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的鞋帶開了,父母會馬上彎下腰為他們把鞋帶繫緊;孩子在學校闖禍後,父母也會第一時間衝到前線為其擺平麻煩。總之,父母是最快的〝救火專家〞。習慣於此的孩子們開始漸漸懂得:〝不管我失敗了還是闖禍了都沒有關係,老爸老媽肯定會跑來為我收拾殘局,並承擔我的所有不當言行造成的後果。〞孩子也因此會失去解決困難的機會和能力。
3. 過度讚美
當今社會強調鼓勵式教育, 孩子們一個個都在讚揚聲中長大,個個認為自己了不起,漸漸失去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家庭中,父母總是有用不完的詞彙去讚美孩子。然而,走入現實中,當別人並不這麼看待他們時,他們開始懷疑父母的眼光,對自我的評判也陷入混亂。
在社會上,我們經常看到在為孩子們舉辦的各種比賽中,每個參與其中的孩子都會領到一 個特別的〝獎盃〞,人人都是〝優勝者〞,大家都是〝十全十美〞。然而,終於有一天,當他們瞭解到自己並非真的如此優秀時,他們脆弱的心靈卻沒有能力接受這個現實。
4. 濫用物質獎勵
每當孩子取得一點小成績,父母便會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從玩具、電子遊戲機、iPad到數目不等的金錢,原本溫馨的親情被現實利益取代,孩子對父母的愛也開始變質。
5. 忽略身教
身教勝於言傳!只是,很多父母喜歡不停地跟孩子講道理,卻在實踐中忽略自己的言行。孩子一直在模仿父母,從音容笑貌到為人處事,每一個小細節都會被孩子捕捉到。所以,不孝敬老人的人很難想到自己日後也會面臨同樣的遭遇。只因良好的品德和不當的言行一樣會承傳。
6. 羞於同孩子分享自己的過錯
孩 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犯錯,磕磕絆絆中,他們漸漸瞭解到生活的準則,但當孩子碰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束手無策的時候,就需要父母登場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作為父母卻總是極力的想樹立自己大家長的作風和永不出錯的完美形象,所以父母大多不願與孩子分享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讓孩子瞭解到父母在面對類似問題時如何補救與應對。恰恰是這些相同或類似的經歷能夠拉進親子關係。讓孩子瞭解到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但能夠改過,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才是一個真正有責任感的人。
7. 用智力、天賦去衡量孩子的成熟度
智力和天賦經常被錯誤的用來衡量孩子的心智成熟度,多少少年天才因此而夭折,又有多少少年大學生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過早的斷送前程。
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超常並不代表孩子已經心智完全成熟,足以應對完全超出其年齡應有的生活環境。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多大歲數的人幹多大歲數的事,才能真正保護孩子的天賦,確保孩子擁有一個正常的人生。
願所有的父母都能因材施教,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方式,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