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定
行者修行境界,以及是否有所超越,由定中均能顯現。世尊在菩提樹下之證悟,亦是由定而得;因此,行者對於定之工夫不可不下。
《無量壽經》中所謂「深心」、「定心」即乃針對我人之「散心」而言。
我人承擔累世因業,心王受外力所干擾自然無可避免;因而,修此定心更是倍下苦工。
由「心定」始可進入「神定」,再由此進入一切法之「大定」。
行者修行有因法門而異,不論禪定,或者唯識定,甚至任一深定,均須由定神而入門,此之所以修定必由心神為基礎而下工夫之理。
定中所顯現之超然,其原動力在於我人因受累世因業及今世色相所蒙蔽之慧性,可憑藉入定而驅除。
佛家時時以「由定而生慧」以勵行者,其理即在於此。
行者若能修行至可入定中之境界,受因業色相所迷惑之靈性,融入宇宙間之能量,不再受此假相所蒙蔽;則在時空假相的環境中,一切俱皆洞悉,無所掛礙;則行者智慧之圓融,無所障礙之知識、根性俱皆不受牽擾,則豁然之間宛如大放光明之燈灼照耀遍處,乃從此可解脫色相之束縳。
修定之益處,端在我人此一假體久受輪迴之障,以及色相之迷,因而時時執假為真,必須由定中去省思此一迷惘,始能突破此一修行之阻障。
修定之工夫,自然並非一蹴可及;因為我人三心四相,執念過重,無法由靜而入定。
況且,此一假體時時祟弄我人心神之不能攝納專注之意念;因而,修定必須先從戒律自身作起,由我人假體之嚴格束律,始之可以受心神所節制,再來修定則必可事半功倍。
綜此而言,入定不但可以使我人之靈性從迷茫中突破顯現光明;更可以無礙於時空假相而得無礙圓融;更因為修定之前,銜接於戒律之嚴格約束,行者久而久之,宛如脫胎換骨,當可精進於無漏之中。
須知定中生慧,不止於提升我人之智慧而已,在此有形之智慧中更可以顯現無形之智慧,即六大智通之力量。
(摘錄:拱衡寶庫之超越自然的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