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主講
所以我們一直在強調,教育必須「慎於始」,能掌握教育的重點,確實當父母就不會那麼辛苦;但是你沒有掌握到,會累死你。我們這個簿子從小學要幫他送到什麼時候?可能他生了孩子也交給你:爸爸,就給你了。有沒有這種情況?現在年輕人責任心重不重?很不夠,甚至於一、二十歲了,自己在家裡看電視不去找工作,沒責任感。誰幫他找?爸爸媽媽還要使出混身解數,透過很多關係去幫他找工作。找到以後,他還有點不耐煩,對父母說:好!看你的面子,我去做一下。他工作能不能做得好?到時候脾氣又來了,又不願意做了,你這輩子不知道要為他的事勞碌到什麼時候!
盧叔叔他的女兒第一次作業本忘記帶,打電話回來叫他幫她送去。他馬上跟他女兒講,「沒有帶作業是你自己造成的,自己做的事要自己承擔,所以被老師處罰也是應該的」,電話掛下去。這個電話一掛,對女兒的心情是怎樣?很沮喪,但是也印象深刻。那天他女兒回來,表情也很沮喪。我們把電話掛下去,代表父母教育的一個原則,這個叫威嚴。女兒進來以後,要不要繼續罵她?要不要再說「你看忘東忘西的」?她已經夠沮喪了,你又繼續罵,這樣太過了。威嚴已經有了,接下來要施恩德,所以把女兒叫過來:今天有沒有被老師處罰?小女孩點點頭。「爸爸告訴你一個方法,你這輩子就不會因為沒帶東西被老師處罰了。」女兒一聽精神就來了。所以就告訴她,你只要運用聯絡簿,把明天該帶的東西列好,睡覺以前檢查書包,已經有放進去的課本、作業本就在上面打勾,所有都打了勾,很安心去睡覺,也不會再出同樣的過失。
往往孩子犯錯的時候,是機會點的出現。但是假如孩子犯錯,我們馬上脾氣就來,這個機會就斷送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所以教育孩子絕對不能情緒用事,要很理智觀機,因勢利導,讓他從中記取教訓,這樣就會經一事長一智。所以你要能心平氣和,才能掌握這些契機。這是「事勿忙,忙多錯」。
『勿畏難,勿輕略』。這個「勿畏難」就是不要害怕困難,要勇敢去承擔、勇敢去付出。當初我到海口去,我的父親有交代,他說你去大陸以後,就好好跟在楊老師的後面,好好學習。我也覺得很好,有個長者可以學習,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比較不會緊張。結果去了海口,過了四、五天我們就上北京,然後直接到山東去拜孔老夫子,因為要推展中國文化,而夫子是影響中國文化最深遠的聖人。當我們去禮拜孔府、孔林、孔廟,看到很多現象內心也很傷感。幾百個碑文統統都摔壞了,只剩下三塊沒有壞。為什麼沒有壞?因為那個碑文相當大,我印象很深,有一塊是康熙皇帝讚歎孔夫子的碑文,因為太大動不了才沒被摔壞,不然很可能全軍覆沒。
我們去了孔廟以後,又到了周公廟,結果孔廟是門庭若市,但是周公廟一個人也沒有,而且周公廟都有點荒廢掉了,我們看了內心很難受。假如這些來參觀孔廟的人是為了學習中國文化,他應該會去哪?也會到周公廟來看看,因為夫子一生最尊重的就是周公。所以我們也感受到,來看孔廟的人動機在哪裡?有可能怕別人問他:你有沒有去過孔廟?假如說沒有,好像覺得很丟臉,一定要來走一走。而來的時候,當他步入孔林、孔廟,也是個很好教育他中國文化的機會。結果我們看這些解說員都是訓練出來的,然後左一句封建不好,右一句封建不好,很可能對於中國文化都有些曲解掉,所以這麼好可以宣傳中國文化給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人的機會都喪失掉了。
楊老師看到這樣的情況,她就覺得一定要設立一個中國文化網站,這樣才能夠讓這個平台,讓全世界有心學習的人都可以馬上深入。所以楊老師就告訴我,她必須留在北京架設大方廣文化公益網,老師對我說:你自己回海口去!我到大陸才一個禮拜,馬上被派回去了。在那個當下,突然一句《論語》的教誨在我們的腦中升起,就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有弘毅的態度,要任重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所以我就坐著飛機回海口去,就開始這一年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