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錄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道源法師講述
基隆市海會寺能仁佛學院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丁二、住心無住(分二)
戊一、略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讀誦了十九分的經文後,首先,你要注意的是,這段經文不是用來較量持經功德的文。這段的經文不是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功德,來與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乃至為他人說的功德,相較量的文。這裏所講的是「持金剛經」而「行布施」的這個人,這是第一點,你要注意的地方。第二點,你要注意「以是因緣」這四個字。這個地方釋迦佛問,拿那麼多的七寶以用布施,「以是因緣」得福多不?須菩提就答說,「以是因緣」得福甚多。問的是「以是因緣」得福多不?答的是,「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這上面的「以是因緣」這四個字要注意到。還有第三點要注意的,就是這第十九分是再發揮前面第四分「無住行施」的道理。先把經文的來源找到了,弄清楚了,這樣才好解釋。現在解釋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若有人」是指「無住行施」的這個人,他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拿來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多呢?這段經文跟前面第十一分那段「較量福德」,「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經文,多了「以是因緣」這一句。以什麼「因」,以什麼「緣」呢?這裏昭明太子的分科是把他割開了,其實經文還是連著前面第十八分過來的。就是以「三心不可得」的「心」為「因」,以這個「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來作「緣」。是以這樣的因緣去行布施的,他雖然行布施,但他是以「三心不可得」的「心」去行布施,所以,他沒有著相。這是「略明」「住心無住」的道理。你在「事相」上修行,要怎麼樣才能安住真心呢?當你去行布施時沒有住相,真心就能夠安住。講到第十八分已澈底的把內心的相空掉了;「三心」既然「不可得」,就不要以「有所住著的心」去行布施,不去「住著布施相」,這才是「實相布施」的福德。這裏是「略明」「住心無住」的智慧。這個「無住行施」的眾生,他以「三心不可得」為「因」,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為「緣」,而去行布施,這個人得福多不多呢?「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是的,世尊!這個人,他以如是「因」,以如是「緣」而行布施,得福實在太多了。為什麼呢?因為他以「三心不可得」的「心」為「因」,再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這個「緣」來布施,而成就了「無住行施」的圓滿功德;「因」不可思議,「緣」更是殊勝,所以他所得的福德,實在太多了。下面釋迦佛,再跟著解釋這個道理。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上段文所問的以「七寶布施福德多不?」須菩提尊者回答說:「如是,世尊!」佛了解須菩提已經是「深解義趣」了。又恐怕後來的眾生聽不懂,所以再加以解釋。在前面第十一分的經文「較量福德」上,先講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著相布施」的那個人所得的功德與「受持讀誦」金剛經,「為他人說」那個法施的人所得的功德,較量結果是後者所得的功德遠遠超過前者。因為你以寶施所得的福德,是著相,是屬於有漏福德相,而「受持讀誦」金剛經,又「為他人說」是法布施,這是無漏的功德,這是無為的功德,這種功德就如虛空,不可限量。現在回到我們講的經文上;這段經文叫我們要「無住行施」,教我們要以「三心不可得」的「心」去行布施。這一來,就會有人問:既然「三心不可得」的「心相」都「空」了,「能行布施」的「心」當然也「空」,「所行」的「布施相」當然也是「空」了,怎麼又能得到那麼多的福德呢?針對這一點,如來就解釋說:因為他「三心不可得」,他悟到「一切法空」的道理,所以布施時,就不會生出執著,才說:「得福甚多」。「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假使「福德有實」,這個「實」就是有一個實在的數目可以計算的話,你行布施,就會執著於「福德果報」上,這樣的福德是一個有限的數目字範圍而已,這是著相布施所得有漏的福德相,所以「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要注意「以福德無故」的「無」字,就是空的,沒有實實在在的福德之相。因緣生法,無有自性,那裏有個實實在在的福德之相?有數目字著相布施福德的「多」,不叫多。如來所說的「多」,都是按無相之法所說的,就是說你布施時「無所執著」,你行布施,不會去執著「布施」的「福德相」,這樣的福德,當然就盡虛空,遍法界,這樣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這是無為的法性功德,所以是不可限量的,是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現在我們回頭再來看前面第四分的這段「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的經文。他是教我們對一切法都不應當執著,這叫做「住心無住」。一定要「應無所住」才能「安住真心」。教你去行布施不要住相,對一切法都不要住相。這「一切法」不出於「六塵」境界。所以才說:「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不住六塵而行布施」。這樣的去行布施,就修對了,所得的福德就多了。第四分如來再說譬喻,「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由這段經文,我們知道,不住相布施的福德,就大得跟十方虛空那樣不可思量,那麼多。為什麼呢?因為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他遍滿了盡虛空,遍法界。你讀誦第十九分的經文時,把第四分的經文,一對照,你就容易懂了。懂了以後,還要再深進一步去了解,第四分,他是不住著「心外」的「六塵」境界,「空掉心外之相」,第十九分他是不住著「心內之相」,經文中「以是因緣」,就是「三心不可得」的「心」,「三心不可得」把「心內住著之相」給「空掉」。「空掉」了「心內的住著」後,再去行布施,這樣子就與整個法界合在一起了。所以功德就等於盡虛空,遍滿整個法界那樣的不可思議。
前面已講過,我們在讀誦金剛經第十九分時,要注意三點,現在做個總結。第一點,就是要我們,用「住心無住」的功夫,去修行去用功。現在依金剛經上的般若妙理,要怎麼來起修呢?昭明太子所分的「妙行無住分四」就講過,你想要入「不可思議」的「行門」,你一定「不要住相」。你去修行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在你行布施時不要住相,你的真心就安住了,妄心也就降伏了。這第十九分的經文,不是用來較量福德,而是說明布施時,要應用「住心無住」的功夫。你這樣去修,你就是「大菩薩行者」你就是「摩訶薩行者」,所得的福德才會無可限量的。第二點,就是如來問「以是因緣」,須菩提回答也是「以是因緣」。你一定要特別注意「以是因緣」這四個字,要把他的「妙處」,深入的去研究,不要隨便把他忽略了過去,一定要剖出他的用意。到底以什麼「因」什麼「緣」呢?這段文是承接第十八分來的,就是以「三心不可得」的「心」為「因」,以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緣」,這麼樣的去行布施,所得的福德才是真正的無盡,無可限量的多。第三點,就是這第十九分的經文要跟前面第四分「妙行無住」的經文對照,就容易了解。「住心無住」要怎樣的「住心無住」呢?你在行布施時,不要住相,這就對了。第四分是教我們不要住境界相,經文上說得很明白,「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六塵」,他是「心外的境界」,這第十九分,並沒有說出「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但是他以什麼心「不住相」呢?他是以「三心不可得」的「心」成就了「不住」的功夫。以「三心不可得」的智慧為用,就能把「內心之相」給「空掉」,而去行布施,這就與法界的整體相合了,功德就多了,就遍滿整個法界了。這三點你把他研究清楚了,道理就會明朗過來,這個「略明」「住心無住」的功夫就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