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華民國內政部資料顯示,65歲以上所謂「銀髮族」的人口約有160萬左右,而每年有3,500例股骨頸骨折發生。而在美國骨鬆協會研究中指出,美國人口有2千8百萬受到骨鬆症的威脅,其中80%為女性、20%為男性,1千萬人屬於較嚴重的骨鬆症,1千8百萬人則有較低的骨質量,終其一生,超出50歲以後,女性有達一半的機會,男性有1︳8,皆會有骨鬆症所導致的骨折發生。骨折發生率更為腦中風的2到4倍,所以「骨鬆症」影響人口之多、程度之深,嚴重度不亞於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的慢性病,值得進入老年化社會的我們,對此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的必要。骨鬆症又常被稱為「寂靜的疾病」,在不知不覺中骨質流失,直到一個小的動作如跌倒或腰部用力,導致脊椎變形骨折或股骨頸骨折,才知嚴重的骨鬆症早已存在。骨鬆症尚會帶來慢性的精神社會問題=*=>在有骨鬆症的診斷下,若無正確的了解及治療,會導致老年人產生焦慮及沮喪、喪失自信及自主活動力、胃口不振、睡眠不佳、憂心不樂、壓迫感,甚至有死亡的陰影圍繞,且因外型改變、穿衣不易,骨折發生導致活動受限,無法執行日常生活工作及生計的維持,進而常年臥床或輪椅代步,影響親情及人際關係甚鉅,進而個人生活價值崩盤或造成原有美好生活秩序解體,皆對老年生活品質有其極大負面的影響。也有因慢性骨鬆造成相關的疼痛的不易處理及對治療緩慢成果的不滿,進而發生輕生念頭,亦大有人在,令人不可對此掉以輕心。故針對「骨鬆症」的病患,除了要有迅速確實的診斷及治療外,首當其衝的家庭成員更要不遺餘力的支持,而身負重任的醫療人員更要多花時間了解、傾聽病患內心的聲音,應用團隊治療、互相支援的情況下,設法使醫療的效果產生擴大加成的作用,必要時,由社工的輔助及精神醫療人員的參與,使得醫療可達進一步的全面完整性,幫助骨鬆症的病患及家屬了解「骨鬆」,好好治療「骨鬆」,進而克服「骨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