷高失業率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觀念。 博士生決定去賣雞排是出於無奈的選擇,高學歷高失業率是整體社會失業率高居不下和台灣高等教育嚴重失衡失能的結果,如果他能有學以致用的法律工作,他是不會去賣雞排的。因為在賣雞排之前,他也試著從事房屋仲介的工作,或許房仲業也很不景氣,或許他不能適應這種看人臉色的服務業。所以,雞排不是故事的重點,失業才是。企業家罵的更沒有什麼道理,說穿了,還是傳統舊社會對所謂「博士」的嚮往和想像。 其實台灣早已進入學歷通膨的時代了,有時候學歷越高反而越沒有工作機會。況且接受教育不只是為了將文憑當成了找工作時的憑證,更多的意義在於自我知識和內涵的提升。如果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有博士學位的人為什麼不能從事專業知識以外的工作?炸出好吃的雞排也需要不少專業技術吧?如果陸續成立了連鎖店,漸漸成了中小企業,那就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了,那時候博士的法律知識可就用得上了。當年大企業家的事業版圖不也是這樣一點一滴打造起來的嗎?怎可看輕炸雞排這件事情呢? 其實這個「新雞排英雄」的故事,對於台灣的教育制度倒是有一個很重大的啟發,那就是太會讀書的孩子往往失去提早發現自己真正的能力或潛力的時機。這位博士生就是因為一路讀書太順利了,結婚生了三個孩子後,才遇到人生的大挫敗––離婚,他抵抗挫敗的方式,竟然還是繼續攻讀博士,因為他只會讀書,那是他的強項。直到他發現博士學位並不能解決他的挫敗,才使得他有了深切的反省。他決定放下身段回鄉賣雞排!炸雞排讓他學會了謙卑和感恩,這是學校裏沒有教過的功課。 在這種困頓中他將錯就錯,將計就計,藉力使力,於是成了我們社會的新雞排英雄,會讀書的孩子還是很聰明的,不是嗎?祝福你啊,我們的新雞排英雄! (轉貼於雅虎新聞)專欄作家<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