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74680
 Vodka say Hi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塔斯馬尼亞美景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快樂新年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回顧電影守歲
作者: Vodka say Hi 日期: 2010.02.13  天氣:  心情:


★梵谷生前唯一賣出的一幅畫「紅色葡萄園



在除夕夜,整理一下最近看過的電影,應該算是守歲的好方法。


 


●第九禁區/District 9(2009)  



    
    南非安置外星人難民?乍看之下,是一個很瞎的題材;其實,應該是諷刺南非過去安置黑人、或政府對弱勢團體安置的粗糙。


    男主角從「人」,因受「感染」漸漸變成「外星人」,題材算有創意。但造型,我是覺得還好,外星人有一點點像「蟑螂人」;但勳勳就覺得太噁,根本無法看下去。突然,我覺得我的「包容力」真驚人!!


 


●澳大利亞/Australia(2008)



    從澳洲訪國後,再順勢看一下Australia,算是回味吧!


    整部電影的主軸,應該是白人在「懺悔」當時對澳洲原住民的孩童「文化斬斷」政策,造成原住民產生所謂「遺失的一代」The Stolen Generations-孩童被迫接受白人教育,長大後對自己部落文化茫然、陌生。另外,達爾文港在二戰時被日軍突襲、轟炸,算是電影另一個賣點。尼可基曼、趕牛、澳洲荒野,則是點綴的花邊。



    不太喜歡這部電影,尼可基曼對原住民小朋友的母愛,來得莫名?!大反派的角色,也「壞」的莫名,何以連親生兒子都要趕盡殺絕?說不過去。最可怕的是,片長太長,165分鐘,看得又累又煩。


 


●請問總統先/ Frost/ Nixon(2009)



    描述的是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在水門事件後黯然下台,卻應得到福特總統的特赦,避掉法律責任,得以「安享天年」。對美國多數人民而言,總統沒有道歉,整件事情彷彿沒有終止符號的樂章,並未了結。


    一位澳洲脫口秀的主持人David Frost(Michael Sheen),異想天開請尼克森總統當特別來賓,大大超越自己平常「諧星」步調;尼克森在重利誘惑之下,且認為對方主持人太嫩,有信心自己可以在訪談節目中佔上風,主導訪問節奏,答應參加退休後首次的訪談節目。



    訪問分成四集,前三集錄影時,果然尼克森以豐富的人生閱歷,擅長心理戰,也擅長東扯西扯,從越戰、反戰等議題,將自己塑造成稱職、被誤解的人民公僕。訪問團隊幾乎無計可施。但在最後一集錄影前夕,主持人認真作功課,由舊的檔案裡、國家圖書館層層挖掘,最終得以在錄影現場抓到尼克森說謊(推說不知幕僚派手下去民主黨總部裝竊聽器),並「首度公開」承認曾犯過錯,黯淡、洩氣的模樣,成了本訪問節目中的最大突破,讓眾多忿忿不平的美國人民,深感暢快,情緒得以平反。主持人也再度攀登人生高峰,這場賭注,他贏了!!


 


●美味關係/Julie & Julia(2009)



    藉由一本食譜,兩個不同時空、不相識的兩人,有最巧妙的連結。有一點點也是梅利‧史翠普主演的「時時刻刻」(The Hour)的味道;不過,沒那樣複雜啦!


 


 











    我對烹飪沒啥興趣,所以影片中耗時很久的烹調過程, 我只覺得賞心悅目,感動不深。倒是1950’美國政壇的「紅色恐怖」-「麥卡錫主義」,會影響到Julia Child老公公職的升遷與派任,進而影響Julia Child完成食譜的進度,甚至連是否能待在法國也沒把握,讓我對政治影響到小民生活,印象深刻。


 


●梵谷-燃燒的雙眼/The Eyes of Van Gogh (2005/2009 Taiwan)



    在看完歷史博物館的梵谷展,再看一下電影,感覺我與梵谷,又更靠近了。


    
   真的找到一個長得很像梵谷的人當演員!厲害。


    片子從梵谷自願進療養院開始,但透過他的病-幻覺、幻聽、惡夢,我們得以一窺他歹命的一生。


    最倒楣的是,他是「代他哥哥」活的,哥哥的早夭,讓梵谷父母在重獲麟兒時,取一個與哥哥相同的名字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這對一個小孩而言,太慘忍,活得沒有自我,永不得父母關愛。難怪片中自殺前的梵谷,曾作惡夢,強力掰開一個棺木,裡面躺得竟是自己,頓時shock!原來,「我不曾活過」!!!


    對繪畫的熱情,與弟弟西奧Theo van Gogh 的支持,是支持梵谷創作、活下去的力量。但一而再、再而三的感情挫折、社交場合挫敗、與高更Paul Gauguin大吵,足以澆熄雄心壯志。落伍的療養院治療方法,要奪去梵谷畫筆(避免他因畫畫激動而自殺,保持平靜的心….),是讓梵谷絕望的最主要原因。對弟弟西奧的依賴,讓梵谷充滿罪惡感;隨著弟媳懷孕、家計變沈重,梵谷選擇自殺,讓弟弟解脫。


    由這部電影,有兩點收穫:其一,原以為梵谷活著時沒有賣出任何一幅畫,錯了,西奧曾賣出過一幅給比利時收藏家,「紅色葡萄園」,250法郎。其二,西奧難以承受哥哥的自殺,半年後,也病逝,追隨哥哥而去;兄弟情深,讓人動容。這一件事情,我並為聽聞。那我有個疑問:梵谷的畫後來大大有名,梵谷家族裡有人因而大發嗎?是誰?


 


 


 


 


 


 




標籤:
瀏覽次數:75    人氣指數:2055    累積鼓勵:9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塔斯馬尼亞美景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快樂新年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2-14 17:40
他, 81歲,高雄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