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美的世界(Amy)/澳洲/1998
導演:內狄亞‧特斯(Nadia Tass)
演員:瑞琪‧葛莉菲斯(Rachel Griffiths)
艾拉娜‧狄‧羅瑪(Alana De Roma)
得獎:亞太影展評審團大獎
昨天看了一支學生媽媽借我看的「艾美的世界」 -感恩!
小女孩艾美目睹父親的死亡,封鎖自己的心靈成為聾啞,
媽媽也同樣走不出喪夫之痛。
Amy媽媽以「保護女兒」、帶女兒看醫生為職志,
即使Amy到就學年紀(八歲),仍然讓女兒待在在家中。
後為躲避兒福官員與方便就醫,Amy媽媽搬到墨爾本城中,
因為經濟窘困,只能租賃在中下階層社區,鄰居水平普遍低落。
Amy聽不到別人「說話」聲音,卻可以聽到別人「唱歌」(因為他爸爸是搖滾歌手)。這個秘密,是愛抱吉他唱歌的鄰居無意間發現的,但Amy媽媽剛開始不相信,為保護女兒,還報警,叫看似混混的好心鄰居滾遠一點。等到Amy媽媽終於驗證女兒聽得到歌聲,聽不到人說話;能唱歌,不能說話,自是欣喜若狂,這是四年來極大突破,又找到專業兒童心理醫生輔導,Amy大有進步。
但劇情突然急轉直下,因另一酒鬼鄰居發酒瘋,Amy被綁架、逃走、迷路、公園流浪,經眾人協尋,最後終於在搖滾樂團舞台前被媽媽尋獲。因為錯認舞台上演唱者是爸爸,Amy異常激動,終於能發出聲音,跟媽媽哭喊「是我害死爸爸」!原來讓小孩變聾啞的環節正在此!經專業心理醫生解套,小孩釋懷,大人也跟著如如釋重負,終能回歸正常家庭。
看這DVD,正可複習剛剛去過的墨爾本風光,電車、維多利亞路、鐵橋、19世紀英式建築、公園綠地,與怪怪腔英文。連Wombat袋熊絨毛玩具都變成醫生跟小孩貼近的道具,看起來十分親切。
超喜歡小童星AlanaDe Roma (lives in Sydney with her parents ;First generation Italian immigrants),黑眼、黑髮,穿著澳洲小女孩常穿的小洋裝,歌聲彷如天籟,真是太卡挖一,真想抱來秀秀。等一下找一張她的電腦桌布,讓我看得夠!
我的領悟:
Amy & Mom
媽媽一定要堅強,走不出傷痛-而且在小孩面前毫不掩飾走不出困境,暗沈、不快樂的媽媽,沒資格帶小孩。(或許兒福團體接手罷了)
本片最溫馨的地方,是那些家庭有或多或少問題、經濟都不太寬裕、甚至好幾個神經失常的鄰居們,他們真摯的關心,盡一己之力關心Amy家人,是Amy能復原關鍵。小胖男孩敲打著偷來的汽車輪弧,愛唱歌的鄰居耐心將跟Amy的對話一句句唱出來,被家暴的太太仍自告奮勇照顧Amy(因媽媽需工作)。滿滿的愛與流動的人際關係,讓Amy走出封閉。相較之下,兒福官員的制式、不通人情,顯得冷血。我想到歷史上英國因實施「濟貧法」,活生生拆散許多家庭,與不快樂的孤兒。法律若沒有顧及人性,恐怕淪為殺人工具。
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