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
Sigmund Freud ,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 London : Hogarth Press and 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 1953 - 73 )
對文革創傷的詮釋 , 可參考 , Xiaobin Yang , chapter 3 。
另見 Jacques Derrida , Writing and Difference, trans , Alan Bass
(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78 ) 「 記憶不是心
理機制的一種 , 記憶就是心理機制的本質 : 是一種抗拒 , 而且明白的
說 , 就是 ( 為現在與過去 ) 的痕跡劃下開口 。 」
這是班雅明對 「 現在 」 ( jetztzeit ) 的觀念 :「 呈現過去並不是
將過去追本還原 , 而是執著於記憶某一危險時刻的爆發點 。 歷史唯物論
所呈現的過去 , 即過去在歷史一個危險時間點的意外呈現 。 」
Walter Ben jamin , Illuminations , ed , Jannah Arendt , trans ,
H. Zohn ( New York : Schocken Books, 1969 ) . Xiaoin Yang ,
The Chinese Postmodern : Trauma and Irony in Chinese Avant -
Garde Fiction ( Ann Arbor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2002 )
李歐塔重新詮釋康德對 「 雄渾 」 的觀念 , 並轉爲對前衛 ( avant -
garde ) 藝術創作以及後現代情境的評論 。 對李歐塔而言 , 想像
( imagination ) 與理性 ( reason ) 的對立所帶來的巨大 「 雄渾 」
效應 , 產生了再現論述操作的危機 。 前衛藝術衝破了再現美學的理性範
例 , 表現出「 再現 」 的 「 不可再現性 」。 後現代的語境正是據此進
一步揭露意義表象 , 系統的劇烈斷裂 、 衝突 , 以及詮釋活動的不斷演
繹及衍異 ( differend ) 。
見 Jean Fronaçois Lyotard , Lessons on the Analytic of the
Sublime , trans . Elizabeth Rottenberg (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4 ) , Lyotard , [ Answering the
Question : What is Postmodernism ? ] in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 A Report on Knowledge , trans .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 ( 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1984 )
湯顯祖 ,〈 復甘義麓 〉,《 湯顯祖集 》; 引自樓宇烈文 。 樓的論點
強調情的本體論 , 認爲夢、戯皆為情的表現手法 。 本文則從相對觀點強
調情總已内蘊的文本 ( 虛構 ) 層面及表演性 。
Carlos Rojas , Flowers in the Mirror : Representation , Gender ,
Power , Ph.D. Dissertation , Columbia University , 2002 , 德希達
( Derrida ) 當然早就注意自畫像所内蘊的悼亡氣息 。 Jacques Derrida
, Memoirs of the Blind : The Self - Portrait and Other Ruins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 1993 ). 又見 Judith Zeitlin
, [ 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 Portrait of Desire and
cnstructions of Death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
, quoted from Rojas .
有關 《 牡丹亭 》 自明末至現代因閲讀、 詮釋、 演出所形成的龐大的文
本移情網絡 , 可見徐扶明編著 ,《 牡丹亭研究資料考釋 》( 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 1987 )。 拙作 《 被壓抑的現代型 : 晚清小説新論 》
( 臺北 : 麥田 , 2003 )的討論 。蕭馳 《 中國抒情傳統 》。
Roland Barthes , Fragments D’un discourse amoureux ; 中譯《 戀人
絮語 》, 汪躍進 , 武佩榮譯 ( 臺北: 桂冠圖書, 1994 )。 由此
亦可延伸至結構主義大師德西達對愛情的看法 。 見 Peggy Kamuf,[
construction and Love ] in Nicholas Royle , ed ,Deconstrutions
: A User’s Guide ( New York : Palgrave, 2000 ) ,
Stephen Owen , Mi - Lou : Poetry and the Labyrinth of Desire
( Cambridge ,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89 ) .
白先勇,〈 遊園驚夢 〉。 此處所謂的抒情, 當然不僅局限於傳統的體類
問題 。 高友工先生有言 ,「 這個觀念不只是專指某一詩體,文體 , 也
不限於某一種主題,題素 。 廣義的定義涵蓋了整個文化史某一些人 ( 可
能同屬於一背景, 階層,社會,時代 ) 的 『 意識形態 』, 包括他們
的 『 價值 』 、 『 理想 』, 以及他們具體表現這種 『 意識 』 的方
式 。
一種 『 理想 』 、 作爲一種 『 體類 』, 抒情傳統應該有一個大的理
論架構 , 而能在大部分的文化中發現有類似的傳統 。 」 〈 文學研究的
美學問題: 美感經驗的定義与結構 〉,《 中外文學 。 亦見蕭馳,《 中
國抒情傳統 》 i - Xii. Jaroslav Průšek , 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 ed. Leo Ou - fan Lee ( Bloomington : 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
, 1980 ) .
高友工,〈 試論中國藝術精神 〉。 高友工 ,〈 試論中國藝術精神 〉。
劉鶚 ,《 老殘遊記 》 (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1983 。 ) 劉納 ,《
嬗變 : 辛亥革命時期至 五四 時期的中國文學 》( 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 1998 )。 有關辛亥革命後中國文化界所經驗的龐大失落感 , 可
見本書第 三 章 。
如果從明清戲曲來關照 , 民國作家對情的回應方式 , 我們不妨說 《 桃花
扇 》 式的撼天動地的悲愴 , 淩駕了 《 牡丹亭 》 生死團圓式的情至 。
魯迅 ,〈 傷逝 〉,《 彷徨 》 , 《 魯迅文集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1981 ) 。
無獨有偶 ,〈 遊園驚夢 〉 寫成的時代 , 張愛玲也推出 《 半生緣 》
( 1968 )對 《 十八春 》的改寫。 小説中的顧曼楨與沈世鈞 ,雖然深深相
愛,但禁不住好事多磨 。 多年後再見面時 , 兩人回顧所來之路,不禁惘然
。「 我們囘不去了 」, 一句淺白的話 , 卻道盡了一個時代、一種情緒傾
覆後 , 難以轉圜的哀傷 。
Anthony Yu , Rereading the Stone : Desire and the Making of
Fiction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Princeton : Princeton
eniversity Press , 2001 ) ; Wai - yee Li , Enchantment and
Disenchantment ; Martin Huang , Desire and Fictional Narrativ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Cambridge , Mass :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 Harvard University , 2001 )
王德威 , 《 被壓抑的現代性 : 晚清小説新論 》 ( 臺北: 麥田 ,
2003 ) 。 魯迅 ,〈 墓碣文 〉,《 野草 》, [ 魯迅全集 ] 。 見
Peter Brooks 的討論 , Reading for the Plot : Design
and Intention in Narrative ( Cambridge ,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