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密碼,也稱作Torah密碼,最初指的是在《希伯來聖經·創世記》的開頭每隔50個字母跳讀,就可以拼出「Torah」一詞(意指《摩西五經》,即《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及《申命記》),另外在《出埃及記》、《民數記》和《申命記》中亦是如此。這種現象後來被稱做Equidistant letter sequences(等距字母序列),簡稱「ELS」。這個密碼,由於The Bible Code一書的出版而聞名於世,書中作者聲稱這些密碼可以預言將來。此論受到無神論者和許多宗教團體強烈質疑。
概述[編輯]
最先出自13世紀一位名叫Bachayah的猶太教拉比的著作。20世紀初,這一內容被居住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位猶太教教士Michael Ber Weissmandl發現。並在他死後的1957年,由他的學生將其公之於眾。
到了1980年代,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數學家Eliyahu Rips和物理學家Doron Witstum利用計算機高速計算對比(一套精密的數學運算模式),挑選聖經時代以來的32位知名人物,結果發現他們的名字和出生與死亡日期在《創世記》中都是編在一起的。後來他們把整本希伯來文聖經原文去除了所有字間距,連貫成總長304805個字(因為根據傳說,摩西從上帝手中接受的聖經就是「字字相連,無一中斷」),採用計算機跳躍碼方式,在字元串中尋找名字、單詞和片語,最終找到了一系列相關信息。據此完成了《 經過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希伯來大學多名數學家驗證,以及美國Statistical Science雜誌(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的機關期刊之一)的三次複核後(他們經過數學分析,證實聖經密碼為巧合的可能性只有二十五億分之一,後來研究人員以更高難度測試,發現為巧合的可能性低至五萬兆分之一),於1994年8月,正式發表在了Statistical Science雜誌上(對於這篇論文的爭論參見下面的「各方觀點」)。
從聖經第一個字母開始,尋找一種可能的跳躍序列,從1、2、3 個字母,依序到跳過數千個字母,看能拼出什麼字,然後再從第2個字母開始,周而復始。一直到聖經最後一個字母。
例如Rips ExplAineD thaT eacH codE is a Case Of adDing Every fourth or twelth or fiftieth to form a word得出隱含訊息為READ THE CODE。
澳洲國立大學的一位計算機教授Brendan McKay,就接受這個挑戰,找到了底下印度總理甘地被刺的「訊息」,並且把它放在自己的網站上。直行的 IGANDHI,第一個 I 是他的名字 Indira 的縮寫,按著是甘地 (Gandhi)。按著橫行是 the bloody deed。死亡的契約,預示著甘地是會被殺的。
事實上,McKay不但找到一位總理 ,他還在《白鯨記》找到林肯、拉賓、甘迺迪…等名人被刺殺的訊息,用的是跟Michael Drosnin一樣的方法。這下子麻煩了,似乎到處都藏有密碼,是不是生活周遭都布滿天機,等著我們用電腦去解讀呢?這位Brendan McKay說,也有基督教徒一直在尋找密碼,不過他們想找的是有關耶穌基督降臨的訊息;而這回他用的是《但以理書》,因為Michael Drosnin在《聖經密碼》中提到這是一本「封印之書」,預告著「彌賽亞來臨的日子」,而耶穌向來都被視為是彌賽亞的。McKay依照魏茨滕等人的方法,考慮了一些關鍵字詞,像 son of god,去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耶穌跟 son of man 較靠近。這下子耶穌由「神之子」變成「人之子」,整個論戰也跟著變得混沌、局勢不明了。
相關書籍或論文[編輯]
Yacov Rambsel: Yeshua-The Name of Jesus Revealed in The Old Testament
Grant R. Jeffrey: Signature of God
Michael Drosnin: The Bible Code. Simon & Schuster, 1997. ISBN 0684810794.
Jeffrey Satinover, MD: "Cracking the Bible Code". Wm. Morrow, 1997. ISBN 0688154638.
D. Witztum, E. Rips and Y. Rosenberg, Equidistant letter sequences in the Book of Genesis, Statistical Science, 9 (1994) 429-438.
B. McKay, D. Bar-Natan, M. Bar-Hillel, G. Kalai, Solving the Bible Code Puzzle, Statistical Science, 13 (1999) 15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