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8,426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3287594
甚麼是"法輪大法"?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中世紀前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東歐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372年到476年
作者:
甚麼是"法輪大法"?
日期: 2014.01.22 天氣:
心情:
民族大遷徙與羅馬帝國的崩潰(372年到476年)
主條目:民族大遷徙和羅馬帝國的衰落
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國家之一。他的版圖不僅囊括了整個地中海盆地,而且還包括了今天的法國、英格蘭的一部分地區。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靠軍隊的強大、城市的合理管理和地方上層人士的忠誠,羅馬帝國的統治非常穩固。[1]
從2世紀開始,古羅馬文明開始衰落,城市、人口和海上貿易等各項社會經濟指標下降。在地中海發現的3世紀沉船只有1世紀的40%之多[3]。據估計,公元150年至400年間羅馬帝國的人口從6500萬下降到5000萬,超過了20個百分點。有人認為這與因全球氣溫下降而引起的民族大遷徙有關(約300年-700年)[4]。
早在3世紀,日耳曼人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遷到黑海沿岸地區,並組成一些聯盟對抗當地的薩爾馬提亞人。在羅馬尼亞和黑海以北,日耳曼人的一支——哥德人至少建立了兩個王國。[5]372年-375年,兩個哥德人王國的歷史被終結:來自中亞的匈奴部落聯盟建立了一個由操突厥語系的貴族統治的龐大的草原帝國,他們還掌握了馬背上使用反曲弓的射擊技術。西哥德部落為尋求庇護,請求進入羅馬帝國境內定居(376年),並得到了准許。然而,他們通過收買多瑙河的邊境衛兵,被允許攜帶武器入境。
紀律嚴明、富有組織是羅馬軍團成為一支善戰的軍事單位的重要條件。羅馬軍隊更傾向於訓練步兵而不是騎兵,因為步兵能保持戰鬥隊形,而騎兵遇到抵抗時容易被衝散。為維持靠劫掠成性的野蠻人組成的軍隊和鼓舞士氣,中央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訓練、裝備、軍餉和食物。在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下,帝國財政越來越吃緊,維持專業的軍隊愈加困難。
腐敗的帝國官員欺詐、欺壓西哥德人,於是西哥德人開始憤然暴亂。公元378年,羅馬軍隊與西哥德人展開了阿德里安堡戰役。用以鎮壓西哥德人的羅馬士兵有許多是從蠻族人或臨時招募的士兵,戰鬥力差、訓練時間短,多使用小盾牌和輕武器[6]。為了獨享戰果,東羅馬皇帝瓦倫斯下令對弗里蒂根領導的哥德軍隊發動進攻,而沒有等待前來增援的西羅馬皇帝格拉提安(英文:Gratian)的軍隊。儘管羅馬士兵浴血奮戰,還是被哥德的騎兵重創,只有三分之一的羅馬士兵設法逃脫。根據羅馬史學家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的描述,這是自坎尼會戰以來,羅馬軍隊的最大的敗績。東部帝國的主力部隊被粉碎,瓦倫斯陣亡,西哥德人得以「解放」出來蹂躪包括多瑙河沿岸兵工廠的巴爾幹半島。愛德華·吉本評論說,「羅馬人冷靜地面對審判,任由蠻族人撕裂自己的行省和踐踏自己的土地,也不多做抵抗。」[7]
羅馬帝國再也無法保障其邊境的安全。406年,蘇維匯人和汪達爾人越過冰凍的萊茵河侵入高盧,引起了大規模的動蕩。法蘭克人、勃艮第人和阿拉曼人在萊茵河左岸定居下來。不列顛的羅馬軍團越過英吉利海峽,不列顛島就此永久的脫離了羅馬帝國。蘇維匯人和汪達爾人向西班牙挺進,將那裡割據為幾個王國。西哥德人後來被東羅馬人從巴爾幹半島驅逐出來[8]。410年,西哥德人在首領阿拉里克的率領下佔領了羅馬城,縱火、屠城三日,屍體充斥著街道。羅馬城的陷落對帝國的士氣和民心是巨大的打擊。聖哲羅姆寫到,「我的舌頭抵住上顎,動彈不得。抽泣哽住了我的語言」。西羅馬的政治中心從羅馬遷到拉維納。不久,阿拉里克去世,西哥德人向北進入高盧和伊比利亞,屠殺了部分汪達爾人,還把蘇維匯人趕到了半島西部,在那裡建立了西哥德王國[1]。後來形勢稍稍穩定。羅馬帝國內部定居著一些實際上獨立的「同盟者」(以軍役換取土地的蠻族人):法蘭克人(在比利時)、勃艮第人(在日內瓦湖地區)、西哥德人和蘇維匯人,「同盟者」們靠蠶食帝國的領土擴大自己的版圖。428年,汪達爾人在西哥德的壓力下遷走,佔領了羅馬的非洲行省。在阿提拉的領導下,極具威脅性的匈奴人於451年進入高盧,但被羅馬人和日耳曼人組成的聯軍擊退。460年-470年,西哥德人征服了西班牙內除蘇維匯和巴斯克地區以外的地區,汪達爾人攫取了撒丁島、科西嘉島和巴利阿里群島。[8]
476年,日耳曼人奧多亞塞(羅馬將軍)在拉維納廢黜了最後一個西羅馬皇帝,自統義大利地區,標誌著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蠻族諸王國(400年到700年)
主條目:後古代
蠻族入侵者以戰鬥、掠奪和蔑視羅馬人為樂,有的則傾慕羅馬並希望成為她的繼承者。東哥德國王狄奧多里克說:「窘困的羅馬扮演了曾經的哥德,而哥德人終於做了回羅馬人。」[9]
哥德人、蘇維匯人和汪達爾人只是蠻族入侵浪潮的第一波。486年,法蘭克人在克洛維的率領下在蘇瓦松打敗了控制著巴黎盆地的高盧-羅馬將軍塞阿格里厄斯後,征服了阿拉曼人,並於507年打敗西哥德人,迫使他們撤退到庇里牛斯山的另一側,而勃艮第人也於534年臣服於法蘭克人的權威下。在東羅馬帝國的促動下,489年-493年,狄奧多里克率領的東哥德人征服了奧多亞塞的義大利,建立東哥德王國。西哥德人攻佔了蘇維匯王國,並於616年驅逐了拜占庭勢力控制了伊比利亞半島絕大部地區。在不列顛,自4世紀起盎格魯-撒克遜人湧入,對當地的凱爾特民族展開了長期的征服活動。[8]
羅馬的行政系統在西方的部分地區得以苟延殘喘,特別是在義大利和伊比利亞。法蘭克人保留得少些,在不列顛則完全消失。早在羅馬帝國晚期,政府和經濟生活地方化了,有勢力的地主們為抵抗加劇的稅收紛紛組建自己的軍隊。蠻族國王們在西羅馬的土地上建立王國的時候,他們繼承下來的行政系統已經殘破不堪,和東羅馬的貿易逆差十分嚴重,金幣數量依然很少,暴力行為處處可見。[1]
在從前的羅馬地區,400年到600年間人口數量下降了20%,而自150年則減少了1/3。[註 2]從極少數的沉船(充其量還不到1世紀的2%)發掘中,我們發現8世紀時,貿易額達到青銅時代以來的最低值。根據對樹木年輪的觀察,在500年代,伴隨著一個快速寒冷期,森林滋生、農業荒廢。而此前,羅馬人已在農業上實踐輪作,即在一塊土地上耕種而另外一塊土地上休耕。帝國社會公共機構崩潰後,業主難以阻止奴隸們的逃跑和維持種植業,系統化農業普遍消失,糧食產出下降到維持生存的水平。[4]
在此前差不多一千年的時間裡,羅馬是歐洲的政治中心,最富庶且規模最大的城市。[10]在100年左右,它擁有450000的人口。到早期中世紀,它的人口下降到20000,連綿不絕、交錯穿插的密集城市住宅大為減少,匿跡於廢墟和草木之中。[11]
天花沒有明顯的流行於西歐的跡象,直到581年主教格雷戈里的旅行團提供了關於描述天花疾病特徵的目擊記錄;[12]而一波一波的流行病帶走了大量農村人口。[13]大多疫情的細節已不可考,很大程度上因為倖存的文獻奇缺。據估計,查士丁尼大瘟疫奪走了1億人的生命。[14]有歷史學家如喬賽亞·C·拉塞爾認為歐洲700年的人口相對541年減少了50%到60%。[15]750年後、14世紀黑死病爆發前,沒有發生特別重大的疫情。
歷史學家認為,西方的第6、7世紀是一個無所建樹、沉悶黑暗的時代,是不斷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的一次緩慢的暫停。因此,正如某些批評家所言,這幾個世紀在教學中有時候被描述為「一具即將被拉下舞台的屍體,以便下一幕好戲能趕快上演」。雖然如此,中世紀的前幾個世紀確實是艱難的時代,但依然有社會、政治、宗教和思想等方面的重要發展。[1]
拜占庭帝國
主條目:拜占庭帝國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帝國由他的兩個兒子分而治之。西羅馬帝國在5世紀被一系列混戰的日耳曼王國瓜分,使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成為合法的古羅馬繼承者。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官方語言後,歷史學家又稱東羅馬為「拜占庭」;而西方人逐漸地稱他為「希臘」而不是「羅馬」。但是境內居民,習慣自稱為Romaioi,即「羅馬人」。
東羅馬帝國致力於保持對歐洲和東方的貿易路線的控制,成為歐洲最富有的政治實體。帝國利用其老練的戰略、戰術和強勢的外交手段,成功地抵禦了遷徙蠻族的衝擊。對西部領土的收復夢在查士丁尼一世時期(527年-565年)得到短暫的實踐,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查士丁尼一世不僅試圖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還主導編纂羅馬法(查士丁尼法典在許多方面直到19世紀在歐洲仍然有效)、建造中世紀早期規模最大的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然而,一場流行病——查士丁尼大瘟疫在帝國蔓延,重創了查士丁尼的統治,君士坦丁堡約有40%的人們被奪去生命,也是中世紀前期的歐洲人口下降原因之一。[1]
查士丁尼的繼承者——摩里士和席哈克略不得不面對阿瓦爾人和斯拉夫部落的入侵。經斯拉夫人和阿瓦爾人蹂躪,巴爾幹半島的相當大部分成了無人區。626年,歐洲中世紀早期最大城市——君士坦丁堡,抵住了阿瓦爾人和波斯人的聯合進攻。幾十年後,席哈克略統治期間,拜占庭成功攻佔薩珊王朝的首都並刺殺了他們的君王,奪取了對波斯聖戰的勝利。然而,席哈克略所付出的努力付諸東流: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部非洲這些地區宗教分裂和異端學說擴散(基督一性論和景教尤甚)的現狀,使阿拉伯人乘機對這些地區進行征服和伊斯蘭化。[1]
儘管席哈克略的繼任者努力將君士坦丁堡從阿拉伯人的兩輪圍攻中拯救出來(674年-677年和717年),8世紀和9世紀的帝國還是被一場聲勢浩大的、宮廷內部不同派系之間的鬥爭——聖像破壞運動搞得風雨飄搖。保加爾和斯拉夫部落乘機侵入伊利里亞、色雷斯,甚至深入希臘(他們叫摩里亞)。約680年,保加爾人和斯拉夫人聯盟在翁古爾戰役中取得對拜占庭的決定性勝利,驅進巴爾幹山地南部,乘勝追擊拜占庭軍隊,並迫使後者簽訂恥辱的和約、承認拜占庭邊境外的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存在的合法性。[16]
為了應對新的邊境軍事威脅,一種新的管理體制誕生了。塞姆,從前的拜占庭軍隊單位名稱,從此作為將軍統轄的軍事行政州的名稱。七世紀中期拜占庭帝國席哈克略王朝開始實行的一項改革。當時帝國面臨外敵入侵的威脅,為拯救帝國於危亡,帝國開始實行軍區制改革,具體內容有:把北非、義大利實行的軍區制移植到東方,設若干軍區,以軍區代替行省,軍政合一,由主管軍事的將軍統治,實際是對全國實行軍事管制;建立軍屯制度,自由農民被編入軍隊,並分配以世襲份地,亦兵亦農,繳納賦稅,但不服勞役;對軍隊上層則進行土地分封,形成軍事封建貴族,既作為帝國階級支柱,又加強帝國軍事力量。軍區制改革大大加強了帝國的經濟、軍事力理,使帝國得以繼續存在。[17]
8世紀早期,儘管帝國領土範圍收縮,但君士坦丁堡仍是全世界最大和最富庶的城市,只有薩珊王朝的泰西封和晚些時候阿拔斯王朝的巴格達可與比擬。在皇帝著手遏制人口增長的情況下,帝國首都人數在300000到400000之間波動。基督教世界的其他大城市為羅馬(50000人)和塞薩洛尼基(30000人)。[18]即使在西方社會普遍低迷的8世紀,拜占庭的農業法還是標誌著羅馬農業技術的復甦。2006年的大英百科全書提到,「拜占庭社會的生產基礎比當代西歐更為雄厚:鐵器工具在鄉村隨處可見,遍地的水車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現種的豆製品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19]
867年,馬其頓王朝上台。在此期間,拜占庭的領土再次擴張,城市再次繁榮。馬其頓王朝的皇帝們在一段時間內重新佔領敘利亞地區,並在小亞細亞擴張了國土的東北邊境。但從長期來看,他們最重要的軍事成就是在巴爾幹地區牢固地建立起對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亞人的統治,其中巴西爾二世(976年-1025年在位)年復一年地征戰於巴爾幹地區,在1014年徹底摧毀了一支保加利亞軍隊,一度消滅了所有與拜占庭帝國對抗的勢力。然而,馬其頓王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成就,當屬基督教廣納信徒一事。傳教士們最終使巴爾幹和東歐的許多地區都皈依東正教會,並因此納入拜占庭的勢力範圍。這個過程具有重大的歷史影響,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巴爾幹半島的部分地區和俄羅斯、烏克蘭至今使用著聖西里爾發明的字母表——「西里爾字母表」。[1]
標籤:
台灣
學習
歷史
瀏覽次數:
24
人氣指數:
24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中世紀前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東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