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616198
 miaow喵的咧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綠燈行不行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胡蘿蔔暴民(Carrotmob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丹麥與格陵蘭
作者: miaow喵的咧 日期: 2010.09.13  天氣:  心情:

  地理
在地理方面,丹麥、格陵蘭和法羅群島均隸屬北方王國,並由歐洲北極部、歐洲大西洋部分以及位於環北地區的歐洲中部的一些省區共同治理。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資料,丹麥的領土可以分為兩個植被帶:位於大西洋附近的混合林帶和波羅的海附近的混交林帶。法羅群島由北法羅群島草帶覆蓋,而格陵蘭則覆蓋著格陵蘭島北極高苔原以及低北極苔原。

 歷史
約8至11世紀,古北歐人(Norse)發現和殖民於昔德蘭群島、奧克尼群島、法羅群島、冰島和格陵蘭,並嘗試在文蘭(估計是現在的紐芬蘭島的蘭塞奧茲牧草地)設立殖民區,也統治英格蘭部分地區(丹麥區)、愛爾蘭和諾曼第,在東面建立的基輔羅斯後來成為俄羅斯沙皇國。古北歐人管理連接北面格陵蘭和南面君士坦丁堡經俄羅斯河流的貿易路線。1536年,丹麥和挪威合併的共主邦聯丹麥-挪威成立。 1814年根據《基爾條約》,丹麥-挪威聯盟解散,丹麥將原屬挪威的冰島、法羅群島及格陵蘭改為丹麥的屬土。此外,丹麥亦有海外殖民地:1620年至1869年統治丹屬印度(特蘭奎巴)、1658年至1850年統治丹屬黃金海岸(迦納)以及1671年至1917年統治丹麥屬西印度群島(美屬處女群島)。 冰島1874年獲得地方自治權,隨後與1918年成為完全主權國家,並以丹麥國王兼任國王。冰島在1944年廢除君主制度。1948年法羅群島取得地方自治權。1973年,丹麥王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今歐洲聯盟),法羅群島並未隨之加入,而格陵蘭則在取得自治後於1985年退出歐共體。兩個屬土都是因為漁業問題而與歐盟分道揚鑣。格陵蘭在1979獲得地方自治權,再於2008年通過公投,爭取在2009年擁有更大的自治權。    

《一個格陵蘭人的美夢》  
(Singuagtugag)是愛斯基摩裔的丹麥文學家史都客(M.Storch)在1915 年所發表的預言小說。書中敘述他從童年就憧憬著的夢想:他那美麗的故鄉,覆蓋著純潔冰雪的寶島,終於可以成為獨立的國家,自由地與散居在加拿大、阿拉斯加及西伯利亞的弟兄們歡欣鼓舞地共謀土萊文化(Thule Culture 亦稱北極圈文化)之復興。

 
更完全的高度自治 美夢成真

現在,這個美夢即將成真;因為(2009年6 月)21 日,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偕同夫君亨利克親王穿著伊努特族的傳統服裝,親臨這一個世界上第一大島的首府努克市,親手將丹麥政府賦予格陵蘭自治領導享有更完全的高度自治權力之法律文件,送交格陵蘭議會議長奧茲菲爾德接受。從此以後,不僅內政完全自治,原本由丹麥政府保留的司法權、警察權及天然資源管理權,也完全移交出來。雖然國防仍須丹麥協助,但部分外交業務,尤其是領事事務也歸由自治領政府自行處理。雖然仍以丹麥女王為國家元首,但他們不再是丹麥人,而是伊努特人,可以使用自己的官方語言,事實上也可以獨立地行使主權。所以全島民眾都穿起傳統服裝,高唱民族歌謠,載歌載舞地歡慶這一個日子。


格陵蘭簡介
世界第一大島。位於北美洲東北部。全島約4/5的面積在北極圈以內。海岸線長4.4萬公裡。年平均氣溫在0 ℃以下,最低可達-70 ℃。環球諸島的大哥大。地球變暖的前線



名稱來源
格陵蘭這個名字正是這些斯堪的納維亞人所取。根據北歐神話史詩薩迦的記載,紅鬍子埃裡克森因為犯謀殺罪而從冰島流亡至此。埃裡克森一家及其奴隸向西北航行,以探尋傳說存在在那裡的陸地。當他在島上定居下來後,便給該島取名格陵蘭(意即“綠色的土地”),以吸引更多的移民。(至少該島南端的峽灣還是多草的。)他的這一妙計果然成功,北歐移民也能和新來的因紐特人和睦相處。12世紀時,在格陵蘭甚至還建立了一個天主教的主教轄區。1386年,格陵蘭正式歸屬於挪威,由於當時挪威是北歐三國卡爾馬聯合成員,所以在該聯合瓦解後,格陵蘭又轉屬於丹麥-挪威雙重君主國的統治。在堅持了五百多年以後,北歐人的定居點在15世紀突然消失了,這很可能是因為小冰期引起了普遍的食物匱乏。後來發現的該時期居民的遺骨,都帶有營養不良的特征。

歸屬丹麥
1814年,根據基爾條約,丹麥重新獲得了格陵蘭的主權。20世紀20年代,當挪威從丹麥手中取得獨立之後,占領了當時無人居住的格陵蘭島東部地區,宣稱該地是無主土地,聲稱對其擁有主權。1933年,丹麥和挪威兩國同意將此爭端提交國聯下屬的國際法院訟裁,根據仲裁結果,丹麥獲得了全部格陵蘭島的主權。在早期的地圖上,格陵蘭也曾被標上Gruntland的名字(意為大地之地),到底Grunt是Green的訛音,還是反過來,至今無人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格陵蘭和丹麥本土的聯系,由於1940年4月9日納粹德國占領丹麥而被切斷。格陵蘭通過開采Ivigtut的冰晶石礦,設法同美國和加拿大進行貿易,獲得了必需的商品。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北大西洋的氣候受格陵蘭東北部沿海的洋流情況影響很深。因此,二戰期間在這一地區也發生了小規模的戰鬥。1943年,一名丹麥士兵在該地區陣亡,一年以後,一名德國士兵也戰死該地。2008年11月25日,格陵蘭舉辦自治公投,75%選民投票支持從丹麥手中獲得更大的自治權。2009年6月21日,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的自治公投結果生效,政府接過原本由丹麥王國擁有的天然氣資源管理權、司法和警察權、部分外交事務權。

政治
設有自治議會和自治政府。稅收、地下資源、教育、文化和社會福利等事務由自治政府負責;防務、外交、司法和貨幣等由丹麥政府掌管。總督由丹麥君主任命。在丹麥議會中有2個議席。有自己的旗幟和郵票。1999年2月舉行大選,組成前進黨、工人黨聯合政府。格陵蘭已決定:獨立是最後的目標。
格陵蘭於2008年11月25日舉行自治公投,公投案以超過75%選民支持大比數獲得通過支持從丹麥手中獲得更大的自治權。這成為格陵蘭脫離丹麥三百年統治而獨立的前奏。公投通過後,格陵蘭自治地位從2009年6月21日起生效。

正式自治
格陵蘭自治後,政府將接過原本由丹麥王國擁有的天然氣資源管理權(地理學家認為,加拿大和格陵蘭島之間大陸架的石油儲備比北海的儲備高出數百億歐元。全球的變暖使這個大陸架儲備的開采成為可能。以前終年覆蓋在冰下的大部分地區如今的冰層覆蓋期最多只有三四個月。)、司法和警察權。格陵蘭將擁有部分外交事務權,但丹麥王國在格陵蘭的防務和外交事務上擁有最終決定權。格陵蘭語將成為其官方語言。

歷史
格陵蘭的土著居民究竟何時來到這裡,為什麼他們要選中這樣一個荒涼的地方居住,這些都已經無人知曉。在冰島的殖民者於982年來到這裡的時候,他們發現這裡無人居住。在島的極南端,冰島人建立了三個據點,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他們一直堅持了下來。格陵蘭是聖誕老人的故鄉。
1000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因紐特人就遷至格陵蘭定居,他們世世代代以捕魚狩獵為生。公元 982年,移居冰島挪威人發現了格陵蘭,於是在1261年成為挪威的殖民地。1380年丹麥與挪威聯盟,格陵蘭轉由丹麥、挪威共同管轄。1841年丹麥、挪威分治後,成為丹麥的殖民地。後挪威與丹麥為該島歸屬問題發生爭執,1933年由海牙國際法庭判歸丹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格陵蘭一度由美國代管,戰後歸還丹麥。1953年丹麥修改憲法,格陵蘭成為丹麥的一個州,與法羅群島一樣,它在丹麥議會中也擁有2個席位。1979年5目1日起格陵蘭正式實行內部自治,但外交、防務和司法仍由丹麥掌管1973年,格陵蘭隨丹麥一起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然而作為一個其經濟和生存都完全依賴海洋資源的北美島嶼,受歐洲的管理是完全不必要的。1985年2目1日,格陵蘭通過全民投票表決,終於成功地將自己從歐共體中解脫出來。自1979年5目1日起,格陵蘭建立起內部自治政府,與法羅群島在1948年獲得的地位一樣,它成為在丹麥王國名義下一個有著特殊地位的國家。內部自治政府的一個基本條件是由格陵蘭政府自行管理格陵蘭事務,而只有與丹麥王國有關的案件才由丹麥司法機構裁定。作為丹麥王國的一部分,丹麥派駐格陵蘭的代表其權限隨著丹麥向格陵蘭自治政府移交權力而大大減少。盡管如此他仍是丹麥在格陵蘭的首席代表,依法管理格陵蘭的內部事務,負責丹麥在格陵蘭舉行的選舉。在外交事務上,格陵蘭不能與其他國家簽訂有關外交關系的協議。而另一方面,作為一稱補償,丹麥憲法又承諾,所有與格陵蘭有關的聲明都將照會格陵蘭自治政府。

議會
自治議會(Landsting)經普選產生,任期4年,設31個議席。本屆自治議會於1999年2月選舉產生,前進黨11席,團結黨8席,工人黨7席,獨立聯盟4席,無黨派人士1席,議長約翰·隆德·奧爾森(Johan Lund Olsen,工人黨)。

政府
本屆自治政府於1999年2月由前進黨和工人黨組成,共有7名成員:主席約納特·莫茲菲特(Jonathan Motzfeldt,前進黨);約瑟夫·莫茲菲特(Josef Motzfeldt,工人黨),主管經濟和貿易;埃弗爾德·雅可布森(Alfred Jakobsen,工人黨),負責衛生、環境和宗教事務;本納迪克特·托斯坦松(Benedikte Thorsteinsson,前進黨),負責社會和勞工事務;帕維阿克·海爾曼(Paaviaaraq Heilmann,前進黨),負責商業;瑪麗安娜·彥森(Marianne Jensen,女,前進黨)負責文化、教育和科研;彼得·昆沃爾特·薩繆爾松(Peter Groenvold Samuelsson,前進黨),負責住房和基礎建設。

行政區劃
全島分為東格陵蘭、西格陵蘭和北格陵蘭三部分。


丹麥花絮
據英國媒體報道,丹麥哥本哈根婦女已贏得了在公共泳池裸胸游泳的權利。哥本哈根市文化和娛樂委員會28日以壓倒性投票通過了允許女性在公共泳池內裸胸游泳和行走的議案。

  社會主義人民黨的赫迪加爾德稱:“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對婦女的胸部這麼反感。”這項決定是在“裸胸陣線”組織長達一年的活動壓力下做出的。這一組織宣稱,婦女應該和男人一樣有權利赤裸她們的胸部。年僅20歲的活動領導人埃斯特裡德-萬格去年聖誕節曾在一娛樂中心裸露胸部以示威。她說:“應該由女人自己決定我們的胸部何時與性有關。在游泳池的時候,胸部就與性無關,因此沒有任何理由將它們遮蓋住。我們要向男人一樣裸胸游泳。”

  丹麥的這項運動源自瑞典一個名為“這只是胸部”的組織。兩名婦女在斯德哥爾摩附近的公共泳池游泳時被要求遮擋胸部,她們在這之後創建了這一組織。瑞典示威者去年在國內舉行了數次裸胸示威活動,她們要求裸胸的權利被擴大至足球比賽。22歲的活動領導人卡爾森稱:“我們想讓我們的胸部和男子的一樣正常和非性化,這樣我們也可以在足球比賽時脫去上衣。”唯一對這項運動發出反對聲音的是救生員。他們抱怨說,在救生的時候,他們實在不知道該抓住什麼。

  幾年前,加拿大的溫哥華已允許婦女在公共泳池和沙灘裸胸。活動分子預計這一運動將擴展至包括英國在內的整個歐洲。但是法國的情況看起來正與此相反。由於巴黎夏季海灘上出現了太多的裸胸女子,對此感到難堪的官員們2006年已禁止女子在塞納河游泳時裸胸。

丹麥的快樂
麥文裡有一個特殊的字「hygge」,常被用來形容一種溫馨舒服的氛團hygge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刻,真正的hygge是丹麥文化的特產,無 法言傳,只能親身體會,那是一種讓人心快樂地融化的美好狀態,更是全心投入經營這份美好的過程,點上燭光,對坐談笑相望間,那空氣與眼神中瀰漫的溫暖、歡 樂、與光采,也許就是hygge的寫照。丹麥人是全世界最快樂幸福的人,我想那一定是因為,他們懂得將家的感覺,帶到生活的每一個地方。

丹麥完善的社會福利體制,透明的政治文化,讓人安居樂業的快樂生活,重視平等的思考模式,還有具啟發性的教育方式,整個社會許多面向環環相扣,丹麥在社會風氣的自由度上,的確比北歐其它國家都更為開放,也讓丹麥人活得快樂滿足。



http://jsp12a.pixnet.net/blog/post/25348237#trackback


<><><><><><><><><><><><><><><><><><><><><><><><><><><><><><><><><><><><><>


三百年的奮鬥

與如今互相的尊重

也源於丹麥文化的富足快樂

而能給的出去

對照對岸

同祝富足安康心靈快樂囉
標籤:
瀏覽次數:159    人氣指數:2699    累積鼓勵:127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綠燈行不行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胡蘿蔔暴民(Carrotmob
 
住戶回應
 
時間:2010-10-06 09:14
他, 50歲,亞洲其他,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9-22 11:15
她, 99歲,北京市,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9-16 15:25
他, 50歲,亞洲其他,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9-16 09:43
他, 50歲,亞洲其他,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9-15 21:27
他, 50歲,亞洲其他,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9-15 11:00
他, 50歲,亞洲其他,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9-15 10:59
他, 50歲,亞洲其他,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9-15 00:11
他, 52歲,新北市,房地產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9-14 20:36
他, 50歲,亞洲其他,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9-14 14:17
他, 50歲,亞洲其他,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上一頁 | 下一頁
[最前頁] [1] 2 [最末頁]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