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小姐,你的李登輝的一千天那本書,我買了好幾本,送給同事友人。"一位自稱深綠的台灣同胞,找到適當時機,很真誠的對我說了這句話。
"現在呢?看現在的李登輝,你還認為那本書值得看,值得送人嗎?"
我壓不住坦白的本性,淡淡笑笑,反問這位年約四十七、八歲,面容忠厚的中年台灣查甫人。
他楞了楞。
「那是台灣人意識得到肯定突顯的一本書」。他的回話很台灣。
我承認;也很慚愧。
"李登輝的一千天",不只是在寫第一位台灣本地出生的總統,遭遇既得利益者反撲困頓抗爭的故事,而是反映、喚醒了台灣人被壓迫的集體歷史記憶與共鳴。
這本書成為暢銷書,是不少台灣人血淚辛酸付出的結果。可惜,不少國民黨世襲權貴,至今仍不能理解他們統治之下台灣民眾這樣的底層鬱悶。
如果不是這幾年來,我認真花時間與支持綠營的台灣民眾接近;如果不是我在藍綠對抗的零和戰役中,不怕死的走向綠營選民集結的大本營與他們對話,我恐怕也無法領會這書背後的深層意涵。
然而,這些悲苦與不平,都該告一段落了。
以台灣人執政為標舉的民進黨政府,已連續兩次獲得總統大選的勝利。
爭取台灣人出頭天,已經不再是台灣人集體的憤怒與悲哀。
相反的,台灣人執政成果不佳,卻成了台灣人難以啟齒的羞辱。
十六年了。十六年前,那位被美國新聞週刊雜誌稱為首位"本土之子"
(The Son Of Natives)總統,四面楚歌、備受權鬥艱辛之苦的李登輝,已是飽啖榮華富貴、享用人民資源於一身的前任總統。他對台灣的民主是有貢獻,但也有未能負起的責任,以及尚未面對的裁判。
李先生的年紀大了,但是他沒有選擇退休。
當他擔任精神領袖的台聯,尚未放棄以他為號召,訴求選民贏取政治影響力;當他仍然每月享有台灣人民納稅血汗金提供的禮遇,過著權貴者生活時,接受檢驗,是必要;也是公道。
而且,我雖是小人物,我也有要向歷史負責的正直。我不能讓後世只看到"李登輝的一千天";只看到四分之一的李登輝;只留下一個不完整的李登輝印象。依照計算,李總統當政,前後十二年,,一共四千五百天。
我以這樣的原則埋葬那本名為"李登輝的一千天"的舊作;以相同的自我要求,撰寫另一本以李登輝為主角的新書。
請別怪我寫的兩人不同,這,不是我的錯。早就有人評論,李登輝白晝、黑夜不一樣。
我寫的是真相。當年如此,現在,亦復如此。
(摘自總統內戰一書)作者 周玉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