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管婺媛╱台北報導】
親民黨立委張曉風前天指台灣「剩女」多,不過根據內政部去年底最新統計,台灣「剩女」雖多,但「剩男」更多;國內適婚年齡(廿歲至四十九歲)卻未婚男性兩百七十萬人、未婚女性兩百一十七萬人。「剩男」足足比「剩女」多了五十三萬人。
張曉風前天發表「剩女論」,指外配占用台配員額,造成台灣多「剩女」,引發新移民與婦女團體強烈反彈。其實,根據內政部統計,國內「剩男」人數遠超過「剩女」,而且國人晚婚趨勢越來越明顯,女性尤其顯著。
根據內政部統計,國人初婚年齡平均值從民國七○年代的男性廿七.六歲、女性廿四歲,一路飆升至九○年代的男性卅.八 歲、女性廿六.四歲。二○一○年男、女結婚年齡更分別往後推延到卅一.八歲與廿九.二歲。
不僅男性比女性晚婚,台灣男性「孤家寡人」的情況也比女性多。在民國七○年代,男性有偶比例為六十二.三%、女性七十四.七%;八○年代男性五十九%、女性六十九%;九○年代男性有偶比例為五十三.八%、女性六十.七%。前年底最新統計則顯示,男性有偶比例降低至四十四.三%、女性攀升至五十.九%。
而在台外配人數截至今年二月為止,總人數已達四十六萬人,其中陸配占逾六成,人數最多;其次為越南籍十八.七%。外配女性人數近四十三萬人、外配男性僅三萬人,男女比例超過十倍。不過,亞洲地區以外的外配,男性人數卻多過女性。
內政部戶政司長謝愛齡表示,過去國人普遍有傳宗接代觀念,但隨教育、經濟提升,類似觀念漸趨薄弱,也造成國人結婚、生育比例逐年下滑。
至於,為何國內「剩男」人數遠超過「剩女」?謝愛齡說,現代男女受歐美和世界潮流影響,尤其是未婚男性比女性更重視個人意願和自由,男女思維模式也有所差異;且許多青年男女生活繁忙、沒時間交友也是原因之一。
謝愛齡說,內政部去年舉辦未婚聯誼活動,報名的男女性都同樣踴躍,最後有三對步入禮堂,十二對繼續交往中;內政部預計在今年也將續辦聯誼活動,透過各類活動規畫,營造樂婚氛圍。
出自中國時報電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