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屆金馬獎終於揭曉了,在所有入圍的電影與個人獎項中 ,最在乎的就只有《一代宗師》的章子怡了。 五位女主角的作品中,顏卓靈的《狂舞派》至今尚未有機會觀 賞,其他四位入圍者,舒淇和鄭秀文表現相當精彩,但比起章 子怡,恐怕都得遜色三分。 章子怡的宮二,堪稱是華人電影史上,最出色的演出之一。 原本我並不是特別欣賞這位一出道就咄咄逼人的天之驕女,對 她過去在某些場合的發言和行為,甚至有點感冒,但個人的觀 感是一回事,表演所呈現出來的應該是另一回事,可一般來說 ,看電影是很難完全不摻雜私人情緒的。 但神奇的是,一旦看了《一代宗師》,看到的只會是宮若梅、 宮二,原先對章子怡這個人的想法,好像一切都從零開始了。 化身成宮二的章子怡,動靜皆有戲,或許她的肢體動作看來不 特別強烈、表情也不算豐富,但每一個眼神流轉都是一幕天地 ,每一句對白都蘊藏著豐富的情感,眼神與聲音都是戲。 或者說,章子怡在這部電影中,呈現出來的是一種生命態度, 但這種態度的型式並非始終如一。年輕的宮若梅,對自己、對 天地都有某種定見,約戰葉問,小勝一招,漾開的神態瞬間轉 化成甜淡的笑容,留下迴轉一世之情。爾後的宮二,見過了天 地,為報父仇,卻不得已切斷了見眾生之路,沒了眼前路之後 ,只能留在一己的身後身。 章子怡就與宮二畫上連結,不管是在雪地裡踏出的八卦掌步伐 ,還是除夕夜決戰中與奔馳中列車相伴的敖氣,或者是最後看 似不經易脫口而出的告白,都是她自己生命態度中一幕幕的眾 生相。 --- 如果甄子丹的《葉問》說的是武術中的「形」, 那麼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就是「意」了。
雨水、蒸氣、白雪,形勢之意瀰漫在一片水色的世界中; 墨汁、淚水、胭脂紅,人心之意揮灑在不斷流轉的濁世裡。
兩小時的畫面,看得我恍恍惚惚、如夢似幻, 不只是感動,腦海中充斥著飽滿的念頭,無處宣洩。 這樣的王家衛,好像沒有看過, 應該說,每部片的王家衛都不太一樣, 也不太有所謂好壞或喜好問題, 雖然我對《重慶森林》仍然稍微偏愛些, 但說的都是不一樣的東西,沒有重疊。 而意就是水,水無常形, 《一代宗師》說的就是無常。 梁朝偉的葉問和章子怡的宮二是無常中的兩種態度, 張震的一線天應該是另一種,但兩小時的版本中並沒有說太多。 內斂的葉問,總是訴諸神韻與表情, 習慣了獨白,走的是「眼前路」; 外放的宮二,從不在乎語言與肢體同進同出, 寧可告白一切,也要選擇自己的「身後身」。 他們有點像是人世間的順流與逆流,但又不全然相像, 所以並不只是匆匆交錯,甚至有一段時相互依附, 但終究還是走向不同的道路。
「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裡子,都是時勢使然。」 而宮二說:「葉先生,人世間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不該說葉問的「眼前路」只能看到一個方向, 但宮二的「身後身」確實讓她以一己之定位、看遍了四周的風景, 所以她不只是「見自己」、「見天地」,何嘗也不是「見眾生」?
走過的路不該以時間或距離來計算, 在乎的應該是「走過」。
武術是信仰與文化的傳承,葉問、宮二、一線天, 甚至是片頭中熬蛇羹的丁連山(趙本山), 還有許許多多出世或入世的武林高手, 他們走過的都是時間軸裡的「眾生」, 不管是轉身、擦身或是依附, 都是如水流般時間旅程中無常的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