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一件小小的家事, 它可以培養孩子 分析、 判斷、選擇、做決定以及負責任的能力與態度, 大人不可不察。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朗特曾經追蹤研究一組青少年達數十年, 發現這些孩子在童年時期參與家務工作做得較多的人, 比做得較少的人,成年後在人際關係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高四倍,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此外,前者也比較樂觀而有充實感,後者犯罪的可能性則比前者高。 鄭石岩 教授也表示, 臺灣社會因為經濟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工業科技的不斷提升, 造成社會變遷加速。 我們想要下一代有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就必須提早訓練, 而最好的訓練方式,就是指導孩子做家事 。 因此,如果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 捨不得讓他們做家事,反而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
大...大...大姐這是比喻啦!! 老天爺.... 其實做家事的時候通常會思考要怎麼樣才會"輕鬆"一點~~ 長大之後~~就體會"科技始終來自人的惰性",就這樣莫名奇妙成了研發工程師了(ˊˋ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