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清晨,有一位打扮光鮮的女士 來到老和尚住持的承天禪寺參訪。 一走進大殿,她看到一位出家師父, 便向他詢問洗手間的所在處。 師父用手指了指方向,可這位女士卻不以理會, 直接對師父說:「帶我去。」 等方便回來,正好在大殿遇到老和尚, 就對老和尚說:「你就是廣欽?」 老和尚點點頭。 「我遠遠一看,就知道你是廣欽。 聽說你會看相,你看我是誰?」 「我不知道,我不會看相,你會看相?你看我是誰?」 老和尚反問。 「我看你是高僧活佛的臉。」 「噢!寫在臉上!」 「你看我像什麼?我的命好不好?」女士問。 「你像有錢人的太太。」 「憑什麼知道的?我的臉還是我的氣質?」 女士又問。 「從你的衣著。」老和尚答。 「衣服是外在的東西,怎麼可以作為依據? 如果你也穿這套衣服,不就也成了有錢人的太太?」 「出家人不穿俗家衣服。」 「為什麼你不說我是有錢人家的女兒,而是太太?」 「我看你不像。結過婚沒?」 「我是學生,在德國念書。」 「你不像學生,學生應該像他那樣。」 老和尚手指著在會客室中看書的學生。 「好!不過,老和尚,佛法中有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說法, 而空中還有一個妙有。」 女士說完話,即起座,逕自向門外走去。 「噢!妳也談心經,喂!空即妙有,空是…」 不等老和尚說完,來客已然消失了蹤影。 在旁隨侍的弟子看到這種情況, 都為來客如此踞傲的態度而感到忿忿不平。 老和尚馬上以手制止說: 「事情來時,我們依當時的情況斟酌情勢當面應對。 而事境已過,便須放下, 若再提起,論是論非,批評好壞, 便是造口業,就是自己的過失。 別人好壞是別人的事, 我們毋須將它帶到心裡來自尋煩惱。」
§逸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