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318603
 winecollect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张大千的艺术地位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收藏景德镇瓷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印刷品复制成书画作伪新风向
作者: winecollect 日期: 2016.11.21  天氣:  心情:
印刷品复制成书画作伪新风向
  媒体报道,一位鉴赏专家称他在台湾一饭店卫生间发现一幅明代大家王宠的书法真迹,估计市值至少1万美元,感慨饭店竟把名家真迹放在男厕。并称:“可用学术声誉担保,一定是真迹。”事隔两天,台湾故宫博物院出来澄清说真迹原作现保存在台湾故宫库房内,并未流失民间,饭店挂的只是一件印刷品……今天我们不对这位专家的鉴定水平做评价,但这则新闻在告诉我们:书画高仿真印刷品在高科技的支持下已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雅昌书画版“子曰艺术空间”(网名)谈到自己遇到书画印刷复制品的亲身经历时说:“某日,看到一蒋维崧字,一魏启后画,皆极精。蒋是七十年代作品,大开门,金文风格,款字灵动。虽然看过蒋老省博书展,但如此精的蒋作还真没见过。魏老的是一画,后面是早期的字。也是大开门。字画皆精。跃跃欲试想拿下。当日午后又去看,发觉不对了:蒋的,纸张看似自然旧,但近前细看枯笔处——竟是印刷品!惊出一身冷汗。再去看魏老的,淡墨处——也是印刷品!天哪。人心不古。”
  那么书画印刷品复制作伪有没有可鉴别的特点呢?
  一、作伪的,一般都是精品。一般作品不值得他们下那么大氣力。所以,越是精品越要注意了;二、印刷品辨伪,我的经验,首先看枯筆:原作,再怎么枯,筆道都是成线的,印刷品则枯筆處往往成点状;三、看淡墨。这是知寒堂兄的经验。淡墨處,印刷品与原作还是有区别的,一死一生; 四、抚触。如人民币真伪辨别那样。真迹的墨及印章处都是有些凹凸感的,尤其是极浓重的用墨处:焦浓墨,甚至宿墨的墨粒;五、印章:印刷的和原印钤盖的,用汗手摸一下即可分辨:印刷的再怎么摸也不会有印泥沾手指上。不过,单靠这个方法并不可靠:有的是作品印刷,印章后钤。现在的作伪技术,印章几可乱真。六、品相。越是“自然旧”,越要当心了。不要低估人作伪的技术。七、查对作品出处。名家的代表性作品一般有著录。这就需要自己平日搜集累资料了。
標籤:
瀏覽次數:506    人氣指數:1886    累積鼓勵:69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张大千的艺术地位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收藏景德镇瓷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