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252090
 謙榮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極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希特勒-我的奮鬥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藍鯨
作者: 謙榮 日期: 2014.03.08  天氣:  心情:
藍鯨

目前種群及分佈

禁止捕鯨以來,全球藍鯨的數量基本保持不變,大概3000-4000頭。從受脅物種紅色列表創立開始,藍鯨就已經被列為紅色列表上的瀕危物種。位於太平洋東北部的藍鯨種群是最大的,由大約2000個體組成,集中在阿拉斯加到哥斯大黎加之間,但在夏季常見於加利福尼亞。這個種群是長期以後藍鯨數量回升的希望。有些時候他們會漂泊到太平洋西北部;曾有記載出現在堪察加半島和日本北端之間。

南大洋藍鯨種群的數量在750-1200頭之間,該種群遷移的方式還沒良好理解。它們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區別於斯里蘭卡東北沿海時常出現不確定數目的種群。南大洋種群的一部分藍鯨接近南太平洋的東海岸。在智利,人們發現了藍鯨聚集於智魯島沿岸覓食,因此智利鯨類保護中心,在智利海軍的支持下,對其進行廣泛的研究和保護。

在北大西洋生活著兩個藍鯨種群。第一個位於格陵蘭,紐芬蘭,新斯科舍和聖勞倫斯灣。估計有500頭左右。第二個更靠東,春季出現在亞述爾群島,而七八月份則出現在冰島;據推測鯨群沿大西洋中脊在這兩個火山島之間活動。除了冰島,雖然及其少見,藍鯨還出現在更遠的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科學家不清楚這些藍鯨在哪裡過冬。整個北大西洋的種群數量在600-1500之間。

人類對藍鯨種群的恢復造成威脅,多氯聯二苯化學品會在藍鯨血液內聚集,導致藍鯨中毒和夭折,同時日益增加的海洋運輸造成的噪音,掩蓋了藍鯨的聲音(見鯨歌),導致藍鯨很難找到配偶。


藍鯨

分類地位:哺乳綱、鯨目、長鬚鯨科

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

分佈範圍: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域

數量:罕見

形態特徵:體長2400—3400厘米(約1—1.5間教室的長)

體重100,000—160,000千克(約10—16架戰鬥機的重量)

攻擊指數:80

防禦指數:90

耐寒指數:85

感官能力:視覺40;嗅覺20;聽覺20

特殊技:擁有巨大的胃口,一次可以吞食磷蝦200萬隻。

識認方法:全身呈淡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細碎斑紋,胸

部有白色的斑點,腹部佈滿褶皺。頭相對較小而扁平

,頂部有2個噴氣孔。背鰭特小,尾鰭寬闊平扁。

體型:出生長度約 7 公尺, 成鯨約 23~27 公尺,雌體稍大

體重:體重約 160 公噸

壽命:30~90 年





形態特徵



是已知動物中最體積大的,體形細長呈流線形,頭寬,背觀成U型, 中央有一縱脊。側看很平滑,胸鰭長尖,背鰭小,位於後背 2/3 的地方。 尾鰭寬,末緣很平直,中央有明顯的凹刻。體背是藍灰色,腹下比較淺,頭部都是均勻的藍色。全身時常有褪色斑點紋。噴氣柱細高,高達 9 公尺, 噴氣孔後有明顯之V形斑紋,可劃分頭及身體。腹部有 55~88 條 喉腹褶, 延伸至臍部,鯨鬚板為黑色,每列 270~395 枚,形寬短,長度小於 1 公尺。有三種不同的亞種,生活在南半球的中間藍鯨、生活在北半球的藍鯨,以及更小的,生活在南半球熱帶地區的亞種小藍鯨。成鯨很少躍離水面,通常以45度仰角躍出,然後以腹部鋰體側回落。在某些地區,攝食活動似乎都在傍晚或清晨進行,族群大小為1-2,良好攝食區內有時會有較大的族群。與長鬚鯨及塞鯨易混淆,體形雖然可以幫助區別,但最好還是藉由體色,頭形,及背鰭形狀位置來區別,多用點心就可以啦!約 10 歲達到性成熟 ,此時雄鯨約 22.5 公尺,雌鯨約 24 公尺,以單隻或成對出現,在食物豐富的地方可能會有數隻共同出現,雌鯨每 2~3 年生產一次, 孕期大約是 12 個月,幼鯨約會在8個月的年齡斷乳,每年夏季會迴游至兩極 攝食,冬季則向赤道方向迴游,有固定的行程,食物多為淺水區 100 公尺內 之小甲殼類及小蝦蟹,一條藍鯨一年可進食的數量相當於8公噸的南極蝦喔!Balaenoptera Musculus 在拉丁文中的 balaena 意思就是鯨。而 pteror 在希臘文中是「翅、鰭」的意思,而 musculus 也是拉丁文,其簡稱 mus 為 「鼠類」之意, 大概就是在反諷藍鯨之巨大與鼠類成對比的意思吧。分布及現存主要分布在寒冷水域與大洋中、大陸棚的邊緣;現存數量約6000~14000 。





藍鯨:頭部非常獨特約占體長的四分之一,基本上呈U字型,乃地球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動物,在捕鯨業的濫捕下,已經瀕臨絕種。被追逐時可加速至每小時30公里,成鯨很系躍離水面,在某些地區,攝食活動幾乎都在傍晚或清晨進行。其腹部因為微生物(矽藻)之黏附而成為黃色或芥末色。而其鯨鬚則是鬚鯨科動物中最長的。噴氣非常壯觀,呈現高達9公尺的筆直氣柱

生態習性: 住:生活在世界各大海洋中,但熱帶地區較少。

行:晝夜活動。雖然能夠以較快的速度遊進,但平時行動緩慢,常在水中靜止不動。

休息:能在水中沈浮自如。

食:肉食性。主要吃磷蝦,也吃其他蝦類、小魚、水母,以及各種浮游生物等。

性格:性情比較溫和,單獨或結小群活動。

繁殖:一般在冬季發情。雌獸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0—12個月,每胎產1子。

成長:為防止剛出生的幼子窒息而死,雌獸要牠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氣,以後牠就能自己呼吸。哺乳期為7—8個月。

壽命:50—70年

保護級別: 國家II級保護動物

瀕危原因: 1、人類為經濟利益而大量獵捕。

2、大量捕撈磷蝦,造成藍鯨食物減少
標籤:
瀏覽次數:22    人氣指數:222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極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希特勒-我的奮鬥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