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 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現代都市人學習「般若心經」,因「心經」可以令我們在百忙之中找回自我,不會生活得焦慮和不安。 一般都市人都有「失心」的現象,一切的身體疾病及靈病亦隨之而來,因此,「心經」可說是幫助我們都市人找回自己的「心」的心經,使人類得以善發其所以為人的特性,擁有極其宏觀的智慧。 因此心經不愧為「心之經」,不單打破我們的迷情妄執,而且使人平心靜氣地來思索這一顆「心」。這絕不是簡單的。 「無邊生死何能斷,唯有禪那正思惟。」 為甚麼要修「心經」?因為心經能斷一切眾生的無邊生死苦。 「般若心經」其實是一篇哲學論文,是最高佛學的宇宙觀。 因此,心經沒有宗教色彩,任何教任何人士均可誦讀,體驗經中的智慧。 佛祖釋迦牟尼說修法共有八萬四千個法門,每一法門皆可渡人成佛,所謂「八萬四千個」,祇是比喻,謂方法極多,無以為數,祇要領悟箇中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可選擇的方法。所謂「皆可成佛」,亦是泛論一個人得到極大的快樂,非指死後可以成仙成佛,乃指今世能超脫「生老病死苦」,掙脫人世間總總不幸和痛苦,做一個快樂的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