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14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16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15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04.23  天氣:  心情:

蔡禮旭老師主講
下一句,『邪僻事,絕勿問』。對於這些怪力亂神的事,小孩子不要亂問。現在拍出來的電影都是什麼電影?很恐怖的,孩子看完以後半夜還會做惡夢。所以這些商業行為都不知道對孩子心靈有很大的危害,我們做父母的要主動去把這些不好的東西把它排除掉,讓孩子長養一個善良、祥和的心靈。好,今天課程我們先講到這裡,謝謝。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阿彌陀佛!我們昨天進入第三個部分,「謹」的部分。昨天也有提到「勿輕略」,對很多事情不可輕視、不可忽略。比方說,我們要送朋友東西,也要把東西整理整齊再拿給對方。記得有一台車子,剛好父親他的車要給我,我就把這個比較舊的車要送給我一個老同學,父親就跟我說:你要送人家東西,一定要先把它全部再檢查清楚,然後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再送給別人。不能因為你要送人家東西,心理上就覺得,我送給他,算是已經給他幫忙。很有可能我們的車子剛好有些狀況,到時候他一接手以後,又要處理這些狀況,一定會製造很多的困擾。我也遵照父親的指示,去給車廠好好檢查一番,結果發現離合器已經快要壞掉了。因為我們自己開習慣了,但是假如再交給別人,他可能會叫苦連天,就把離合器重新換,再送給老朋友。所以我們縱使送人東西也不可輕率。


教孩子不輕率的態度,也從他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去注意、要去叮嚀。比方說我們交代學生、交代小孩幫忙做事,比方叫他拖個地,他拖完地以後,一定要叫他來報告,說「老師,做完了」,或者「媽媽,做完了」。不然他去做,也不知道有沒有做,我們就不清楚。等他們來講做完了以後,諸位同修,我們還應該怎樣?一定要去檢查,看看他有沒有打馬虎眼,簡簡單單弄完。一定要檢查他這件做的事情有沒有做好?假如第一次他打馬虎眼,我們沒有給予指正、給予指導,可能往後他在做同一件事的時候就會隨便。當我們掌握這個機會,給予他肯定:你做得不錯,還有哪些不足之處應該下一次再注意。還是叮嚀他把它做好,然後再給予他肯定,告訴他:你假如從小做事就能做得這麼圓滿,以後一定會有相當好的成就。我們也要善於觀察孩子在做人做事當中,有沒有輕略,這也要多加用心。


我們在團體生活當中,像我們在道場之中,我們就代表道場的一分子,所以所有道場的事務,只要剛好我們看到了,都應該隨手去幫忙。比方說,浴室前面排了一些拖鞋,假如我們看到拖鞋已經亂了,就可以順手把它排整齊。因為整個團體的一草一木都在代表團體的形象,我們應該同心協力把團體經營好,留給他人很好的印象。更重要的,透過這個好的印象,讓他能夠深入正法,能夠獲得法益。不要因為小小的細節,而讓他對我們有些不好的印象,這些方面也要勿輕略。我們看下一句經文「將入門」,一起來念一下: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將入門,問孰存』,當我們要進入房間的時候,一定要先敲敲門,看看裡面有沒有人在,假如直接進去,就顯得很唐突。我們在看「商道」這個連續劇的時候,都看到他們一進門,不是敲門,是站在門外先出聲音,說:都房大爺,我是尚沃。裡面的主人就聽到了,假如方便的話,他說:好,你請進來。假如剛好在忙,這個都房大人會說:你先等一下。這樣就不失禮,不會去干擾到屋裡面的人,假如他正在辦事情。這是「將入門」,所以孩子從小也要教他這些應有的禮儀。


這句話我們再把它擴大一點,比方說你要去拜訪朋友,「問孰存」,也可以了解一下,他家裡面有哪些長輩?有哪些家人?問了以後,我們也了解到他母親現在狀況如何,他的家裡人狀況如何,等到進了他們家以後,也會覺得很親切,不會很陌生。一進門,還可以就我們了解的事情,關心一下他的媽媽說:伯母,你前一陣子是不是感冒了?現在好多了吧!俗話說「見面三分情」,這樣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因為當他的孩子跟你非常的熟悉、非常的親密,而對你很少了解的話,他的父母也會掛心:他跟這個朋友這麼好,不知道這個朋友品德怎麼樣?所以交朋友我的一個習慣,很熟的朋友一定要到他的家裡面去拜訪,讓他的家人也對我們很熟悉。


標籤:
瀏覽次數:14    人氣指數:214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14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116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4-23 16:07
她, 46歲,亞洲其他,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